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新春佳節剛過完,不少孩子心裡美滋滋的,跟着家長走親訪友,得到了不少的壓歲錢,孩子們正尋思着該如何規劃一下壓歲錢的時候,就被家長以“保管”的名義拿走,這讓不少的孩子變得傷心和難過,剛到手的壓歲錢還沒有捂熱,就從眼前溜走了。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你的壓歲錢被家長拿走過嗎?相信90%以上孩子的壓歲錢都被家長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拿走。對于壓歲錢,不少家長有這樣一套說辭,小孩子還沒有形成正确的金錢和理财觀念,拿着這些壓歲錢就會亂花錢。随着時代的進步,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每到春節來臨之際,孩子得到壓歲錢的金額也與日俱增。如果把這些壓歲錢全部交給孩子自己管理,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失去理智,不停地買,進而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家長将孩子的壓歲錢“保管”,是避免孩子養成亂花錢習慣的好方法。家長這樣的像法從表面上看,還挺為孩子考慮的,但是家長的行為真的正确嗎?我認為家長拿走孩子壓歲錢的行為,不僅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還錯失了對孩子教孩子認識金錢,合理使用和規劃錢的大好機會!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家長們可别小瞧了壓歲錢

家長們可别小瞧了壓歲錢,它的背後還有深層次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的時候,壓歲錢是用來“壓”住妖魔鬼怪,保佑後輩能平安順遂度過一歲,其中蘊含着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随着時代的發展,壓歲錢被賦予了新的内涵,壓歲錢成為一種新的風尚,成為社會交往的禮尚往來,成為一種傳統文化的傳遞。是以孩子有理由接受長輩們的美好祝願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壓歲錢。家長不能再以各種理由收走孩子的壓歲錢。當孩子收到壓歲錢後,家長可以和孩子普及關于壓歲錢的由來,讓孩子能夠了解更多地傳傳統文化和習俗,增強孩子的傳統文化的底蘊。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孩子收到壓歲錢後,家長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與其将孩子的壓歲錢全部沒收,不如教會孩子如何認識錢,如何規劃存錢和用錢。

讓孩子了解錢的由來

孩子收到壓歲錢後,看着手上“閃閃發光”的鈔票,心中不免會激動,也會沖動地想要買買買。家長可以給孩子好好科普,錢從哪裡來的?爸爸媽媽為什麼要忙着掙錢?錢能幹什麼?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錢?如何規劃自己的手上的錢?相信這些問題足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引發孩子對錢的進一步探索和了解,當然家長隻是嘴上說,沒有真正地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錢的重要性,是以家長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上讓孩子體驗一下用錢的感受,這樣才能加深孩子對錢的深刻感悟,才能讓孩子了解手上的錢來之不易,更好地養成節約用錢的習慣。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引導孩子理性消費

孩子沒有正确的消費觀念,看到啥都想買!這讓無數的家長感到無比擔心。曾經有一個12歲的孩子,将七大姑八大姨給的壓歲錢全部充了遊戲會員,買了遊戲裝備,一個12歲的男孩将收到的壓歲錢紅包2萬元全部打賞給了美女主播,一個8歲的女孩用收到的8000元壓歲錢買了買了高端禮盒,孩子小小年紀的這些消費舉動能不讓家長焦慮嗎?家長們還敢将壓歲錢全部放在孩子的手中嗎?是以家長的引導就變得非常有必要了。首先家長不能扼殺孩子的消費需求,不能将孩子培養成潛在的窮人,家長也不能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家長可以讓孩子拿着壓歲錢到商場買一些自己需要的學習用具、書籍,也可以購買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給孩子建立獨立的賬戶

過年的時候,一些孩子能夠收到很多的壓歲錢,家長為了避免孩子亂花錢,家長可以帶着孩子到銀行,給孩子開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賬戶,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個賬戶隻屬于你,讓孩子有種受到尊重和重視的感覺,并賦予孩子金庫“守護者”的稱号,這個金庫的秘密不能告訴别人,也不要随意取用,除非遇到緊急的事情才能将錢取出來。日積月累,孩子的賬戶中會有你意想不到的錢。家長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還能養成理财的好習慣。

沒收孩子壓歲錢,就是抹殺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壓歲錢也有大學問,家長與其将孩子的壓歲錢全部收走,不如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孩子認識金錢,合理規劃用錢。

注:圖檔來自網絡,侵權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