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掀起滑雪熱!避免滑雪受傷,記住10個原則,保護自己和他人!

避免滑雪受傷,記住10個原則

本報記者 楚超

冬奧會掀起滑雪熱!避免滑雪受傷,記住10個原則,保護自己和他人!
冬奧會掀起滑雪熱!避免滑雪受傷,記住10個原則,保護自己和他人!

...

北京冬奧會捷報頻傳,大衆冰雪運動體驗也方興未艾,特别是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當中,不少朋友紛紛在微信朋友圈或抖音裡曬出了假期滑雪時的歡樂場面。

有研究發現,滑雪會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産生愉悅感;同時還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改善睡眠,增強力量、靈活性和協調性等。然而與專業或資深滑雪愛好者相比,躍躍欲試的初學者更容易受傷。

那麼這些意外怎樣避免和應對呢?

滑雪受傷,多半由于動作不規範

以往,滑雪事故的報道屢見不鮮,坊間也流傳着“滑雪場盡頭是醫院”的說法。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楊渝平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手術治療的患者當中,隻有5.7%是運動員,約94%是老百姓。他們才是廣大運動損傷的受傷群體,更應該了解相關的科普知識。”

在滑雪的運動損傷中,常見的3類是技術性失誤、碰撞和凍傷。

其中55%的運動損傷因技術性失誤引起。

“比如很多人其實不太會滑雪或者在剛滑雪的時候就要上滑雪場,這樣造成的滑雪損傷特别多。是以提示大家要在好好學習基本功以後,尤其是找一些專業的教練,然後再上滑雪場。”楊渝平說。

第二種運動損傷是由于碰撞。

比如雪道上突然間有低水準的滑雪者受傷摔倒,然後高水準的滑雪者被摔倒的人絆倒,這種情況在所有的滑雪運動損傷中占到将近四分之一。是以,在雪道上一定要根據自己目前的技術水準選擇滑雪的位置。

第三是凍傷。

楊渝平提醒說,在一些地區,冬季山頂上可能達到-30℃,一部分人會突然出現凍傷。是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護和保暖。

要有專業教練陪同,慎上中進階道

關于避免滑雪時出現運動損傷,楊渝平給出如下注意事項:

1、選擇正規雪場,避免傳送帶、纜車等可能造成傷害的風險因素。

2、對于初學者來說,不要做孤膽英雄,請教練陪同教學很有必要。另外,建議與資深滑雪者同去,能有個照應。

3、滑雪前要先學會摔跤。摔倒時不要大力掙紮,盡量降低重心向左後方或右後方坐下,臀部着地後,雪闆鋼邊會刮到雪地造成阻力,阻止雪闆滑動。同時舉起雙手、屈身,順其自然向下滑動,避免頭部朝下和翻滾。但切記不可向正後方坐,因為這個角度臀部往往無法坐到地面。

4、選擇适合自己的雪道,對自己的實力要有清醒的認知。從受傷地點來看,中級道受傷人數最多,占比40%。這是因為很多初學者還沒有掌握基本的滑雪技巧,就追求刺激或過分自信,在高速滑行狀态下失去重心或無法躲閃他人,造成自己和他人受傷。是以對于初學者來說,中進階道能去就去,不能去也不丢人,切忌逞強、大意。

5、備齊“三件寶”——頭盔、手套和滑雪鏡。頭盔除了保護頭部不受傷害之外,還具有防寒保暖的作用。滑雪手套要買帶絨的,厚實且防水,關鍵是防止手部凍僵。滑雪鏡可以起到防雪、防風、防雪盲和阻擋紫外線的作用。

遵守10個原則,保護自己和他人

為幫助人們在滑雪運動中保護自己和他人、遠離傷害,國際滑雪聯合會制定了10個安全原則。這是學習滑雪者必須學習和遵守的。

尊重原則

2022

無論雙闆還是單闆滑雪者,都應該遵循:絕不做出會損傷或緻使他人受傷的行為。

自控原則

無論雙闆還是單闆滑雪者,都應當讓自己的滑行處于可控範圍之内。滑行速度和方式應當和個人滑雪水準相符,并且應根據地勢、雪質、天氣和雪場人口密度來選擇以何種方式滑行。

選擇安全線路原則

後方滑雪者務必選擇不危及前方滑雪者的線路滑行。前方滑雪者有雪道使用的優先權。

超越原則

從後方或側方超越其他滑雪者時,請保持足夠的距離。

進入雪道、啟動、爬坡原則

當滑雪中途稍作休息重新開始,或者向坡上攀爬時,務必保證不危及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停止地點原則

除非必須,滑雪者應避免停留在雪道中間、賽道、狹窄的雪道、視線易受阻的地方,若經過上述地點,請盡快通過。

兩側行走原則

如需在雪道上行走,請務必在雪道兩側。

注意警示辨別原則

請滑雪者務必對信号牌、訓示牌和訓示物保持足夠的重視。

協助原則

一旦遇見事故,每名滑雪者都有義務去幫助受傷的人。

事故确定身份原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