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豬火了,因為這看起來與《憤怒的小鳥》裡的反派豬相似度非常高。

從對比圖裡,可以看出兩者神似,像是古人照葫蘆畫瓢,大概的制作出的一個小可愛,要不是是博物館官方發的,真會讓人一位是穿越者丢進去的。
說到逆天文物,接下來不得不提起它們。
“戰國曾侯乙墓”
1978年在湖北随州發掘的曾侯乙墓震驚世人。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鐘為代表的萬件文物,以在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而震驚世界,作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備受世人關注。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銅鑒缶。這是一種用于盛裝酒水的複合酒器,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就已經掌握了地窖藏冰技術,進而在夏天用此器物冰酒,銅鑒缶可譽為“人類最早的冰箱”
曾侯乙銅鑒缶
青銅尊盤。器具上的镂空裝飾,系用失蠟法鑄造,同時表面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青銅尊盤
“金縷玉衣”
至今,中國已出土金縷玉衣二十餘件,金縷玉衣出土于中國漢代,當時古人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其中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的金縷玉衣最為精美。
當時制作金縷玉衣不僅要從遙遠的地方運送玉料,還要将這些玉料加工成數以千計大大小小且有一定形狀的玉片,編綴的玉片還要用金絲連綴以來,拼合的天衣無縫,可謂是曠世藝術瑰寶。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禅衣”
一件衣服可以有多輕?這件紗禅衣僅49g,不及一個雞蛋的重量讓世人驚歎。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 且色彩鮮豔,紋飾絢麗。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缫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準。
縱觀幾十年來中國的考古發掘,各種各樣驚為天人的文物數不勝數,它們的出現無不證明了古人所具有的高超手藝和時代所呈現的先進生産力。
由于時間的關系,小編隻叙述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以後有時間還會做進一步的更新。希望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