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章選登|河北博物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研究

【關鍵詞】文物利用與傳播;畿輔先哲文物;河北博物院

【摘要】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畿輔先哲文物極具地域特色,2018年曾以《靜藏群壑——畿輔先哲祠名人遺物入藏河北博物院65周年紀念展》對其中的部分文物進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一次展覽的容量和展期畢竟有限,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畿輔先哲文物的利用與傳播,除了從多個角度組織相關展覽外,還可以探索更加多元而有效的途徑,比如策劃雲展覽、出版電子書、設立文化主題園區等,通過多種媒體,依托科技力量,借勢文旅融合,把文物與閱聽人之間的觸點由一進制拓展至多元,使傳播空間從固定區域發展到雲端和廣闊天地。

文章選登|河北博物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研究

河北博物院藏有畿輔先哲書畫近300件,古籍600餘冊,另有少量印章、拓片等。這批文物原為畿輔先哲祠收藏。該祠建立于清末,位于北京下斜街,由李鴻藻、張之洞、張佩綸等直隸籍官員主持籌建,是一座紀念先哲的花園式建築。除定期組織祭祀活動外,建立者還通過廠肆購買、同鄉捐獻等途徑收藏了大量先哲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祠内所藏文物輾轉至河北省府,後移交給河北省博物館(今河北博物院)。畿輔先哲文物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對其進行合理利用與有效傳播,不僅可以促進文化強省建設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而且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人文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2018年,河北博物院以這批畿輔先哲文物為基礎,推出了專題展覽《靜藏群壑——畿輔先哲祠名人遺物入藏河北博物院65周年紀念展》(下文簡稱《靜藏群壑》),産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但是受場地等條件所限,此次展覽僅展出了其中的108件(套)名人遺物,仍有大量書畫文物和古籍長期存于庫房,鮮為人知。充分研究這些先哲遺物,探索更為多元而有效的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讓這些珍貴的畿輔先哲文物活起來,發揮更大的效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文物利用與傳播:

《靜藏群壑》展覽回顧

展覽作為博物館吸引觀衆最直接的手段,是觀衆走進博物館的主要動因,也是文物利用與傳播的主要形式。2018年,河北博物院推出的《靜藏群壑》展(圖一)分上下兩個篇章,選擇了108件畿輔先哲的書法、繪畫、書籍進行展示,其中三分之二的展品為河北博物院建院以來首次公開展出。《靜藏群壑》展吸引了大批觀衆,甚至有先哲後人多次到展廳瞻仰先祖遺物,被媒體稱為“讓文物走出‘深閨’的展覽”。回顧展覽的籌劃過程,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文章選登|河北博物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研究

(一)深入調研,确定展覽主題

要策劃文物展覽,必須對文物有充分的了解,所謂“成竹在胸”,第一步就要對文物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

首先,追溯文物來源。原始文物賬單顯示,這批文物于1953年移交給河北省博物館。那麼,它們是如何彙聚到畿輔先哲祠的呢?經查閱相關史料,考證書畫題跋,得知其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畿輔先哲祠建立者從廠肆購買所得,如張之洞在其緻張佩綸的書劄中談及,趙南星的鐵如意拓本、楊繼盛的椒山雁書和石玠兄弟的信劄等均為廠肆所得;另一方面是建立者捐贈,如李鴻藻的對聯、郭棻的草書軸及張之洞電稿等。

其次,梳理文物類别。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包含書畫、古籍和雜項三類。其中以書畫文物最為豐富,包括:書法226件,行草書居多,可分為名臣墨迹、文苑手稿和臨仿書;繪畫29件,可分為山水畫、肖像畫和以“四君子”為主題的花鳥畫;書畫合裱作品24件。古籍主要有畿輔地區方志和畿輔名人詩集,如《畿輔通志》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畿輔叢書》清光緒五年至十八年(1879—1892)定州王氏謙德堂刻本及《大清畿輔先哲傳》民國初天津徐氏刻本等。雜項包括原畿輔先哲祠内的祭器及部分畿輔名人的文房用具,如紀曉岚的龍紋長方形綠端硯、範景文的印章、畿輔先哲祠的收藏章等。

再次,提煉文物特色。這批文物以書畫最為豐富,作者既有楊繼盛、範景文、趙南星、魏象樞、李鴻藻、張之洞等名臣政要,也有孫奇逢、孫承澤、梁清标等儒林文苑。畿輔先哲書畫雖然也受主流書畫風格的影響,但不以技法取勝,而是注重與傳統哲學思想、高潔情操的融合,書以載道,畫以載德,頗具地域特色。“書以載道”展現在書法作品中:名臣墨迹多為浩然正氣之作,為我們了解明清士人書法提供了可靠範本;文苑手稿不僅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臨仿書法則反映了畿輔先哲們書法風格養成的路徑;信劄則多以修身養心、尊道貴德和勸善行善為主題,展現了書者的品性、修養,如趙南星緻友人書劄中的“獨立于萬物之上乃為有志,能屈于萬人之下乃為有養”,魏裔介家書中提出的“衣馬仆從概從儉約,尤不必炫耀”。諸種作品絲毫沒有炫技的因素,均是作者思想的真實表達。“畫以載德”主要展現在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為主題的畫作中。這些作品寄寓了作者高尚的道德追求,畫中的梅、蘭、竹、菊已脫離其物質屬性,化作代表君子品德的形式元素,成為知識精英用來表達内心情感與筆墨情趣的象征符号。如天津名園“水西莊”的第二代主人查禮的《墨梅圖軸》和第三代主人查為義的《蘭竹圖軸》:前者采用折枝畫法,老梅枝幹以枯筆寫出,梅花用淡墨勾勒而成,畫面重在表達老樹枯梅的超逸情懷;後者以墨筆寫幽蘭一叢、翠竹兩竿,旨在以蘭、竹營造高雅的意境。山水畫則表達了作者置身塵外的人生理想,如張賜甯的《秋林閑居圖軸》、米漢雯的《浮丘山房圖卷》、張之萬的《遠山叢樹圖軸》等。這批書畫文物折射出畿輔先哲們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高雅的審美價值,又有深刻的精神指向。

最後,在以上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确立了展覽的主題,即展示畿輔先哲人文精神。展覽主标題“靜藏群壑”取自清代被宣宗道光“嘉其家法之善,以勉朝臣”的白镕的《行書對聯軸》:“嶽高尚靜藏群壑,海大猶虛納百川”,用在這裡比喻明清畿輔地區人文淵薮,名臣碩儒如群峰疊起。2018年,恰逢這批文物入藏河北博物院65周年,我們遴選其中具代表性的文物向公衆展示,通過開張跌宕的書法、清雅蒼秀的繪畫和廣博紛呈的古籍,使觀衆得悟先賢治學與治國并重的思想、格物緻知的精神和以宏濟民生為己任的情懷,既緬懷先哲,也表達了對畿輔先哲祠建立者的敬意。

(二)以人物為線索,講述鄉邦先賢的故事

前期調研中我們發現,這批文物中幾件文物同屬一人的現象非常普遍,如與範景文相關的文物有3件,與楊繼盛有關的文物有2件,與孫奇逢有關的文物有8件,等等,是以,讓文物講述鄉邦先賢的故事,以人物作為線索是首選。

畿輔先哲文物涉及200餘位直隸籍名人,展覽從中遴選出35位,分為上、下兩個篇章呈現:上篇為“名臣碩儒”,包含明末谏官楊繼盛,東林黨領袖趙南星,因曾在門上題字“不受囑、不受饋”而被譽為“二不公”的範景文,以及清代理學大家孫奇逢等19人;下篇為“文苑詞林”,包含晚明書家米萬鐘、清初鑒賞家梁清标、清代帖學大家翁方綱等16人。展出文物以書畫為主,古籍、印章、拓片等為輔,人物生平事迹以凝練、通俗的語言在展闆上呈現。如第一篇章第九單元的先哲人物為魏象樞,共展出3件與其相關的文物:《草書軸》以雄厚的用筆書寫着關于“德業”的論述,展現了魏象樞體勢開張的書法特色;《行樂圖軸》描繪了魏象樞身着朝服恭立于金銮殿前,其莊嚴儒雅的形象令人過目不忘;魏象樞所撰,收入清末刻本《畿輔叢書》的《寒松堂全集》,古舊的紙頁透出古雅氣息。三件文物,三位一體,将魏象樞“好人、清官、學者”的形象立體地呈現在觀衆面前。以人物為線索,将不同類别的文物組合在一起,使得參觀展覽就如同觀看一部微縮版的紀錄片。

(三)多元闡釋書畫文物

文物的價值和内涵并不是直覺可見的,尤其是書畫文物,需要策展人員進行多元度闡釋。當下,對書畫文物的闡釋存在次元比較單一的問題,多數是從風格學的角度對作品的技法、流派進行梳理,或從作者的師承關系展開,這種闡釋因學術性太強而趣味性不足,在大衆傳播階段顯得晦澀難懂、枯燥乏味,導緻資訊傳播的有效性較低。是以,對書畫文物進行多元度闡釋是實作有效傳播的必要環節。以楊繼盛的《自書年譜卷》為例。楊繼盛以直言敢谏聞名,是後世官宦士人推崇的典範,此卷是楊繼盛因彈劾明末大奸嚴嵩入獄後在獄中對自己生平所作的回顧與記述,如果隻是對作品的質地、尺寸及書法藝術特色等進行描述,沒有挖掘出該文物背後的曆史價值,就無法了解楊繼盛何以被稱為“明代第一谏官”,該文物資訊的傳播則會受到嚴重局限。打破這種局限的方法就是增加文物闡釋的次元。在展覽的策劃過程中,我們在對楊繼盛書法藝術特色進行歸納的同時,還結合年譜的創作時間、地點以及楊繼盛生平事迹進行綜合分析,在“作者小傳”中對其平生40年所遭遇的艱難險阻作了詳細介紹,尤其是他彈劾奸臣仇鸾和嚴嵩的經過,讓“明代第一谏官”直言敢谏、鐵骨铮铮的形象直覺地出現于觀衆眼前。通過展覽文本提供的資訊,觀衆不僅對楊繼盛的書法作品有了一定認知,而且對明末黑暗的政治環境也有所了解,并從中領悟到楊繼盛忠貞不渝的情懷和堅韌不屈的氣節,進而産生心靈上的震撼,經曆精神上的洗禮。

多元闡釋将書畫文物所蘊含的藝術與曆史價值凝練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帶給觀衆立體的資訊集合體驗,消除了觀衆與文物之間的隔閡,并通過文物窺見其背後的人文精神。可以說,多元闡釋激活了蘊含在文物中的中國智慧與中國精神,正如陸建松所言:“以文化傳播為導向,加強考古資訊采集和多學科闡釋研究,加強博物館藏品科學體系建設及其藏品内涵價值的挖掘和闡釋,揭示文物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達到透物、見人、見事和見精神。”

(四)提煉具有當代意義的文化精髓

明清畿輔文化的發展催生了畿輔先哲祠的建立與文物收藏。王長華曾對“畿輔文化”作出總結:“元明清時期,以今天北京為中心的畿輔地區呈現出多民族政治、經濟、思想、學術、宗教、藝術與文學在交流碰撞中逐漸融合的曆史趨勢,特點鮮明,是近世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容忽視的曆史價值,對今天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畿輔先哲文物是明清時期畿輔文化的一個剖面,诠釋了京津冀文化一體的曆史淵源。

明清畿輔以今北京、天津、河北地區為主體轄區(除河北南部外),畿輔先哲祠的建立展現了當時京津冀地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的曆史現象。祠内正殿“不朽堂”供奉了畿輔地區從上古到清代的1485位古聖先賢,與同時期的河南中州先哲祠、吉林先哲祠相比,不僅規模更大,而且遠遠超出了祠堂的性質和範圍,實際上已經“接近名人紀念館的性質”了。該祠所具有的紀念先人、垂範後世的功能在今天仍有重要意義。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說服會議上強調,“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辨別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要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畿輔先哲文物是先哲在互融互浸的曆史場景中留下的印迹,是以,在展覽籌備過程中,我們注重提煉畿輔先哲文物的當代意義,借助信劄、手卷等文物展示畿輔先哲們在思想上的交流,借助繪畫作品反映他們在藝術上的互相借鑒,借助古籍表現他們在學術上的互相影響,很好地印證了京津冀三地“地域一體、文化一脈”的曆史淵源。

(五)建立觀衆與文物對話的場所

展廳是觀衆與文物跨時空交流的場所,是以我們在展陳設計中側重塑造平等的交流空間,以啟發觀者的思考。古代文人書齋不僅是其讀書的場所,更是其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精神空間,是以《靜藏群壑》展覽專門開辟一個區域設定了由仿古家具、古籍、盆景和文房用具組成的書齋場景(圖二)。雕刻龍鳳紋的博古架上陳列着古籍複制品,兩側花幾上置以盆景,畫案上擺設筆墨紙硯和文玩,這一雅居場景“以實物、智識和情感吸引正在體驗它的人們”,營造了濃郁的時代氛圍,增強了觀衆參觀過程中的審美體驗。與此同時,文物經過設計師的匠心布置,在燈光照射下可觀賞性得到極大提升。觀衆通過直面先哲們的書畫、手稿、信劄,可以直覺地感受到書寫者的筆墨與情緒;通過瞻仰展廳裡的肖像畫,可以在頭腦中再現先哲的音容笑貌;結合展出的詩文集,沉浸于書齋中的書香氛圍,想象他們吟詩作賦的場景——時空的隔閡被消除,曆史與當下的界限被化解,展廳成為觀衆與文物對話的體驗空間。

文章選登|河北博物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研究

綜上所述,《靜藏群壑》展覽以研究為基礎,以闡釋文物為重心,以觀衆體驗為落腳點,拉近了觀衆與文物之間的距離,使觀衆對畿輔先哲們的主要事迹和藝術成就有所認知,不僅增長了曆史知識,還獲得了審美體驗。從文物利用與傳播的角度看,《靜藏群壑》展覽利用多種方法實作了博物館與公衆的“超級連接配接”。

二、展望與設想

展覽是文物利用與傳播最成熟、最廣泛的方式,但其傳播時效畢竟有限,随着展期的結束,其傳播行為即告結束。是以,為了更好地利用和傳播院藏畿輔先哲文物,一方面要堅守陳列展覽的主戰場,在深入研究文物的基礎上多角度組織策劃新展,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探索文物利用與傳播的更多路徑。

(一)策劃不同主題的文化展

對于院藏畿輔先哲文物來說,随着研究視角的轉換,文物的價值也呈現出多面性,僅依托一兩次展覽很難面面俱到地展示出來,是以,策劃不同主題的系列展,可以進一步提高文物的使用率,加深對文物文化内涵的解讀。根據對院藏畿輔先哲文物的研究和分類,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四個主題入手組織展覽。

第一,楹聯主題展。畿輔先哲文物中的書法作品近半數為楹聯,内容多為吉祥祝語、修身格言或隽美詩句,以楹聯為主題策劃展覽,既可以深入挖掘蘊含在聯句中的傳統文化,又可以追溯對聯的淵源與發展。這類展覽可在春節前推出,并可同時舉辦贈送春聯活動,在烘托節日氣氛,培養大衆高雅的審美情趣的同時,又惠及了廣大觀衆。

第二,“畿輔名臣”主題展。畿輔先哲文物的主人多為彪炳史冊的畿輔名臣,可深入發掘人物與文物背後的故事,提煉出其中符合目前核心價值觀的内容,精心策劃展覽,以弘揚他們的忠貞氣節與家國情懷。

第三,“畿輔詩人”主題展。畿輔先哲中的梁清标、邊連寶、戈濤、李中簡、紀曉岚等均以詩詞享譽一時:梁清标娴雅溫和的詩風“領袖詞林數十年”,是清初詩壇的代表人物之一;邊連寶、戈濤、李中簡、紀曉岚則是清中期活躍于詩壇的“瀛洲七子”中的四位,他們詩風不同,各自臻美,在當時廣受贊譽。以展覽的形式重溫畿輔詩人的風采,向公衆展示他們的書法作品和詩稿,不僅可以反映畿輔詩人的詩詞修養,而且有助于增強本地群眾的文化自信。

第四,“君子之風”主題展。“四君子”——梅、蘭、竹、菊是畿輔先哲的主要繪畫題材,以此為主題策劃繪畫展,可使觀衆通過欣賞梅之高潔傲岸、蘭之幽雅空靈、竹之虛心直節、菊之冷豔清逸,領悟古代繪畫中的比德意識,深刻體會先哲的個人修養。

(二)打造接地氣的“雲展覽”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的第47期《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20日,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量達到9.89億。據國家文物局初步統計,受突發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國博物館“雲展覽”呈井噴式發展,僅春節期間推出的線上展覽就多達2000餘項。“雲展覽”通過網絡平台提供展覽内容,觀衆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陸裝置接收資訊,可以随時随地觀看,觀展的自由度得到提升。同時,不再受展出場地和時間的限制,展覽容量可以有伸縮的彈性空間。作為現今博物館的常态化展示方式,“雲展覽”已經成為文物利用與傳播的有效路徑。

畿輔先哲文物涉及曆史人物較多,文物資訊量大,推出“雲展覽”有助于全面展示蘊含在這些文物中的“生存智慧、思想精華、道德精髓和情感價值”。在我們的設想中,内容和架構的策劃可參考原畿輔先哲祠内供奉的牌位,設定聖賢、忠義、孝友、名臣、循吏、儒林、文苑、獨行、隐逸等9個單元,這樣基本上就可以将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全部展示出來。為了滿足不同層次觀衆的需要,單元說明和文物說明可設定簡略和詳盡兩個版本,簡略版供浏覽式參觀,詳盡版供研究專用,兩個版本可以任意切換。在形式設計方面,可參考畿輔先哲祠的建築形制,設定層層推進的界面,擇取祠内楹聯嵌入,如“商周即有聞人豈獨鄉賢堪社祭,幽冀古多鈍士都恁德器作邦光”“虛竹幽蘭生靜契,和風朗日惬天懷”等等,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最後,通過恰如其分的技術處理,将藝術性與技術性完美結合,打造出體驗感與科技感兼備的“雲展覽”。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内容和形式兩大方面之外,技術應用也是“雲展覽”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不僅與觀衆的視覺體驗息息相關,還直接影響“雲展覽”的傳播效果。從目前來看,“雲展覽”雖然數量可觀,但在技術品質及技術應用與内容形式的結合等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間。有的“雲展覽”過于注重技術的多樣化,而忽視了技術與内容的結合,其終端接收效果并不理想;還有的隻是把展覽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在技術應用方面過于簡單,體驗感欠佳。是以,在策劃與實施畿輔先哲文物相關的“雲展覽”時,必須将内容及形式設計與技術應用的互融放在首要位置,盡量避免上述弊端。

(三)開發有趣的電子書

在數字化時代,文物利用的方式以及傳播手段在不斷改善和創新,畿輔先哲文物的利用與傳播也應該從“體驗空間”跨入“雲端共享”。除“雲展覽”之外,電子書也是一種數字化傳播的有效途徑。電子書的開發制作可以先從《大清畿輔先哲傳》着手。《大清畿輔先哲傳》是一套清代畿輔地區(包括今京、津、冀全部及魯、豫部分縣)曆史人物的傳記集,分為名臣、名将、師儒、文學、高士、賢能、忠義、孝友八門,收錄了傳主及附傳人物近兩千人的生平事迹。但是,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見到這套書籍,即使在展出期間,因陳列于玻璃展櫃中,觀衆也無法翻閱,對于書中很多有趣的内容更是無從得知。如書中記載翁方綱“年八十餘,猶日作蠅頭書自課,能于西瓜子仁上作四楷字,又于一粒胡麻上書‘一片冰心在玉壺’句,其神異如此”等等,這些鮮活的文字沉睡在泛黃的書頁裡,長期被人忽視。在數字化時代,将人物傳記做成電子書已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以《大清畿輔先哲傳》為藍本,可選取部分畿輔先哲的小傳編纂成書,并通過3R技術(虛拟現實技術 VR、增強現實技術 AR、混合現實技術MR)将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情節呈現出來,增加電子書的趣味性。比如把翁方綱“西瓜仁上的楷書”和“胡麻上的詩句”做成動畫嵌入,甚至還可以在“應用系統中嵌入人機互動體驗、讀者互動體驗、古文跟讀與糾錯等”,使閱讀古籍變成有趣的休閑活動,進而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在開發電子書的同時,傳統紙媒閱讀也不能忽視。可以将電子書的文本内容整理出版為普及性讀物,打造“文庫本”名人故事書,與電子書配套出版,以樸素的裝幀和低廉的價格施惠于民,擴大讀者群體,為全民閱讀提供支援。

(四)拓展多功能主題樂園

畿輔先哲文物收藏于河北博物院,但其所蘊藏的畿輔文化涵蓋京津冀三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對文物蘊含的曆史資訊進行空間擴充,也不失為文物利用與活化的一種新途徑。一百多年前,這批書畫彙集在北京下斜街的畿輔先哲祠,這裡雖名為祠堂,實則是一座環境優美的花園式别墅。如果參照當年的建築式樣打造一座休閑式園林,還原當年祠内蒼松翠柏、柳蔭古槐的風景,不僅可以再現清末民國時的建築特色,還可以将之拓展為主題樂園。在仿古建築内配備現代化展廳設施,展示先哲相關文物與生平事迹,将先哲書畫文物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加以梳理提煉,以發揮其紀念前輩、垂範後世的作用。同時,可利用主題樂園拓展社會教育功能:一方面可建立廉政主題教育基地,以鄉邦先賢廉潔奉公的事迹激勵公職人員克己奉公;另一方面,可建立少年兒童教育基地,樹立先哲塑像,講述先哲勤學求知的故事,用新穎的展示方式(電子裝置或遊樂設施)将先哲的成就與貢獻陳列在廣闊的園區中,增強少年兒童對家鄉的熱愛。

此外,還可以建立畿輔先哲文物研究中心。畿輔先哲文物的價值豐富而多元,僅依靠河北博物院自身的科研隊伍開展文物利用與傳播工作難免挂一漏萬,應當向社會開放文物資源,積極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文物活化工作,鼓勵各界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合作,為建設文化強省添磚加瓦。

從傳播學的視角出發,我們對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畿輔先哲文物的利用與傳播作了以上幾種設想,試圖通過多種媒體,依托科技力量,借勢文旅融合,把文物與閱聽人之間的觸點由一進制拓展至多元,使傳播空間從固定區域發展到“雲端”和廣闊天地。“雲展覽”“電子書”或許隻是新媒體時代的一個序幕,未來将會有更先進的技術使文物與公衆産生廣泛而深刻的連接配接。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趨勢中,文物的合理利用與傳播将會産生更多可能,實作由“文物”到“文化”再到“旅遊景觀”的空間式跨越。我們相信,文物溝通過去、聯結當下、啟示未來的功能必将被進一步激活。

文章選登|河北博物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研究

原文《河北博物院藏畿輔先哲文物利用與傳播路徑研究》刊于《文物春秋》2021年第6期,此處省略注釋。作者:王文麗 河北博物院;張妍冰 石家莊潤德學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