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虎年,”王“的概念可謂深入人心,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向來如此。
經過六個月洋洋灑灑的時間,終于追平《洗冤錄》這部香港經典探案古裝劇。
前後兩部,集數不算多,總共才四十幾集,但貫穿全劇的“洗冤“二字,卻久久回響不肯散去。
既然是定位于”洗冤“,那必然是推翻原先的案件推定,以一些表面合理的證據串聯,卻可能實質是錯誤連篇。
最後的一個案件,最後的瘋狂瞬間,沒有一個證據是真的,沒有一份供詞不是胡亂銜接,卻要将宋慈等無辜之人推進萬丈深淵。
常言說得好,老虎的尾巴摸不得,可總有人有膽子在太歲頭上動土,這些人,要不就是仗着有财,要不就是仗着有勢,要不就是仗着背後有财有勢的主人,搖尾乞憐。
鄒子龍為了日後的生計,拜宋慈為師,他本應該尊師重道,可就是因與師傅有一點雞毛蒜皮的過節,就翻臉不認人了。
看一個人不順眼時,他不論做什麼都不能稱意,鄒子龍再次出現,霸道挑剔,處處針對宋慈,為了和師傅唱反調,甘願當幕後主使者紫霞郡主的一把刀,變勘驗查案成逐利工具。
鄒子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般的嚣張,說起謊話面不改色,他的師傅真是收了位“德才兼備”的徒兒,為了搶提刑這個官銜煞費苦心。
如果将功補過也算是一種彌補,那麼,鄒子龍幸虧在緊要時刻迷途知返,不過,他的所作所為,依然難以從黑洗到白。
被意圖不軌之人虎視眈眈地盯着,是多麼倒吸涼氣的事情,紫霞郡主制造宋慈明知故犯的罪名,用大宋律例裁決精通大宋律例的人。
未婚娘子阮玉珠是宋慈的軟肋,紫霞郡主就派人大做文章,她的目的,隻有拖宋慈下水,陷害曆經長久鋪墊,翻案更要耗費大量時間,兩方的角逐各自上演。
宋慈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他還有最後一張王牌十王爺,這是轉敗為勝的關鍵,一出好戲沒有唱到落幕,中間就可以有反轉。
宋慈堅信做多了好事,就會有多的福報,他為别人翻案,也為自己翻案,這就是福報的累積件件。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狐假虎威就會露餡,阮玉珠和宋慈雖然差點被闆上釘釘地安上罪名,可冤枉他們的那些奸計照舊沒有得逞。
紫霞郡主假借皇上的旨意,發洩私憤,不遵從人情法理一意孤行,這就是毫無機會赢回局面的籌碼,注定她必定是輸掉的一方。
宋慈和阮玉珠躲過一劫,好人好報,福星高照,天煞孤星也有紅鸾星來支援破解,他們不求勝者為王,他們但求無愧于心,短暫的别離,為的是再次重逢。
闖過了龍潭虎穴,人生會如虎添翼般地提升,結局是由前面所有的劇情堆砌,一環扣一環地鋪陳,一點一點地在墊底處夯實,扭轉乾坤在日積月累之中。
為了洗掉冤屈,引導找出正确關聯的證據,努力存有變遷,到了大局已定的時候,也容不得胡亂串聯,狡辯也隻有占據掌嘴的份額,撈不到任何犒勞的補貼。
宋慈寫下《洗冤錄集》,旨在避免冤假錯案,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嚴謹務實應該不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