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院村晚”在歡歌笑語中彰顯生活的多姿多彩

作者:廖昊

小舞台大精彩,徽派小院辦春晚,喜氣洋洋過大年。為營造吉慶祥和的新年氣氛,豐富廣大群衆精神文化生活,蕪湖市灣沚區紅楊鎮的村民,自發組織,歡樂過大年,喜迎冬奧會。“村晚”現場,歌曲、舞蹈、太極、戲曲等節目輪番上演。雖然沒有奢華的舞台和背景,更沒有偶像明星,但其突出自娛自樂、社群特色、傳統文化、展現鄉景、記憶鄉愁、凝聚鄉情、富有鄉韻,居民們歡笑聲不斷。

過年,總是與歡慶、喜樂相聯系,因而也就有了歡歡喜喜過大年的習俗。而歡歡喜喜過大年的習俗,也是與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狀況有着密切的聯系,“看春晚”也就成了新的過年習俗。這一新的年俗,最近幾年繼續發展,于是,全國各地也就出現的村民自辦“村晚”,便是可喜的現象。

透過“村晚”這扇視窗,我們看到了村民物質生活的豐衣足食。古訓告訴我們,“倉廪實而知禮節”,而吹拉彈唱至少是引導我們知禮節、守禮節的一個重要管道。當我們為溫飽而愁苦而奔波的時候,不要說自辦“村晚”,就連看一場村戲,也是難得的享受。而今天,溫飽早已不是我們所擔憂的問題,于是,我們也就有了閑情逸緻,去享受豐富多彩的精神大餐。而這一切,是建立在物質生活豐富的基礎之上。“村晚”的歡歌笑語,是表演的魅力,更是生活豐裕在村民心中的反映。

透過“村晚”這扇視窗,我們看到了村民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如果說,央視春晚是道豐盛的精神大餐,那麼,今天的村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品嘗,而是追求原創,在自編自導自演中,表達自己對幸福生活的歌唱,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自編自導自演中,原汁原味的地方傳統文藝,以及相應的民俗,也就得以重制,得以複活,得以傳承。就此而言,這不僅是一台“村晚”,不僅是展示村民才藝的舞台,同時也是弘揚地方傳統文化的平台。無論是參與表演的村民,還是欣賞表演的村民,都能夠在“村晚”中,更為真切地感受鄉愁,增進歸屬感。

透過“村晚”這扇視窗,我們更是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巨大成就。“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内容就是,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而振興鄉村文化,既需要“輸血式”的“送文化”,更需要“造血”式的“創文化”,而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村晚”,正是村民自創文化的有效舉措。

以“村晚”為代表的豐富的鄉村文化生活,展示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凝聚村民和睦相處的人氣,提振村民增收緻富的心氣,引導并激勵他們,在建設美好鄉村的大道中穩步前行。

【來源:中安線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