天天看點

有沒有病,看眼睛就知道?

正如詩人所說,“眼睛是心靈之窗”,但同時,眼睛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眼睛幹澀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表現,高膽固醇可能會導緻眼睛有色部分(稱為虹膜)的周圍形成白色,灰色,或藍色的環。若有銅金色的環環繞着虹膜,則這是威爾遜式病的關鍵症狀。威爾遜式病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會導緻銅在大腦,肝髒和其他器官中積聚,逐漸造成身體中毒。

但這還不是全部。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甚至癌症,青光眼以及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都會引起神經損傷,而眼睛後部(視網膜)的血管損傷就是神經損傷的早期症狀。

有沒有病,看眼睛就知道?

在一年一次的眼睛檢查中,檢查疾病迹象是醫生撐開你的眼睛以深入觀察眼睛深處的一個關鍵原因。

除了判斷疾病外,一項名為《視網膜年齡差距作為死亡風險的預測生物标志物》(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ality risk)的研究表明,視網膜可能為我們提供一個簡單、非侵入性的方法,來确認我們身體的真實生理年齡——這有可能與我們的實際年齡不符。研究人員稱,這是同類研究的首項研究,于1月18号發表在英國眼科雜志上。

研究作者何明光博士,是一名來自澳洲眼科研究中心(Centre for Eye Research in Australia)和墨爾本大學眼科流行病學的教授,他寫道:“視網膜提供了一個獨特、可進入的‘視窗’來評估全身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病理過程,而這些疾病則與增加的死亡風險相關。”

有沒有病,看眼睛就知道?

通過掃描眼睛可以預測心髒健康的資訊

這項研究分析了英國生物樣本庫參與者所提供的超過13萬視網膜圖像。英國生物樣本庫是一項長期的政府研究,研究對象是50多萬名年齡在40至69歲的英國參與者。

通過深度學習模型(機器學習的一種形式),研究者能估計眼睛的真實健康狀況與人出生以來的年齡之間的“視網膜年齡差距”。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真實年齡和通過眼睛确定的更老生理年齡每相差一年,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風險就會增加2%。

從視網膜測得的實際年齡和生理年齡之間有三年、五年和十年的較大差距,這與高達67%的特定疾病死亡風險有着顯著關聯,并且是在已經考慮了其他的影響因素比如高血壓、體重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吸煙)的情況下。

“通過深度學習算法,電腦能夠從視網膜的彩色圖檔中精準地算出病人的年齡,而我們作為臨床醫生無法看出這種程度的變化。我們能認出病人是小孩還是成年人,但不能分辨出他是70歲或80歲。” 蘇尼·加格醫生告訴CNN,他是美國眼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的臨床發言人、費城威爾斯眼科醫院(Wills Eye Hospital)的眼科教授,但并未參加這次研究。

有沒有病,看眼睛就知道?

視網膜成像

“這項研究最獨特的方面是通過比較病人的真實年齡和計算機認為病人應有的年齡來決定死亡率,這是我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加格醫生在郵件中寫到。

該模型無法準确預測兩種疾病組的增加死亡風險,即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因為研究人群中這兩種疾病的病例數量較少,也可能是因為癌症和心髒疾病治療有所改善。

加格醫生和他的團隊寫道,他們的新發現已經确定,視網膜年齡差距是死亡率風險增加的獨立預測因子,特别是非心血管疾病和非癌症的死亡率。

“這些發現表示,視網膜年齡可能是一個具有重大臨床意義的衰老生物标志物。”

在這一點上,将理論付諸于實踐中僅僅是研究人員眼中的一線希望。不過,這項研究展現了允許他人深入觀察你的眼睛的另一個好處,即使這個人隻是你的眼睛醫生。

“我們仍然需要更多多樣化人群的大量資料,但這項研究強調,簡單、非侵入性的眼睛測試可能幫助我們告知患者他們的整體健康,并且有希望能夠幫助病人了解他們所能做出的改變,這提高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眼睛健康,還有他們的整體健康。”加格寫道。

編譯 | 吳佳齡

編輯 | 趙菀滢

值班編輯|湯興

南風窗旗下國際新媒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