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盡最大努力傳遞"的服務
網絡層的作用就是負責在不同的網段盡力轉發資料包,但是負責中專資料包的路由器并不關心資料包的内容和優先順序。而是先到達的資料包先處理,後到達的資料包排隊等待處理,路由器處理不過來就丢棄。
但是,有的在網際網路上傳輸的音頻視訊資料就應該優先傳輸,這就要求要改進網絡層的功能,即改進網絡層 "盡最大努力傳遞" 的服務,以保證着急的資料優先傳輸。
1.1.使網際網路提供品質保證的服務
- 服務品質 QoS 是服務性能的總效果,此效果決定了一個使用者對服務的滿意程度。是以在最簡單的意義上,有服務品質的服務就是能夠滿足使用者的應用需求的服務。
- 服務品質可用若幹基本的性能名額來描述,包括可用性、差錯率、響應時間、吞吐量、分組丢失率、連接配接建立時間、故障檢測和改正時間等。服務提供者可向其使用者保證某一種等級的服務品質。
1.2.改善的方面
主機 H1 和 H2 分别向主機 H3 和 H4 發送資料可通過以下方式實作流量控制:
- 為資料分組打上标記:
需要給不同性質的分組打上不同的标記。當 H1 和 H2 的分組進入 R1 時, R1 應能識别實時資料分組,并使這些分組以高優先級進入輸出隊列,先進行傳輸,而僅在隊列有多餘空間時才準許低優先級的 FTP 資料分組進入。
即1.5Mb/s帶寬的鍊路優先使用1Mb/s帶寬傳輸實時音頻資料,滿足它的傳輸需求,剩下的0.5Mb/s帶寬再用來傳輸優先級低的FTP檔案資料。這樣FTP檔案資料的傳輸帶寬最多隻能占到0.5Mb/s,以此優先保證明時音頻資料的傳輸帶寬需要。
- 為路由器增加分類機制:

應當使路由器增加分類(classification)機制,即路由器根據某些準則對輸入分組進行分類,然後對不同類别的通信量給予不同的優先級。
例如,在路由器上設定隻要遇到 源 / 目标 位址為某個位址的就優先傳輸。這樣即使資料包沒有設定優先級,路由器通過識别資料包的 源/目标 位址也能判斷優先順序。
- 對資料流進行通信量的管制(policing):
路由器應能将對資料流進行通信量的管制(policing),使該資料流不影響其他正常資料流在網絡中通過。例如,可将 H1 的資料率限定為 1 Mb/s。R1 不停地監視 H1 的資料率。隻要其資料率超過規定的 1 Mb/s,R1 就将其中的某些分組丢棄。
比如:限定傳輸音頻資料的帶寬為1Mb/s,如果傳輸某一音頻資料需要的帶寬為1.2Mb/s那麼路由器丢棄多于1Mb/s的0.2Mb/s帶寬傳輸的資料包。
- 在路由器中再增加排程機制:
應在路由器中再增加排程(scheduling)機制。利用排程功能給實時音頻配置設定 1.0 Mb/s 的帶寬,給傳送FTP檔案資料配置設定 0.5 Mb/s 的帶寬(相當于在帶寬為 1.5 Mb/s 的鍊路中劃分出兩個邏輯鍊路,彼此互不幹擾),因而對這兩種應用都有相應的服務品質保證。
- 在路由器中再增加呼叫接納機制:
總資料率已超過了 1.5 Mb/s 鍊路的帶寬。比較合理的做法是讓一個資料流通過 1.5 Mb/s 的鍊路,而阻止另一個資料流的通過。這就需要呼叫接納(call admission)機制。資料流要預先聲明所需的服務品質。
比如:帶寬為1.5Mb/s的鍊路,先對帶寬需求為1Mb/s的第一個資料進行傳輸。随後路由器收到帶寬需求也為1Mb/s的第二個資料傳輸請求,路由器一看剩下的0.5Mb/s帶寬不能滿足第二個資料傳輸的需求,于是路由器拒絕傳輸第二個資料。
多抽出1分鐘來學習,讓你的生命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