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ndroid插件化簡述

2015年是Android插件化技術突飛猛進的一年,随着業務的發展各大廠商都碰到了Android Native平台的瓶頸:

  1. 從技術上講,業務邏輯的複雜導緻代碼量急劇膨脹,各大廠商陸續出到65535方法數的天花闆;同時,營運為王的時代對于子產品熱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在業務層面上,功能子產品的解耦以及維護團隊的分離也是大勢所趨;各個團隊維護着同一個App的不同子產品,如果每個子產品更新新功能都需要對整個app進行更新,那麼釋出流程不僅複雜而且效率低下;在講究小步快跑和持續疊代的移動網際網路必将遭到淘汰。

H5和Hybird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始終比不上native的使用者體驗;于是,國外的FaceBook推出了

react-native

;而國内各大廠商幾乎都選擇純native的插件化技術。可以說,Android的未來必将是

react-native

和插件化的天下。

react-native

資料很多,但是講述插件化的卻鳳毛菱角;插件化技術聽起來高深莫測,實際上要解決的就是兩個問題:

  1. 代碼加載
  2. 資源加載

類的加載可以使用Java的

ClassLoader

機制,但是對于Android來說,并不是說類加載進來就可以用了,很多元件都是有“生命”的;是以對于這些有血有肉的類,必須給它們注入活力,也就是所謂的元件生命周期管理;

另外,如何管理加載進來的類也是一個問題。假設多個插件依賴了相同的類,是抽取公共依賴進行管理還是插件單獨依賴?這就是ClassLoader的管理問題;

資源加載方案大家使用的原理都差不多,都是用

AssetManager

的隐藏方法

addAssetPath

;但是,不同插件的資源如何管理?是公用一套資源還是插件獨立資源?共用資源如何避免資源沖突?對于資源加載,有的方案共用一套資源并采用資源分段機制解決沖突(要麼修改

aapt

要麼添加編譯插件);有的方案選擇獨立資源,不同插件管理自己的資源。

目前國内開源的較成熟的插件方案有DL和DroidPlugin;但是DL方案僅僅對Frameworl的表層做了處理,嚴重依賴

that

文法,編寫插件代碼和主程式代碼需單獨區分;而DroidPlugin通過Hook增強了Framework層的很多系統服務,開發插件就跟開發獨立app差不多;就拿Activity生命周期的管理來說,DL的代理方式就像是牽線木偶,插件隻不過是操縱傀儡而已;而DroidPlugin則是借屍還魂,插件是有血有肉的系統管理的真正元件;DroidPlugin Hook了系統幾乎所有的Sevice,欺騙了大部分的系統API;掌握這個Hook過程需要掌握很多系統原理,是以學習DroidPlugin對于整個Android FrameWork層大有裨益。

接下來的一系列文章将以DroidPlugin為例講解插件架構的原理,揭開插件化的神秘面紗;同時還能幫助深入了解Android Framewrok;主要内容如下:

  • Hook機制之動态代理
  • Hook機制之Binder Hook
  • Hook機制之AMS&PMS
  • Activity生命周期管理
  • 插件加載機制
  • 廣播的管理方式
  • Service的插件化
  • ContentProvider的插件化
  • DroidPlugin插件通信機制
  • 插件機制之資源管理
  • 不同插件架構方案對比
  • 插件化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