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黎川船屋的“天地英雄氣”

作者|馮昭

江西東南一角、武夷山脈中段,有一座地圖形狀如楓葉上揚的千年古縣--黎川。

因坐落在黎灘河畔,這裡自古就是贛閩兩省人員往來、貨物交流的重鎮;千百年來,沉澱下明清老街、船形古屋等獨具特色的曆史文化遺迹。朱熹稱其為“一城山色,綠水浮樓”,徐霞客用“闤闠頗盛”形容商賈雲集,張恨水則用“夢裡江南”描繪他魂牽夢萦的故鄉。

偏僻的地理區位,豐富的文化資源,為黎川文旅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再現清明上河圖

史料記載,黎川建縣始于三國時期的東吳太平二年。現存于黎川老城區的古城景區,則保留了明清建築的風貌。

黎川船屋的“天地英雄氣”

賢士街、淩雲巷、楓柴巷、花市街等古街巷道交錯縱橫,一會兒是騎樓街面,一會兒是幽靜古巷,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張恨水舊居——這是一幢磚混與木樓結構的清朝中晚期建築,樓下是生活與接待場所,中間一方天井,樓上設有卧室、學堂和書房。

建築之外,古城還有各種表演、店鋪和特色美食。其中,黎川人制作灌芯糖已有800多年的曆史,包括培苗、蒸糯米、發酵、熬糖、拉白、做鬥、拉糖、灌芯等近十道手工工序。老闆通常會站在店門口表演“八戒撣糖”,诙諧生動地随着音樂節奏,展示手工拉糖工序。

為保護瀕臨失傳的民間手工藝,黎川還有意識地支援和鼓勵彈棉花鋪、打鐵鋪、剃頭鋪、織篾器鋪、中藥鋪等“三百六十行”在老街複活,這一創意使黎川古城被譽為“活着的清明上河圖”——或許,這也是黎川人留住鄉愁的一種方式。

船形古屋存忠義

在距離縣城40多公裡的華山鎮洲湖村,有一座造型奇特、規模宏大、儲存完好的船形古屋。

從山坡望過去,船屋坐西朝東,由船頭、船艙、船尾三部分構成,磚石為底,竹木編牆,青磚灰瓦,飛檐翹角。船屋周圍,還有中衛廳、高位廳、大夫第、黃東溪公祠等古屋,它們就像簇擁着巨輪的護衛艦,與船屋共同形成獨特的古建築群落。

據《黎川縣志》記載,船屋建築面積約10畝,房屋高6米,一進三廳,每廳三層,共108間。由清代富商黃徽柔耗資兩萬兩白銀,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建成。

黎川船屋的“天地英雄氣”

但是,豪宅竣工後,黃徽柔和他的六個兒子卻極少居住,而是交由族人居住代管。此後,就沒有了黃徽柔家族的相關記錄,這座船屋也成為無主之宅,而房主及其後人的興衰去向,連族人也說不清楚。更為離奇的是,這座宅院實際隻有107間,并且有一些是連門也打不開的密室。第108間究竟在哪裡?對此衆說紛纭,莫衷一是。

那麼,這種造型獨特、并不經濟且占空間的船屋,究竟有何深義?

據江西考古學家陳江研究論證,船屋實際上是在記錄有關“洪門”(天地會)重要史實及幫規的“會簿”中,曾多次提到的同舟共濟、“反清複明”宗旨的物化形态——“洪船”。

船屋外,溝渠通暢,水流不息,寓意托起洪船前行;船屋内,天井開闊,房屋間間相通,猶如迷宮。在船屋一側的正堂,木闆牆上镂空了一個圓形标志,八把木劍直指圓心,即為天地會的舵形标志,是以,天地會的最高上司被稱為“總舵主”。

祠堂内的墨線“雙龍争鼎”圖,則是全國僅有的孤版,暗合了天地會“反清複明”、與滿清争天下的宗旨。

為對古建築群落進行保護,華山鎮先後投資數百萬元,對船屋主體結構架構、牆體及破損門窗進行修繕,還利用全國傳統村落保護資金對老街房屋立面改造和複古元素修複。

而随着船屋名氣的增大,遊客也逐漸增多,年遊客量一度達到五萬人。

油畫創作引客來

2022年伊始,黎川古城迎來上萬名學生組成的研學團隊了解油畫--這裡也被稱為“江西油畫之鄉”。

黎川創作油畫的曆史,肇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一批年輕人在這裡開辦了油畫教育訓練班,秀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人文底蘊,給油畫提供了蓬勃發展的土壤。此後,一批批民間畫家走出黎川,前往深圳、廈門、上海等地發展,使黎川油畫名聲在外。

2009年,黎川油畫協會會長楊吉榮在縣政府扶持下,與當地多位同仁共同創辦了黎川油畫一條街,推動油畫産業規模越來越大,并逐漸實作“畫師向畫商、線下向線上、基地向平台、分散獨立向集聚抱團”的轉變。

此外,黎川還通過對油畫工作室租金免費、油畫企業稅收返還、貧困戶油畫創作技能免費教育訓練等舉措,穩定畫師隊伍,并建成總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黎川油畫創意産業園、積極籌備黎川國際油畫節,籌劃打造“黎川油”畫區域藝術品牌。

如今,分布在全國各地從事油畫創作的黎川人已有300多名,作品遠銷歐美、東南亞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生活在黎川的畫家超過400名、油畫企業49家,年産值達3.6億元。

從張恨水的“夢裡江南”、船形古屋的“洪門記憶”,到國家3A級景區黎川油畫創意産業園,遊古鎮、訪曆史、看美景、學油畫的黎川模式已浮出水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