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力力
這段時間,數百萬美國人在加油站加油、在雜貨店收銀台排隊、去超市買菜,都會感受到持續的物價上漲。據美聯社2月10日報道,這是通貨膨脹帶來的持續财務壓力。
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勞工部釋出,截至2022年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為7.5%,是40年以來最快的同比增速。
即使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核心通脹率在過去一年中也上漲了6%,這也是四年來最大的漲幅。

圖檔來源:美聯社
物價上漲,有居民買不起雞肉
這種上漲,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越來越明顯。
紐約曼哈頓向來以高物價聞名,在這裡生活的盧小姐表示,這裡的物價其實每年都在漲,目前菜價和日用品大多都比之前貴了10%。
住在紐約法拉盛的湖北姑娘明亮則說,物價上漲在美國疫情暴發後最為明顯。法拉盛是紐約最大的華人聚集地,約有7萬多華裔。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紐約州基斯科山一名律師助理丹尼爾·阿什利 (Daniel Ashley) 說,在過去幾個月裡,他每周的日常采購費用上漲了約20%,他買的還都是相同的産品。他說商店裡幾乎所有的東西似乎都更貴了。
“大盒麥片6個月前是5美元,現在要花6美元。”
阿什利還發現,天然氣、電費都在漲,“一切都越來越貴。”
特内希亞·摩爾是8年級老師,住在密歇根州。她覺得,現在雞肉太貴,已經不打算再買雞肉了。
幸好她此前在冰箱和儲藏室裡存放了不少吃的,但她擔心吃完這些存糧,物價還是這麼高。
據美聯社資料,過去一年,美國二手車和卡車價格上漲了41%,汽油上漲了40%,培根上漲了18%,卧室家具上漲了14%,女裝上漲了11%。
圖檔來源:衛報
一年時間,CPI從1.7%上漲至7.5%
早在2020年12月,美聯儲曾預測,CPI保持在2%的目标下,到2021年底将保持在1.8%左右。但美聯儲沒有預料到,通貨膨脹會持續這麼久以及這麼嚴重。
2021年2月,美國CPI還僅比一年前的水準高出1.7%。但此後,增長速度越來越“殘酷”。3月為2.7%,4月為4.2%,5月為 4.9%,6 月為5.3%。
到了10月,這個數字為6.2%,11月為6.8%,12月同比上漲7.1%。截至今年1月,CPI已經上漲7.5%。
CPI從1.7%上漲至7.5%,隻用了一年時間。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稱,這僅僅是一個“暫時性”問題。他認為,這主要是由于美國從疫情中恢複經濟的速度,比大家預期得要快,導緻運輸延誤以及各種貨物和人工短缺。
據報道,2020年春季美國暴發疫情後,企業不得不關閉或縮短工作時間,雇主裁減了2200萬個工作崗位,大量人員失業,經濟陷入癱瘓。
就在每個人都準備好了應對經濟衰退之時,美國政府大量注入資金,美聯儲也實施了降息在内的緊急幹預措施,經濟又開始複蘇。2021年春天,随着疫苗的推出和強制注射,居民又開始回到餐館、酒吧、商店和機場,開始正常生活。
這時,企業又發現自己正面臨着人工不足、全球供應鍊中斷等困境。
消費者需求上升和供應下降的後果是,成本随之上升。企業隻能以更高價格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此時,今年1月,美國央行暗示将在3月開始一系列加息。美聯儲想通過這種方式擺脫超低利率,幫助經濟從2020年毀滅性的衰退中複蘇,但這也進一步助長了消費者價格飙升……
CPI持續保持高位,美國人對拜登不滿
經濟學家預測,CPI今年将持續保持高位,因為許多經濟領域的需求已超過供應。
Plante Moran Financial Advisors 首席投資官吉姆·貝爾德 (Jim Baird) 表示:“通貨膨脹仍然是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盡管随着時間的推移,價格壓力預計會有所緩解,但CPI将會保持在美聯儲預計的2%的目标之上。”
美國前财政部部長勞倫斯·薩默斯一針見血指出,通貨膨脹的部分原因要歸咎于拜登的1.9萬億美元冠狀病毒救助計劃。政府向部分家庭發放了1400美元的支票,使本已火熱的經濟過熱。
據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随着汽油價格、食品和住房價格飙升,隻有37%的美國人贊成拜登處理經濟的方式。
拜登說:“我知道食品價格上漲了。我将像魔鬼一樣工作以降低汽油價格。”
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竭力為拜登打圓場:“超過7%并不令人意外,我們應該關注最近好的趨勢,通貨膨脹的增幅正在逐月下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