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北京冬奧會,“羽生結弦風暴”來了。帶着他的新目标阿克塞爾四周跳,留下了屬于人類花滑曆史的共同印記。

“4A,5分。”2022年2月10日,北京冬奧會男單自由滑成績單上,赫然記載着這樣的字樣。國際滑聯官方賽事曆史上第一次正式認可了阿克塞爾四周跳。

“我找到了4A的感覺。它或許真的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但某種意義上,我想,我跳出了屬于我的四周半跳。”第三次征戰奧運會的羽生結弦說,“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人類花滑史自此進入四周半跳時代。而最強羽生結弦,永遠在下一場。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01、全世界尋找羽生結弦

2022年2月8日,首都體育館沐浴在冬日的暖陽中。這一天,是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短節目的比賽日。清早6點,館内就迎來了第一組熱身的選手。

7點50分,安靜的攝影大軍中,忽然齊刷刷響起了輕脆的咔嚓聲。兩屆冬奧會冠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在第四組現身了。

上冰穿鞋的時候,發生了有趣的一幕:在防護墊場外側那邊,門向裡開着。有個選手滑過來,他趕緊蹲着把防護墊門往外拉了拉,然後讓開路,一如既往地甜。

這是兩天前剛剛抵達北京的他第一次踩上首體主場館的冰面,距離當天中午12點19分上場比賽,僅僅隻有四個小時。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空降”:賽前兩天抵達賽地,賽前僅“踩”過一次訓練用的副館,短節目比賽當天上冰主場館。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全世界都在尋找羽生結弦。”在他現身北京之前,連日來,這個富于傳奇色彩的名字就被頻頻送上了熱搜。

在首體,自從羽生結弦的名字出現在賽前訓練日程,尋找羽生,就成了從世界各地前來報道北京冬奧會花滑比賽的媒體大軍們的每日一課。

每逢羽生結弦預定的“訓練時段”,從媒體工作間通往花滑訓練館的擺渡車提前數小時就忙碌了起來,館内也不得不采取“限流”,隻允許至多30名文字記者入場。全世界花滑媒體和冰迷們都翹首期盼着“漫畫裡走出來的王子”的第三次奧運征程。

2月6日,男單短節目抽簽日,僅有國際滑聯人士和隊伍官員出席了儀式,羽生結弦被“抽”到将短節目中第21個出場。幾乎在前後腳,首都機場出現了那個花滑迷們熟悉的身影,“羽生結弦抵達北京”瞬間沖上熱搜。

02、歸來仍是少年

“他是曆史上最偉大的花滑運動員之一,讓我們歡迎日本選手羽生結弦。”8日上午12時19分,首體主場館見證了羽生結弦的北京冬奧首秀。

征戰北京冬奧會的羽生27歲了,依然有着漫畫般的容顔,挺拔的身姿,就連體重都精準地保持在53公斤。但一切與四年前平昌冬奧會,相同,也不盡相同。

“花樣滑冰曆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北京冬奧會前夕,國際滑盟這樣評價羽生結弦。4歲開始滑冰,花樣滑冰六大賽事大滿貫得主;19歲奪得生涯第一個奧運冠軍,23歲蟬聯奧運冠軍。27歲在花樣滑冰界無疑已邁入老将的境域,而現役運動員化身傳奇人物,這本身就是傳奇。

一邊是絢爛奪目的職業履曆,一隙之隔是如影随形的傷病。導緻羽生“遲到”北京冬奧會上,又是右腳踝的傷,跟四年前幾乎傷在同一個部位。

平昌冬奧會前夕,他在NHK杯賽前的一次公開訓練中,在做一個勾手四周跳時,右腳踝受傷——勾手四周跳,是平昌周期男子花滑難度最高的一個跳躍動作。

這導緻了他不得不拖着初愈的傷腳“空降”平昌。面對這一周期四周跳小将們的挑戰,索契冬奧會冠軍用王者的氣場征服了全場,成為時隔66年蟬聯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金牌的運動員。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其背後,是羽生結弦日複一日,極緻到苛刻的自律和努力。在平昌前夕漫長的治療康複期,無法上冰的他靠頭腦裡的精準想像和肌肉記憶,一遍遍地“練習”動作。恢複上冰後,他每天至少要進行冰上訓練4小時,課外訓練2小時,休息間隙要上課學習,還要自己打磨服裝、音樂,來更好地契合滑冰節奏。最終,打着止痛針上場的他成就了“平昌奇迹”。

在平昌冬奧會釋出會上,我曾親眼見證了羽生結弦喃喃念叨着“No miss”。花滑迷們都知道,羽生結弦的偶像是普魯申科。俄羅斯花滑王子對花滑藝術的完美苛求,深深浸淫了羽生結弦的花滑觀。面對索契的瑕疵,羽生也把“零失誤”當成了平昌周期最大的追求。

但羽生之是以是羽生,就在于他對花滑運動的極緻追求。蟬聯冬奧會冠軍并沒有讓羽生失去動力。在平昌,羽生宣布,要把4A,即阿克塞爾四周跳,當成新周期新的動力。

03、4A,孤勇者的執念

短節目,羽生結弦帶來的是《引子與回旋随想曲》,選自法國作曲家聖桑于1863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本賽季羽生一直為短節目苦苦尋覓鋼琴曲,希冀它是“洋溢着羽生結弦氣質的”,是“隻有羽生結弦才能滑出來”的,他邀請了日本鋼琴家清冢信也重新編曲并親自彈奏。

羽生選擇這個音樂,是為了表達自己在過去的兩年當中獨自在日本進行訓練,困難重重但依然砥砺前行的心境。信也在後來接受日媒的采訪時回憶了與羽生一起改編樂曲的日子,贊歎他樂感卓越,歎服“他把每一個音符在舉手投足中都演繹出來了,環環相扣,嚴絲合縫。”

音樂聲起,孤獨憂郁的悲涼交織在一起。一如等分台上,那個空空如也的教練席。賽前,加拿大人布萊恩·奧瑟教練決定尊重羽生的意思,讓第三度出征冬奧的他獨自奮戰。

羽生結弦化為冰上的精靈,開始翩翩起舞。

4A,阿克塞爾四周跳,是公認最難的動作。它是唯一向前起跳的花樣滑冰跳躍動作,由于起跳與落冰方向不同,是以這個動作的空中轉體要比其他四周跳多出半周,更準确地說,這是一個四周半跳,1620度。而運動員嘗試一次4A所要承受的力量相當于一次校車沖擊的撞擊。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對于這一從未有前人挑戰過的“夢想中的目标”,一路走來已經與傷病“像敵人更像朋友”的羽生,某種程度上他明知要受傷,卻偏偏要為之。

“要看右腳傷愈的情形。”2019年埼玉世錦賽,羽生結弦被問到練習4A的進展時說,“說起來,我總是在受傷。可這也是因為我對花樣滑冰,對體育鼓足勇氣,不畏懼地發起挑戰的結果呢。”

這樣的挑戰,注定艱難而孤勇。北京周期,如同從前那樣,除了在比賽中驚豔亮相,大多數時候,羽生是悄無聲息:不用社交媒體,不外出就餐......疫情期間,羽生将訓練大學營從加拿大遷回了日本國内。沒有教練陪伴,他隻能隔空遠端與教練溝通。

這個賽季,羽生結弦大多都在故鄉日本仙台調整狀态。因為天生哮喘,他不得不割舍了2020年四大洲賽之後的大型比賽。他也體恤着花滑迷們的關切,時不時通過日本滑聯報告近況,說他離完成4A,“還差最後90度。”

但就在距離北京冬奧會僅有兩個月之際,他因練習4A右腳關節韌帶損傷,不得不退出兩站花滑大獎賽,羽生能否參加北京冬奧會遲遲懸而未決,直到全日本錦标賽以奪冠姿态複出。

2021年12月23日,羽生結弦在日錦賽上挑戰4A。日錦賽并非國際滑聯官方賽事,這記4A也被裁判打分為“降級”,卻是第一次出現在了花滑比賽動作編排中,是人類花樣滑冰的曆史性突破。他的短節目、自由滑和兩套動作的總得分也都超過了世界紀錄。

日錦賽上的一個細節,透露了4A之于羽生結弦,更像是一個執念。

北京周期,每當羽生結弦參加比賽,都會被現場媒體拷問“是否會參加北京冬奧會”。羽生結弦總是溫柔而堅定地說:北京冬奧會還沒有想過,但是它“會在4A的延長線上吧”。

日錦賽挑戰4A之後,羽生結弦四年來第一次把“參加北京冬奧會”說出了口。

04、短節目,命運的捉弄

“絕對要為勝利而去。當然包括4A,阿克塞爾四周跳在内。”動身北京前夕,或許是感應到了冰迷們的關注,羽生貼心地釋出了一個38秒視訊,末尾還萌萌比了一個手勢,“三”,意在瞄準三連冠。

實體學霸羽生對數字有着精準的把控。2019年埼玉世錦賽短節目,出于對滑行軌道過于苛刻的把控,到了“近乎毫米級的程度”,他沒能完美避開之前的軌道,卡進了自己留下的冰洞。有了那一次的經驗,他再也沒有重複過同樣的失誤。

但北京冬奧會短節目,命運對羽生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開場第一個四周跳是後内結環四周跳(又名“薩霍夫”四周跳),一個他平時信手掂來的動作。然而冰上的舞者忽然一個跳空,隻轉了一周便輕飄飄落在冰面上。

現場陷入了寂靜。人們屏氣凝神,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在短節目中,這一動作屬于額外的附加跳躍,一旦起空,基礎分值就歸零。這樣别的運動員就有7個難度的分值,而羽生因為這記失誤隻剩下6個,足足損失了14分。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但羽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選手,此後他的表演并未受到影響,尤其後外點冰四周跳接後外點冰三周跳的完成品質,裁判紛紛給他打出了“4+”甚至“5+”的藝術表現分,最終他以95.15分排名短節目第八。

下冰前,他滑過去俯身探了探那個冰洞。“可能是别的選手做後外點冰跳、後内點冰跳或者别的跳躍動作(造成的)。”賽後混采區,他在英語和日語間交替切換着,試圖精準地表達“洞”這個詞。

各國媒體用形形色色的語言拷問:自由滑,你還會挑戰4A嗎?羽生不假思索:一定會去沖擊阿克塞爾四周跳,“我還有一次自由滑的機會呢,我還有很多時間去合樂去練習。”

日錦賽4A因為存周(周數不足),被裁“降級“;抵達北京第一天,坦言”迄今仍沒練成,是失敗的“ ;此刻,距離決戰隻有24小時了。對羽生來說,卻是,“還有很多時間“——為什麼?

在東京奧運會前羽生結弦與池江璃花子的一組對談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一次,他和池江深入探讨了怎樣面對壓力。“如何把加油化作自己的力量,我想是很重要的。拿我來說,過去我覺得這種壓力非常沉重讓我非常痛苦,但後來我改變了思考的方式,會把這種沉重化作腳踏實地的能量,我的看法就是這麼改變的。“

出道滑冰23年,遇事正向思維,已經成了羽生結弦的職業習慣。而公開立下flag,正是他對自我的積極心理暗示。

05、自由滑,開啟四周半跳新時代

自由滑賽前一天,2月9日,羽生結弦如期出現在首體訓練館。數天他在北京第一次踩上這塊冰面時曾說過,“我做了很多很多的4A練習,雖然覺得很難但一直在做。因為這是我無論如何都想要達成的目标,而且我認為在冬奧會上我要勝過别人這是必需的,是以我會努力。”

訓練館的上冰時間是有限而寶貴的。參賽選手分組,一組隻有短短35分鐘時間,同組6名選手一起合用一塊冰面。他一次次地嘗試起跳、旋轉,又一次次地摔倒。一次在落地後,他略顯痛苦地蹲在地上,用力按了按右腳,狠狠緊了緊鞋帶又練上了。訓練結束,羽生罕見地沒有接受采訪,禮貌地緻意着“我會加油”離場。

沒有人知道此刻他的内心。

一名現場攝影大牛随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圖檔,稱羽生當天對4A的挑戰,是他“在北京期間看到過的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2月10日男單自由滑,決戰時刻到了。此前一天,媒體們拿到的參賽選手節目構成表中,羽生結弦一欄,開場第一跳清晰寫着:Quad Axel(4A,阿克塞爾四周跳)。

清晨6點50分,首體主場館媒體看台一桌難求。7點20分,羽生結弦上冰,徐徐滑行熱身。11時35分,六練環節,在一衆穿着隊服熱身的同組對手中,唯有羽生已然換上比賽服,仙氣飄飄的,卻是他再次披挂上陣的戰袍。

“羽生結弦加油。”12時14分,羽生上場,全場安靜下來。碩大的冰面泛着潔白的銀光,全場都在守候着一個曆史性時刻。

《與天共地》渾厚的音樂響起。

羽生後來說,踩上決戰冰面的刹那,他的内心有一個強烈的聲音,那就是“阿克塞爾四周跳絕對要穩穩落冰,周數絕對要轉足了。”此時此刻并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腳果然在前一天訓練中受傷了,他又是打了止痛針上場的。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這是奮力沖擊人類極限的一跳。羽生跳足了周數,但是落冰不穩,摔倒了。4A的基礎分是10分,現場9名裁判一緻認定這是一個4A動作:沒有存周,沒有降級。隻是在動作的完成分上,扣去了5分。

“4A,5分。”國際滑聯官方賽事上第一記成功的阿克塞爾四周跳,誕生了。最終羽生以189.55分拿下了自由滑第三名,總分283.21分。三屆奧運會,他第一次與領獎台失之交臂。

賽後的混采區前所未有的漫長。迂回數十米的通道,他走了足有兩個小時,120分鐘,一如他漫長23年的花滑人生。

顫抖的聲音,不時聳動的肩膀,通紅的眼睛,都透露出他遲遲未能平複的心情。他是勝負心超強的羽生啊,也是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常人想像不到的努力,承受了常人想像不到的壓力的羽生結弦。

他先是在熟識的日本電視主持面前破了防,說了句“我不喜歡在鏡頭面前哭”便轉過臉去,頭抵到了背景闆,肩膀劇烈聳動,“(短節目後)一整天都很難受,我想既然如此無論如何都去把4A給跳出來吧,結果(在賽前一天訓練中)收緊身體轉足周了,又傷到腳踝了”。“但(比賽中)我跳出了我心中最好的、最接近成功的4A,這一點來說我感到了滿足。“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然後是遇上了日本花滑名宿,客串另一家電視主持的都靈冬奧會冠軍荒川靜香,“努力為什麼得不到回報啊”,他不甘。此刻的羽生,還不知道他的4A,已然獲得了國際滑聯的官方認可。

“不快樂,一點也不。我這一次很難過,非常難過。”來到文字大軍面前,已是漫長通道的盡頭。此刻的羽生已經知道了他4A的努力得到了認可,而一直以來習慣于把接受采訪當作整理思路的他,面對這一天潮水般來襲的種種,脫口而出的是,“思緒萬千,一言難盡。”

“索契冬奧會我也有後悔的地方,但取得了勝利,某種意義上我成長了。平昌冬奧會我把成長的部分全部發揮出來了。但這一次的意義,我想或許隻有等過一段時間才能夠看清楚。無論如何,這屆奧運會我拼盡全力挑戰了自我,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說到是否找到了阿克塞爾四周跳的感覺,幾欲淚奔的大男孩瞬間興奮了起來。

“我很有感覺呢!啊,原來這就是四周半跳的速度啊。如果在這裡落冰的話,或許有點危險呢。也許四周半真的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但某種意義上我想,我跳出了屬于我自己的四周半跳。這種感覺除了我,或許從來沒有人體驗過吧。”

平昌冬奧會上,23歲的羽生結弦說,他的花滑人生規劃中,隻是走到了“中間點”。

未來羽生結弦,還會繼續挑戰4A嗎?“請再給我一點時間吧。我想靜靜地思考一陣子。”羽生說,“I love skating, I love figure skating!(我愛花樣滑冰)”

孤勇者的挑戰 羽生結弦:北京冬奧會濃縮了我全部的驕傲

北京之行,短短 5天,親眼見證了早已功成名就的羽生結弦,每一天每一步的進化,未有止盡。

為什麼他是羽生結弦?這就是。最強羽生結弦,還在下一場。(完)

文/應虹霞

編輯/李旭 梁麗娜

視覺/王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