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袁采家訓《袁氏世範》:子孫有過,為父祖者多不自知,貴宦尤甚。蓋子孫有過,多掩蔽父祖之耳目。外人知之,竊笑而已,不使其父祖知之。至于鄉曲貴宦,人之進見有時,稱道盛德之不暇,豈敢言其子孫之非!況又自以子孫為賢,而以人言為誣,故子孫有彌天之過而父祖不知也。間有家訓稍嚴,而母氏猶有庇其子之惡,不使其父知之。富家之子孫不肖,不過耽酒、好色、賭博、近小人,破家之事而已。貴宦之子孫不止此也,凡為人父祖者,宜知此事,常關防,更常詢訪,或庶幾焉。
解說:子孫有過錯,父親爺爺大多不了解,高門顯貴人家尤其這樣。因為子孫犯錯,大多瞞着父親爺爺的耳目。外人知道了,隻是偷着笑笑,不會讓父親爺爺知道。至于在鄉間的貴官顯宦,人們有時去拜訪,稱贊盛德都不夠時間,怎麼敢說子孫的是非。況且自以為子孫還不錯,而認為别人都是誣告,是以子孫有天大的過錯而父親爺爺也不知道。也有家訓稍嚴的,而母親卻包庇孩子的惡行,不讓父親知道。有錢人家的子孫沒出息,不過沉湎酒色,賭博、和小人混在一起,最終敗壞家産罷了。貴官顯宦的子孫不止如此,凡是當父親做爺爺的,應當知道這些事,經常關心,更要常常詢問察訪,或許能避免。#中國式家庭教育# #傳統家訓# #老璞說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