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大年初十,旺運習俗,不知道的快看看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很重視禮儀禮節,其中也包括節日風俗講究,在特殊的日子會有一些比較有意義的風俗。大年十一對于很多人來講,已經和普通的日子沒什麼差別了,但是這一天在舊時是女婿日,女婿應該回嶽父家吃飯。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正月十一,老北京這一天有吃烙合子的習俗。古人認為,“十”是“齊備完美,周而複始”的美好數字,在十之上再加一個“一”,就有了新的開始的意味,是以把元宵節前的四天作為“拜晚年”的時段。老北京有“不出十五,都可拜年”的說法:臘月三十之前叫“拜早年”,正月初五之前叫“大拜年”,正月初五即“破五”之後叫“拜晚年”。在大年前後這幾天因各種原因未能向親友和故交拜年的人,趕緊“拜個晚年”,也不失禮數。這一天的飲食習俗是吃烙合子,烙合子的“合”與“和”諧音,吃合子寓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嶽父宴請女婿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是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其實,“子婿日”是很有曆史淵源的,在古代,正月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還沒有吃完,是以會利用這些祭祀過神的美食來招待女兒和女婿,作為初二女兒回門時的一個答禮。而正月十一這天,女兒女婿趕回娘家必須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門來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對女婿的敬意和重視。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慶賀添丁

每年正月,廣東各地區都有慶賀“添丁”(即生有男孩)的習俗,潮汕地區每逢農曆正月初十、十一便挨家挨戶送“米方糖”,客家地區“升燈辦酒席”款待村民,廣州文化名村珠村則高挂“人燈”為新丁祈福。盡管各地賀“添丁”風俗迥異,但其中都飽含着家家戶戶對“新丁”的美好祝福與期望。每年正月初十或正月十一,廣州珠村的北帝古廟總是香煙缭繞,廟前的社稷壇都會挂上幾個八角形的紙紮彩燈。在珠村,按習俗,凡去年(有時也有前年的)村民家中新添了兒孫,都要到所屬的宗族社壇“挂燈”。

大年初十一的風俗是什麼 子婿日賀添丁吃烙合子

分享是一種美德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