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集體智慧常用算法及其含義

集體智慧常用算法及其含義

1、蜜蜂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是模仿蜜蜂行為提出的一種優化方法,是叢集智能思想的一個具體應用,它的主要特點是不需要了解問題的特殊資訊,隻需要對問題進行優劣的比較,通過各人工蜂個體的局部尋優行為,最終在群體中使全局最優值突現出來,有着較快的收斂速度。

       蜂群産生群體智慧的最小搜尋模型包含

基本的三個組成要素

:食物源、被雇傭的蜜蜂(employed foragers)和未被雇傭的蜜蜂(unemployed foragers);

兩種最為基本的行為模型

:為食物源招募(recruit)蜜蜂和放棄(abandon)某個食物源。

2、協同過濾

協同過濾

(英語:Collaborative Filtering),簡單來說是利用某興趣相投、擁有共同經驗之群體的喜好來推薦使用者感興趣的資訊,個人透過合作的機制給予資訊相當程度的回應(如評分)并記錄下來以達到過濾的目的進而幫助别人篩選資訊,回應不一定局限于特别感興趣的,特别不感興趣資訊的紀錄也相當重要。協同過濾又可分為評比(rating)或者群體過濾(social filtering)。其後成為電子商務當中很重要的一環,即根據某顧客以往的購買行為以及從具有相似購買行為的顧客群的購買行為去推薦這個顧客其“可能喜歡的品項”,也就是借由社群的喜好提供個人化的資訊、商品等的推薦服務。除了推薦之外,近年來也發展出數學運算讓系統自動計算喜好的強弱進而去蕪存菁使得過濾的内容更有依據,也許不是百分之百完全準确,但由于加入了強弱的評比讓這個概念的應用更為廣泛,除了電子商務之外尚有資訊檢索領域、網絡個人影音櫃、個人書架等的應用等。

3、聰明行動族

聰明行動族

(英語:

smart mob

)是個由霍華德.瑞格德的書中—聰明行動族:下一場社會革命裡所引進的概念。根據瑞格德所述,聰明行動族顯示出了可使加強人民力量的通訊技術正不斷地進化中。

這些成長中的技術包括網際網路、IRC之類的電腦媒介溝通及如行動電話和PDA等無線通訊裝置。p2p網絡及普适計算等方法論也改變了人們整合及分享知識的方式。

    聰明行動族,相對于大衆的一般意思而言,是指一群因為其指數成長的網絡連結而表現得聰明或是有效率的團體。此一網絡能讓人們的資訊相連結,另外也允許其形成某一類型的社會協調。可相比拟的事物有如黏菌之類的例子。

    聰明行動族興起的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不斷成長的微處理器越來越低的成本,使得它們可以滲入整個社會之中-它們被使用在由盒子至衣服的每一件事物上。根據此一技術的使用方式,聰明行動族可能對這個社會有利或是有害。瑞格德警告一些此類技術的不當使用可能有導緻類似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書中所描繪的社會,或是被恐怖份子用在惡意的用途上。

4、超有機個體

超個體

(英語:superorganism,又稱

超有機體

)是一個由許多有機體組成的有機體系。這通常意味着是一個真社會性動物的社會機關,在那裡社會分工被高度專業化,且個體無法獨自長時間地生存。螞蟻是在這樣的超個體中最有名的例子,而裸鼹鼠則是真社會性哺乳動物的著名例子。超個體的技術定義是“一組媒介,它們能夠采取協調一緻的行動,以産生由集體支配的現象,”[1]這些現象包括“蜂群想要的”任何活動,例如螞蟻采集食物或者蜜蜂選擇一個新的巢穴位址。

    詹姆斯·洛夫洛克的蓋亞假說以及詹姆斯·哈頓、弗拉基米爾·維爾納茨基和Guy Murchie的工作表明,可以将生物圈當作為一個超個體。然而,嚴格的生态研究顯示,在生物社群内很少或根本沒有自我控制,并且這些社群通常很容易失去平衡或者完全改變成不同的事物。而系統科學和複雜系統的動态性則反駁和平衡了這個觀點。

    超個體在控制論特别是生物控制論中是重要的。它們表現出一種“分布式智能”形式的系統。其中,具有有限的智能和資訊的個體媒介能夠集中資源,以完成超出個體能力的目标。在生物中這種行為的存在對于軍隊和管理應用已經有許多影響,并且正在被積極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