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管理的局限

如果你出色完成工作并有效管理工作程序,那你就走上了上司之路。但是想從管理者過渡到上司者,你還需要拓寬自己的思維并開始像上司者一樣思考。如果你的上司之路一帆風順,那可以将以下幾點當作清單,檢測自己在哪些領域還存在欠缺。
1.上司者目光長遠
公司中的很多人目光短淺,就像某人曾經說過的那樣,“我的部門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長期計劃,短期目标就是一直将其維持下去,進而留出足夠的時間着手制訂長期計劃”。但是全方位上司不僅僅關注眼前的任務,也不僅僅着眼于短期,他們目光長遠,有可能提前預見數小時、數天或者數年。
毫無疑問,管理者必然生活在當下。他們的工作目的就是維持一切井然有序。有人曾指出,管理者的職責是正确完成工作,而上司者則是完成正确的工作。換句話說,上司者有責任確定公司維持正軌,進而保證公司在未來也能像今日一樣生意興隆。
這就需要長期思維。傑出的管理者能夠確定生産線低成本高效率運作,但是如果生産線上隻是大量炮制轉盤式電話,那成本再低效率再高都沒有任何意義。
2.上司者能夠參透上司力的内涵
很多人基于個人受影響的程度來評價某件事的意義,而上司者則善于從宏觀思維考慮。他們會思考“這件事對下屬有何影響”,然後考慮某件事如何影響上司和同僚。他們會從整個公司的角度甚至在更大的範圍内看待一切事物。
傑出的上司者能夠回答以下問題:
・我如何适應自己的領域和部門?
・怎樣将所有部門融入整個公司?
・公司應該怎樣适應市場要求?
・市場與其他行業和宏觀經濟有何聯系?
随着各個經濟部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很多傑出的上司者也拓寬了自己的思維。
就算不是國際經濟學家,你照樣能在公司中層切實發揮上司力。關鍵在于,全方位上司将自己的工作領域視作整體的一部分,也明白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如何協調。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上司水準更上一層樓,那就拓寬你的思維并試着從更廣闊的角度看待事物。
3.上司者智無界行無限
人們從小就被訓練着遵守規則:站成一排,完成家庭作業,舉手提問。大多數規則是良性的,因為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混亂,大多數程序都是由規則來控制的。你在二樓的窗戶上扔一塊磚頭,你知道它将墜落在地;你忘記為辦公用品下訂單,那訂書釘就會用光。這隻是簡單的因果關系。
管理者通常依賴規則來確定他們所監管的程式維持正軌。實際上,我在本節“原則一”中介紹過,自我管理大緻相當于自律,就是将自己制定的規則堅持到底。但是想要突破管理層,你必須創新思維。
上司者要突破界限,他們喜歡另辟蹊徑,追求精益求精并渴望進步。這一切都意味着進行變革,淘汰舊規,另立新則。上司者經常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并說“試試這種方法吧”。上司者想要開辟新的領域,而這通常意味着跨越界限。
4.上司者重視無形“資産”
通常情況下,人們能夠管理看得見摸得着、易于估量的事物。它們能提供實實在在的證據。在做出決策之前,你可以在邏輯上對其進行評估。
但是上司力卻是無形的博弈。還有什麼能比上司力更加無形呢?上司者要與士氣、積極性、動力、感情、氛圍和時機打交道。在完成某項工作之前你無法衡量它耗費的時間,你也無法确切算出動力的大小。這些隻能依靠直覺,想要衡量這些因素,你必須把握其隐含意義。面對這些因素,上司者必須做到得心應手,更重要的是充滿信心。
在很多時候,公司裡的上司者面臨的問題并非根本問題。比如,一個部門的支出在季末超出預算10萬美元,那根本問題不在于資金,赤字隻是問題的表象。根本問題可能在于銷售人員士氣低落,或是推出産品時機不對,也可能是部門上司的态度有問題。上司者要學會将注意力集中于這些問題。
退役陸軍将軍湯米・弗蘭克斯(Tommy R.Franks)嚴于自律,能夠考慮到無形因素并為之做好準備,我非常推崇他的方法。自從他1988年2月23日任職以來,職業生涯中的每一天都以對未來負責的态度進行工作。每天早晨他會将一張3英寸×5英寸的空白卡片放在月曆旁,在一面寫好日期并寫上“今天我面臨的最大挑戰”,然後在下面記錄有可能面臨的五大問題。在卡片背面,他會寫上“今天有可能出現的機遇”,然後具體列出。
弗蘭克說:“自從1988年2月的那個星期四開始,每天早晨我都會列出這一天有可能出現的挑戰和機遇。積累了5000多張卡片之後,我仍在堅持。卡片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卡片促使自己為每一天做好準備。”
相信你的直覺,它們通常源于潛意識層的事實。
——喬伊斯・布拉澤斯
5.上司者相信直覺
上司者怎樣學習應對無形因素呢?他們需要相信直覺。我很喜歡心理學家喬伊斯・布拉澤斯(Joyce Brothers)說過的一句話“相信你的直覺,它們通常源于潛意識層的事實。”
相對于有形因素和實踐,你将越多的注意力放在無形因素和原則上,那你為未來積累的資訊量就越大,你的直覺也越敏銳。單憑直覺不足以成事,但你絕不能忽視自己的直覺。
商界教授、顧問和上司力專家沃倫・本尼斯(Warren G.Bennis)說:“整個大腦思考的一部分在于信任愛默生所說的‘受祝福的沖動’,也就是預感和想象,它們能在一瞬間為你閃現出最明智的決策。”每個人都有預感,但是上司者選擇相信預感。
6.上司者為他人加油打氣
管理與控制密切相關:管理者要控制成本、品質和效率。很多優秀的管理者難以扭轉思維方式像上司者一樣思考,這正是原因之一。上司與控制無關,重要的是放手。
傑出的上司者棄權利于不顧。他們發掘優秀的人才,為他們投資,然後為他們授權并放手任其施展才能。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甚至經常陷入混亂,得不到控制。上司者越是英明,那看到團隊成員另辟蹊徑完成任務就越欣喜。至于上司者中的翹楚,如果團隊成員的表現勝過為之授權的上司者,那這些上司一定認為再好不過。
7.上司者将自己視為改變的媒介
心理學家兼作家查爾斯・加菲爾德(Charles Garfield)曾說過:
佼佼者……不會認為成就是一成不變,也不會将其視為避風港,認為自己功德圓滿、盡善盡美而止步不前;也不會有佼佼者對挑戰、刺激、好奇和驚奇失去興趣。與之相反,他們最迷人的特點就在于着眼于未來,而且這種才能極富感染力。他們會創造新的挑戰,并伴随着“諸多任務有待完成”的心态生活下去。
上司者也是一樣,他們不喜歡事物一成不變,他們渴望創新,熱愛新的挑戰,不僅僅滿足于見證進步,他們想要做出共享。
上司力始終是一個移動目标。如果你想成為更加優秀的上司者,那就要對改變得心應手。如果你想向上上司,那就要學會像上司者一樣思考,将員工、進步和無形因素考慮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