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暢俊善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田。
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場,在戰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
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
知道什麼時間段就該滿足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德是道的演化,無道就是無德,就是個人欲望太重,偏離德引起,偏離德就偏離了道。戰争的發生就是人為引起,沖突的發生就是物質的争奪導緻,減少人的欲望懂得知足了就能減少各種紛争,合道了就會物盡其用,增加物的使用周期,讓萬物萬事和諧相處。
利字當頭的時候就是一把無形的刀,過分以利為重就會加速事物各種關系的惡化,人的思想中就會想到如何快速獲利,就容易走捷徑,忽略事物成長需要經曆過程,會在術上果上下功夫,而忘了在根部去找解決問題的根源。這是長期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影響所緻,物質和精神誰做主導這才是我們要思考解決的,為什麼有些人,有很多物質了但内心還是感覺空虛,就是内在精神匮乏引起。我們從内在找到事物根源的時候,就不會向外在亂去索取,因為物欲永遠是無法滿足的。孔子很少談利,隻談命和仁。見利忘義就會違背事物發展的規律,減少了物欲的想法,放下人生的各種執念,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身心才能健康。
外在的一切都是一種使用關系。我們擁有的一切都不是我們的,都隻是一種使用權,就連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家人都是一種使用關系,他們都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能占有他們,控制他們。這一切最終會回歸自然,離開人世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最終比拼的就是心安,有更高尚的靈魂,我們總想擁有很多,占有很多,才有一種安全感,也就是我們身上有一種執念引起的。當我們想明白這些之後,就不會患得患失,會放下很多。給我們後輩留下精神的傳承,讓他們真正從内心成長。
知足就是最大的福氣。每個人其實都擁有很多,把眼光放在擁有上,不去看沒有的。珍惜已經擁有的,把它們經營得更好就已經很不錯了,做到近者悅遠者來,這時積累的就會越來越多,不知足的時候就會放大缺失的部分,總會不知足。把從物質追求轉化為精神追求,就會把更多的精氣神放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這時看到的東西就不一樣了,認知不一樣,想法也會發生變化。
作者簡介:
暢俊善!筆名:松岩,自立,均善等,中國才子才女編委員,評審會秘書長,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西北文荟雜志總編,省公安廳教育訓練講師,西安中興編輯社<省市上司内參>副主編,西安市雁塔區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雁塔法律事務中心法律工作者,著名實力派今日頭條短文高産作家,知名專業名人書畫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