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打我我打誰、敢打我都别赢”這種三國殺國戰占據主流思想的話語,是由曾經知名玩家火樹開發的一種思路。但這樣的思路還适合目前國戰嗎?一起來看看吧。

過去國戰裡,基本就是大魏比較惡心,是以除了大魏的場子仇魏,在其他的場子裡,玩家一般都推崇這種以眼還眼的操作,這樣的思路确實讓敵人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動彈,免得出現魚死網破的結局。
但現在國戰武将、形式已經與過去不同,這種類似仇殺的打法已然行不通,反而會招緻自己的覆滅。由于現在每個國家的武将都有可圈可點之處,核心無處不在,一旦這種心态思路引發到對方身上,對方的隊友也不是泛泛之輩,自然會清剿你。
自身實力比較弱時,沒有後面勝利的資本,而自身實力強時,又會受到其他玩家的忌憚,這種心态已經不能帶領玩家走向勝利,而是會讓人吸引仇恨和火力,失去勝利的機會。
當初進入鏖戰時,這種心态可以引導勝利,現在進入鏖戰,玩家考慮的已不是一時的攻防,而是整個牌局的流動,聯弱抗強才是主流,就算最弱的會反戈一擊,也要在局勢平衡的時候找到勝利。
這個心态曾經讓無數玩家從中嘗到甜頭,但終究不是一種好的思維,就如同玩跑跑狼人殺時一守一,這樣的玩法固然勝率高,但也是在規則中找漏洞,自然不會被遊戲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