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作者:李映華

唐代名相、著名政治家姚崇論君子之品曾經這樣設喻:“内懷冰清,外涵玉潤,此君子冰壺之德也!”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終審評委謝少承,從藝幾十年來,苦練内功,修養德行,崇尚兩晉士人無羁無絆雲淡風輕的人生。許多業内同行稱贊他是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高人。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謝少承,1963年7月出生于江蘇寶應望直港,高中畢業後,曾經做過鄉村代課老師。然而,他的夢想是穿上心儀的橄榄綠,走進兵營當一名解放軍戰士,在部隊的大熔爐接受鍛煉。他從基層起步,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是金子放在那裡都會發光發熱,謝少承由于肯吃苦耐勞,各方面的素質過得硬,很快被提拔重用。1988年,他以優異的聯考成績進入解放軍南京藝術學院深造。他學得刻苦,在名師的教誨和指導下,他脫穎而出,許多文章和作品頻頻出現在媒體上。當他的事迹出現在許多報刊上時,和他一起當兵的戰友恍然大悟。他們慨然興歎,多少年的積累,終于使得謝少承的藝術人生“鐵杵磨成針”。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戰友回憶說,那時候政治處的報紙閱讀後,就被小謝拿去練字。調到電影組後,小謝是不停擺的鐘。既要放電影,畫幻燈片,還負責團裡宣傳櫥窗的布置和會标、智語和有關檔案的謄寫。可工作再忙,每天他都要擠出空來練書法。夏天一身汗,他堅持練;冬天寒風凜冽,手凍傷淌黃水,他堅持練。不僅在舊報紙上練字,還用毛筆蘸着清水在禮堂大廳的水磨石地闆上練。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誰都知道,練書法起步都從臨摹開始。如果機械地被動地亦步亦趨跟着他人走,一般不會有好的結果。必須根據自己的潛質,選擇好努力方向,在反複的臨摹中,去領悟,尋找差距和不足,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提升,促使認識的飛躍,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東西和特長。

謝少承一次講課時,以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對同學們說,臨摹之于書法和繪畫寫生一樣重要,是書法創作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捷徑。作為抽象藝術,書法不像繪畫那樣依靠自然物象提供創作素材,而是以點線為基本元素幻化出的具有審美功能的黑白藝術。因而供我們借鑒和啟迪的書法藝術元素隻能從前人的作品中去尋找,從臨摹古代書迹中去獲得新的認知。臨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最後跳出窠臼,形成自己的風格。古人和當今的書壇高手很多,臨摹前選帖很重要,不能被别人牽着鼻子走,别人說臨什麼帖就臨什麼帖,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學書計劃和喜好,選擇自己感興趣且容易了解的碑帖,這樣能臨得進去,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孔子說,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說,說話要謹慎,行動要快捷。謝少承的藝術人生,可以說是知行合一說得少做得多的人。

有一次六朝古都南京征集春節楹聯,多數書法家書寫的都是别人撰寫的對聯,謝少承書寫的是他自己反複打磨的長聯:

燕剪一年尾,新華苑裡春舒袖;

豬居六畜先,江海濤頭人弄潮。

評審組原新華日報社許社長深有感慨地評價說,謝少承這副春聯不僅書法好,内容也好;既對仗、切題,又文采齊備,是不可多得的頌春好聯!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書法家的内功還包含着對古文化特别是古詩詞的通曉和研究。王維的詩是一幅有意境的絕妙山水畫,他的畫也是一首格調高雅意味隽永的詩。謝少承不僅是書法家,還是一位很有造詣的詩人。2021年11月29日,全國及18個海外國家和地區參加的第五屆“詩詞中國.美麗新征程”大賽在北京頒獎,謝少承的《“天問一号”火星探測器升空感賦》榮獲二等獎。

一位書法名家高度評價謝少承作品,說他的作品有兩晉二王的風骨和靈動,飄逸與灑脫。評論說:“無論起收筆之間的細節,還是行筆過程中的節奏,他都讓趣味在指腕之間滑落,飄灑在紙面上,成為一泓清流、一派逸趣、一種雅緻,悠悠揚揚,遷想妙得。特别是他行草書的創作,得之于魏晉心源的自在,成為一種不矜格調、骎逼宋人的表現方式。謝少承崇尚傳移摹寫,以古為新,于各家各派取其所長,潛心于古代碑帖之中,剪燈煮茗,樂此不疲。觀謝少承書作,既有“古趣”,也有“新意”,更有“出新”“出奇”之處,法度之中,意料之外。品味之際,蕩漾着絕代風神。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就是這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藝術人生,謝少承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1990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并獲“劉海粟獎學金”。

作品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一、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第一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七十餘次全國性權威展覽;

被邀請參加故宮博物院“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

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中國中青年獲獎書法家作品展”;

“走馬嶺南”全國獲獎軍旅書法家十人展;

“辛卯上巳·曲陽雅集”;“中日自詠書法展”;“中韓書法交流展”等各類有影響的展覽。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綜合素質考試總分第一名;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被評為獲獎作品最高獎項;全國第二屆行草書作品展覽三等獎;首屆全國“三名工程(名篇·名家·名作)”書法家等。

就說全國“三名工程”。2008年,中國書法家協會組織千人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千人千篇布展;2010年,在安陽文學博物館,再挑選500人作品展;2012年,又在入圍的120人當中,4年時間,經過評委會嚴格的評選,逐批淘汰最後評選出50位名家。可以說,當代書壇的“三名工程”,是建國以來最有含金量的書法名家的遴選活動。當代書壇的三名精品工程,是全國六次書代會确定的一項重要的專業性工作。旨在呼喚時代書法大家,創作一批具有強烈藝術魅力和鮮明時代特征精品力作

目前,謝少承的社會兼職有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全軍藝術類進階職稱評委,東部戰區陸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

謝少承是寶應的鄉賢,是從望直港黑土地走出去的一代才俊。一年春節,他回到家鄉,懷着眷眷的深情,寫下了《村居春曉》

殘雪初消泯臘痕,

律回轉看疾雷奔。

多情南陌紅千樹,

着意東風綠一村。

日曉籬邊蝴蝶夢,

月招林表子規魂。

山川風物閑相引,

何懼流年落酒樽。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有一年,謝少承到離天最近的西藏采風。以吉祥花為感情宣洩物,詠物抒情寫了一首《詠吉祥花》

雪域吉祥花,

纖纖燦若霞。

身微偏峻舉,

芳遠不矜誇。

爛漫彌原野,

吉祥向藏家。

江東迢遞道,

憐汝在天涯。

立新時代之德 鑄軍人之魂

注:以上兩首詩選自2021年8月《詩刊》74頁《本期聚焦》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