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偉,四川日報記者。
9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張"全家福"設定了2000多張笑臉。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進個人、先進集體代表,以及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齊聚一堂,迎來了他們的"高光時刻"。作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先進個人,記者很榮幸走進人民大會堂。與抗擊新型冠肺炎疫情一樣,記者既是參與者,也是記錄者、目擊者、目擊者,并記錄參與者的識别過程。
"快樂相遇"
8日7時40分左右,天安門廣場外人群,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前往人民大會堂,突然有人用粵語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危重醫學科主任康岩。"管東教授!"兩人高興地想出了一個肘部敬禮。五個多月後,康和他的"同志們"在這裡團聚。
關湘東是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重症監護科主任,康岩被外界稱為"八分重病",兩人在武漢期間有許多重症患者。"今天這個機會太難得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家醫院周發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家醫院俞開江......"康岩樂于向記者講述他的老朋友,正是因為全國各地的醫學專家的精誠合作,才讓一個生命危險轉向了安全。
回想一下,幾個月前,在層層防護服下,有交流和協作,但他們從未見過彼此的笑容。"今天我們終于有機會說'見面并快樂'!""康說。
"特别的體驗"
人民大會堂對大多數獲獎代表來說是一個莊嚴而神聖的地方。進入領獎的過程,很多人都很難達到。
為了這個難得的機會,記者特意準備了一雙五厘米高的高跟鞋。雖然在人民大會堂裡"穿高跟鞋"對記者來說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種特殊的體驗,但記者們選擇了挑戰。記者觀察到,在四川團隊中,願意接受挑戰的不是女孩的代表,包括德陽市濮陽區醫院(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科長餘春平和成都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消化科第二病區護士長、内科副科長劉超。"我們經常一次停下來超過10個小時,我已經很多年沒有穿高跟鞋了。但今天,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精神,我決定穿高跟鞋。"劉說。
趙勇是阿壩縣汶川縣三江鎮樂百合村委會主任,此前從未打過平局。在這次離開之前,他選擇了一條深紅色的領帶。那天早上,不到6點鐘,他起床,讓酒店從業人員把他的領帶系好。他說,他代表整個村子接受這個獎項,"要有一種精神"。
"真愛啟示錄"
8點左右,來自全國各地的隊伍走進人民大會堂宴會廳,等待一張大合影。在等待的間隙,四川團隊的從業人員特别忙。他一直抱着半蹲的姿勢,為四川冠軍拍照。
"關愛小組""認真小組""在方形小屋醫院工作""醫院感官區"...在這個特殊的地方在人民大會堂,在北京的特殊時間節點上接受認可,我們都希望根據不同的"标準"類别拍照,盡可能地留下一個美好的時刻,樹立一段難得的友誼。
武漢疫情期間,記者聯系了四川團隊中的許多人。當時,他們穿着防護服,戴着護目鏡,每天奔跑,忙着營救病人。對于他們來說,眼前放松拍照的場景,可謂是久違的"真情"。(四川日報記者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