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外灘教育”

經授權轉載

随着《與天共地》的配樂終了,羽生結弦舉起雙手,又緩緩落下,在氣喘籲籲中凝結出一個微笑。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在赢下比賽的政策和跳4A動作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在空中飄逸旋轉,落地時,卻摔倒了。

同樣是萬衆矚目、呼聲極高的明星選手,羽生結弦沒有像谷愛淩那樣創造紀錄,拿下獎牌。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羽生結弦,也不像谷愛淩這個遠在天邊的“天才養成故事”。

羽生結弦來自于日本仙台一個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既不是名校學霸,也沒有豐厚的财産。小時候的羽生結弦更像普通的孩子——頑皮貪玩,不想滑冰;飽受學習困擾,注意力難以集中;有時也會因為觀衆的噓聲而心生委屈。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那麼,羽生結弦這對平凡的父母,又是怎麼将這個“别扭”的小男孩,培養成為世界一流運動員、超級學霸,以及備受冰迷喜愛的優質偶像呢?

回溯羽生結弦的童年時光,也許正是他的父母始終關注孩子的内在感受,永懷感恩和謙遜的“平常心”,才能像“點石成金”般,幫助羽生結弦點燃了探索世界的熱情,面對不完美和遺憾,仍然可以生生不息。

在這對培養出神仙兒子的普通父母身上,有着不少我們能夠借鑒的地方。

01

如果那時讓我堅持滑冰,

可能我就不喜歡了

幹淨優美的動作、溫和純粹的氣質,讓羽生結弦過目難忘。

不過場上優雅迷人的他,私底下也有着調皮的一面。

模仿起新垣結衣,手舞足蹈,毫無偶像包袱。

也能時不時跨界表演,和觀衆展開互動。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這個陽光燦爛的活潑少年,似乎就像我們的鄰家孩子一樣,親切有愛。

他曾是姐姐的“跟屁蟲”,在4歲的時候,就懵懂地走上了冰場。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坐在姐姐訓練的花滑場邊,忍不住搗亂,被無奈的田野教練叫上冰場,進而挖掘了他“完全不怕摔”“膽子超大的”的花滑天賦。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後來,田野教練坦言:“我覺得有一半時間他是不情願的。比起滑冰,跟爸爸玩棒球的時候看起來開心多了。”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面對調皮的羽生結弦,頭疼的教練有時也按捺不住情緒,沖他發火:“你既然不想練那就回去吧!”羽生結弦就真的聽着教練的話,邊哭邊跑回家。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羽生結弦和田野教練

就這樣,邊哭邊訓練的羽生結弦,一路滑進了比賽現場。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的他,就獲得了冠軍。

留着和偶像俄羅斯的傳奇選手普魯申科留一樣的發型,四年級的羽生結弦用一樣的姿勢舉起了獎杯。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然而奪冠的喜悅,并沒有燃起羽生結弦對花滑的熱愛。

每次放學進入滑冰室後,訓練不到10分鐘,羽生結弦就不耐煩了。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都築章一郎教練

不同于财力豐厚的父母,羽生結弦的爸爸是當地一所中學的教導主任和學校的棒球隊顧問,媽媽全職在家照顧他和姐姐。父親的工資,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

買不起房子的羽生結弦一家,隻好去住公租房,這是政府為了照顧低收入家庭而提供的福利。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富裕的家庭,還要承擔羽生結弦和姐姐不菲的花滑訓練費用。

每當聽到羽生結弦的抱怨後,傾力付出的爸爸媽媽并沒有抱怨羽生結弦的“不體諒”,反而更關心羽生結弦:“你是真心喜歡滑冰嗎?”

像這樣多次玩笑般的對話後,終于有一天,羽生結弦認真地跟爸爸說,自己有點讨厭練習滑冰了,不想要繼續了。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爸爸淡然一笑:“如果讨厭滑冰的話,放棄也是可以的啊。”

就像羽生結弦出生時,爸爸對兒子的期待:“羽生結弦,就像是箭在弦上,張弛有度。”不管如何,兒子開心快樂最重要。

寬松的家庭氛圍,給了羽生結弦更多選擇的權利,也留給了他真正思考和成長的空間。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和冷靜思考後,羽生結弦終于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我要繼續滑冰。”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喜歡受人關注,好強不服輸的羽生結弦,終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我不想在這裡屈服,我努力了那麼久才走到這裡的……”

目标明确後,羽生結弦發現,他眼中的花滑賽場變樣了,這裡不再枯燥無趣,反而更多了“赢”的信念。

在11歲那年,羽生結弦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标——代表日本參加奧運會。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有人曾經問過羽生結弦:如果當時父母的态度,是督促你必須堅持滑冰,那你的選擇會不一樣嗎?

“肯定會不一樣吧。我想,即使一開始很熱愛,都會慢慢變得不喜歡吧,感覺最後會連比賽都不喜歡了。”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02

父母會和我一同戰鬥

在羽生結弦燃起對花滑熱愛之餘,他的父母也随之轉變了對待兒子滑冰的态度。

由于花樣滑冰考驗着選手對于身體的控制,和對動作的想象力。為了能讓羽生結弦更快領悟動作要領,羽生結弦的爸爸除了平時接送,還會在賽場邊上,默默為羽生結弦拍攝視訊資料。

2020年開始,因為疫情的原因,羽生結弦再次留在家鄉訓練,蹲守的記者發現,盡管兒子早已長大,但每天淩晨開車接送兒子去冰場訓練的,還是羽生結弦的爸爸。

除了接送外,在這難得的父子相處時間中,爸爸也會試着和兒子談心,共同探讨花滑中的技術難點。

“我自己有非常理論派的一面,不過,也會跟父親一起,兩個人讨論着共同思考究竟怎麼做才好。正是因為這樣,才有我現在的跳躍理論。”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除了爸爸的鼎力支援,羽生結弦媽媽也在用行動,默默鼓勵着羽生結弦。

雖然在記者采訪時,羽生結弦媽媽一直感歎:自己并沒有打算讓孩子去學習花滑,但是羽生結弦的成功,媽媽也付出良多。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考慮到經費問題,在奪冠奧運會之前,羽生結弦的比賽服都是媽媽親手制作的。

做久了,媽媽都有了自己的心得:兒子太瘦了,貼身的衣服會顯得更瘦;但是也一定要跟他本人的角色相吻合。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3天也沒做完的比賽服

羽生結弦高中時,媽媽陪他遠赴加拿大,跟随指導金妍兒奪冠的教練布萊恩·奧瑟練習。為了能讓羽生結弦均衡營養,媽媽就每天想方設法準備日本食物,讓羽生結弦保持充沛的體力。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媽媽準備的飯菜

競技比賽難免會有傷痛,在羽生結弦一度曾想徹底放棄時,又是媽媽站了出來。

“不論如何先試試?就當做是康複訓練,每天就上冰滑一小會兒,近日的狀态可能就會有所好轉呢。”

聽到媽媽的鼓勵,羽生結弦心中頓時湧現出“下一場的NHK杯一定要赢”的念頭。

仙台發生九級大地震和海嘯後,羽生結弦的訓練也被迫中斷,再次萌生了退役的念頭。

關鍵時刻,還是媽媽站了出來,在給羽生結弦鼓勵之餘,她還堅持四處輾轉聯系新的冰場。

最終媽媽以60場赈災演出的方式,讓兒子“蹭”到了訓練場,用女性堅韌的力量,為羽生結弦撐起了一片天空。

就在本屆冬奧會上,羽生結弦拒絕了教練布萊恩·奧瑟的陪同,在媽媽由美的陪伴下,來到了北京首都體育館的賽場。

在他心裡:“她(媽媽)會和我一同戰鬥,金牌總是要第一個給她戴。”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陪着羽生結弦參加本屆冬奧會的媽媽

羽生結弦父母的全心付出和傾力支援,成就了羽生結弦在花滑世界的耀眼地位,也成為他堅強的後盾,讓羽生結弦擁有不畏困難的勇氣,以及為實作夢想的堅持。

2014年花滑大獎賽中國站,正在賽前熱身訓練的羽生結弦,不幸和中國選手闫涵相撞,他頭部、下颚、腹部、左大腿、右腳關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鮮血從傷口流下,染紅了冰面。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一番簡單包紮後,羽生結弦帶傷上場,在四分半鐘的比賽中,摔倒了五次,卻一次又一次爬了起來。

痛楚之中,羽生結弦從未想過放棄退出比賽,最終他以237.55分的總成績獲得亞軍,上演了冰場上的“血色魅影”。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羽生結弦曾用“一生懸命”來形容花滑之于自己的意義。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而這一切勇氣的來源,可能就是2018年平昌連霸後回到家時,爸爸在家門口送上的一句話:“你辛苦了!”

此時,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03

我要成為“有常識的大人”

不少高水準的運動員,都會面臨學業和競技的雙重挑戰。

然而在羽生結弦身上,奇迹再次上演了,他以非體育生的保送名額,成功考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學。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事實上,和普通男生一樣,羽生結弦也有着學習上的困擾。在花滑上取得同年齡層的最好成績時,他也同樣面臨着升學的壓力。

他有時也會抱怨:“我也是那種在學習時不太能集中精神的人。現在寫大學的報告時也還是會覺得‘啊,不想寫’。集中精神的過程真的很難……”

但就在羽生結弦拖拖拉拉的時候,媽媽總會及時出現。

不過媽媽并不擅長用指令式的口吻。“自己母親并不會說‘去學習’,而是‘現在該做的事就這些?這樣好嗎?’”

在媽媽的“反思教學”中,羽生結弦也漸漸燃起了内心的動力,推動着自己做得更好。他也會想盡辦法,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我會試着先試着保持精神集中1分鐘,30秒也好。寫報告也是一樣,先試着寫一句,寫寫看,如果下面沒有思路寫不出的話,就稍微休息一下。2分鐘或3分鐘之後再寫一點,像這樣繼續下去,寫上5分鐘、10分鐘、30分鐘,很多時候不知不覺就能集中精神寫下去了。”

在冰場之外,羽生結弦的父母希望他能看到遠處的更多風景。身為老師的爸爸,更是絲毫不曾放松羽生結弦的學習,他常對兒子說:“光顧着滑冰,不學習是不行的哦。”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人們津津樂道的是,為了能趕上學習進度,羽生結弦都會随身攜帶教科書和參考書,參加日本國内進行的區比賽。他也總能見縫插針,利用機場候機、長途飛行等間隙,不停地學習做作業。

在鮮為人知的角落裡,羽生結弦為了學習,默默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這般努力學習的動力,也來自于媽媽挂在嘴邊的這句話:“請成為有常識的大人”。

不過分拔高期待,卻又在文化和學識上,對兒子有着一定的要求,這份恰到好處的請求,讓羽生結弦心懷感恩。

“多虧母親的這些話,不管是學習還是花滑都沒有松懈,做出了成績,萬分感激。”

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羽生結弦明白:“要想征服世界,沒有頭腦是不行的”。

賽場上不妥協的羽生結弦,也把不服輸的念頭,遷移到了學習上。

他的高中數學老師遠藤,曾實事求是地評價:“羽生結弦的成績都在90分以上,從不拖欠作業。不僅數學,國語也非常突出”。

考上早稻田大學後,羽生結弦也沒有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雖然遠在加拿大訓練備戰奧運會,但是羽生結弦從未落下網上的課程。

早稻田大學校長評價他說:“羽生結弦比期待中還要努力,他每次賽前都把論文寫好,能做到學以緻用,是早大的榜樣。”

就在去年8月,羽生結弦交出了以自己為研究對象的畢業論文《基于3D動作捕捉技術的陸地跳躍研究》。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為了得到更多準确的資料,羽生結弦戴上動作捕捉器,練習三周半跳,進而成功将這個跳躍動作數字化。

羽生結弦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研究,盡可能剔除花滑運動中的“人為因素”,讓更多的花滑選手掌握“正确的、可以創造藝術的技術”。

在爸爸媽媽的不斷鞭策下,昔日那個坐不住的孩子,如今成了一位心有所愛、眼中有光的偉大運動員。

有了信念的他,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也會越走越順利,如父母所願,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04

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我?

除了讓人驚歎的競技成就以及優異的學習成績,羽生結弦更為人所知的,是他那如沐春風的笑顔。

他會在對手被超越時主動上前安慰,及時鼓勵奪冠的後輩,甚至會在其他選手摔倒時,橫跨半個冰場去扶他。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他會為中國選手調整國旗,會在頒獎人給其他選手頒獎的時候轉身面對着頒獎人,并微笑着鼓掌。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在記者釋出會後,等所有人走了,他再細心地把凳子挪回去,關掉話筒。

他對世界的溫柔,正來自于媽媽小時的教導。

在羽生結弦的自傳裡,曾提到小時候,他在一次比賽聽到了一些噓聲,就問一旁的媽媽: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我?

媽媽的答案讓他印象深刻:那是因為你還不夠感恩。

唯有以善意看待世界,才将得到世界善意的回報。明白這點後,打開心胸後的羽生結弦,在情感上更加通達。

他會在每次比賽前,撫摸着陪伴多年的小熊維尼,這是當時仙台大地震,一位大哥哥保護并鼓勵羽生結弦,送出禮物的象征。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他也會發自真心贊美對手,并為了不影響隊友采訪,從旁邊跪地爬走。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羽生結弦成名後,為了回避公衆的關注,他們一家搬進了室内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父母行事低調,回避了絕大部分的媒體采訪,隻為給羽生結弦留下溫暖的港灣。

在羽生結弦爸媽眼裡,羽生結弦不是明星,隻是家裡最小的男孩。

“久違的回家,父親和姐姐就像對小孩子一樣疼愛着我,不談滑冰,大家熱烈地讨論電視上的熱門話題,開心地玩遊戲,有時也會拌拌嘴,老家是我能以‘本我’回歸的地方,讓我心情十分愉悅。”

在父母以愛維持的這份默契中,感同身受的羽生結弦,始終保持着往日的溫和謙遜,不受盛名所累,變得更加陽光自信。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有了“努力會說謊,但努力不會白費!”的底氣,和家人的陪伴支援,羽生結弦如今在比賽中,不再用排名來評判自己,反而更在意表演結束後,自己是否能有發自内心的笑容。

這才有了他在本屆冬奧首秀失利後,一句無奈又溫柔的歎息:“今天被冰讨厭了呀。”

緊接着,他笑道:“看來不能日行一善,應該要日行十善”。

羽生結弦,強者背後是一對人間清醒的父母

也許,正是在這個溫暖有愛、低調平實的家庭,才能培養出羽生結弦這樣真誠面對自我、對内心所愛保持純粹追求的孩子。

正如他在賽後采訪時所說,沒有把重心放在赢得比賽,而是沖向完成4A:

我孤獨地為它訓練過很久,失敗摔倒過很多次。在北京,我如果把重心放在如何赢下比賽的話,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但是完成4A這個動作是我内心最強的動力,是以,我想成功完成這個動作。

羽生結弦給我們的啟示,也許是對于每一位在生活中努力前行的“普通選手”而言,無論他是不是足夠成功,隻要他熱愛生活,努力又善良,都值得尊重。普通又清醒的父母,也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