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而時習之淺析

        confucious的《論語》多多少少都有人會,開篇即講學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們所學的東西要能用得上,要能解決問題,要能發揮價值,這樣的知識你學起來才會悅之,是以學習關鍵的地方就是拿來用的時候是否真正的能發揮價值,能否解決問題,這裡的習之我認為是用的意思,如果隻是認為學習的東西拿來複習複習就悅了?這樣了解也覺得孔子的書沒啥價值了吧,也太小看孔子了吧,我們發現許多知識學了一大堆,在平時生活中卻用不上的情況,根本沒有發揮任何價值,是以這個“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得看時機,得看時候,什麼情況用得上,可能許多國學資深人員覺得我在瞎扯,但我認為學習到的知識,能用得上,有人賞識,有人欣賞,有平台施展,有老闆讓你表現,我認為這就是悅的境界達到了,不然,我們學了一堆沒人賞識,沒人給你機會表現,沒地方讓你施展才能,你怎麼會悅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人是群體社會,都是群居生活,沒有哪個人會離開社會,真正讓你樂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義氣相投的朋友,這樣的朋友你才會樂乎!不然你怎麼會樂呢?與人交須察之:居視其所親,達所其所舉,富視其所與,貧視其所不為,窮視其所不取,我們每天都要接觸許多社會上的人,自然就應該察之,看看遠方來的這個人平時生活中與哪些人在一起,平時跟一些酒肉朋友混在一起能有甚麼作為?這樣的朋友不值得深交,你當然不會樂意與這樣的人交朋友,達視其所舉就是看他發達了,或是說他事業有成了,富貴了他做過什麼善事?幫助過哪些人?是否拉人家一把?是否幫人家一把?如果都不是,自持富貴享受,你與他交朋友,他根本不會關照你,也不會與你同享富貴共患難,如果說對方窮困潦倒卻還能守正,還能勤奮向上則是個君子,富的人還能幫助不如他的人則是富而有禮,不但富而且貴,跟這樣的人混才有前途。是以有朋自遠方來,我認為是與社會的人接觸打交通,真正能讓你樂意交往的,是他的價值觀與你差不多的人,你遇到這樣的人反而樂乎,平時有問題有困難都能助你一把你才會樂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個很難做到了,城市生活節奏這麼快,人家也沒有時間去了解你,你遇到不平之事或是不公正之處不發怒才怪,是以這個“知” 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平常都是常常發火,這麼easy的道理你都不懂?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不會?有時候人家知了我會還會發火呢,老闆的秘密你知道了,人家的秘密你知道了人家反而發火,你不知道人家反而覺得安全,是以“ 不知”和“知”是一陰一陽的,有時候你啥也不懂,老闆可能發火,但有時候老闆希望有些事情你不需要知道太多,有時候人家不了解你,或是不懂你你可能會生氣,對你産生偏見或是看不起你,我們都沒有必要發火,有時候人家知道你啥都會,啥都懂,有些人就覺會嫉妒你,處處給你設定障礙,處處與你作對,你不是很曆害嘛,我就給你制造麻煩,給我制造問題,是以要做到中庸是非常難的。         以上僅内容僅個人見解,禁止轉載免得誤導他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