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我孤獨地為它訓練過很久,失敗摔倒過很多次。如果把重心放在如何赢下比賽的話,我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但是完成 4A 這個動作是我内心最強的動力,是以,我想成功完成這個動作。

—— 日本花滑運動員 羽生結弦

2 月 10 日,北京首都體育館,當羽生結弦踏上北京冬奧會男子單人自由滑的賽場時,似乎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大家都在等待,等待他自由滑第一個難度動作的到來,等待那個已經被提及無數次,但始終沒能在正式比賽中被人征服的阿克塞爾四周跳(4A)。然而,這一次,羽生結弦的挑戰依舊以摔倒告終,期待中的那完美一跳未能上演。那一刻,或許有無數的歎息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響起,但其中蘊含的絕不僅僅是遺憾和心疼,還有更多的敬意。

衛冕冠軍羽生結弦最終排名第四,無緣登上北京冬奧會的領獎台,這枚金牌被美國選手陳巍摘下,他的兩位日本隊友鍵山優真和宇野昌磨分别拿到銀牌和銅牌。盡管全世界都為羽生結弦感到惋惜,但賽後他卻表現得恬靜淡然,“這次 4A 大概是迄今為止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我感覺現在我所能做到的,羽生結弦的最好的 4A ,也就是這個樣子了。當然,我也覺第二次摔倒損失慘重,但同時我也有一種感覺,那次摔倒也是《與天共地》這個故事的一部分,我一邊這樣想着一邊去滑的。我已經發揮出了全部,沒有任何保留,從一開始就馬力全開,4A 也做到了緊緊收緊身體。為了成功跳出 4A ,我挑戰了自己。這是一屆我全力以赴去挑戰,把全部能量都發揮了出來的奧運會。”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過不去的 “ 4A ”

其實對于羽生結弦來說,如何赢得冬奧會花滑男單金牌,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課題,從 2014 的索契到 2018 的平昌,他已經有過兩次成功的經驗。但這一次在北京,在經曆了又一個充滿波折的四年之後,這位花滑世界的傳奇,偏偏選擇在自己的目标中,加入阿克塞爾四周跳這個似乎超越了如今人類身體極限的挑戰。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花樣滑冰項目最有吸引力,也最具難度的動作就是跳躍,選手們在比賽中共有後外點冰、後内點冰、勾手、後外結環、後内結環,以及阿克塞爾跳六種跳躍方式。而在所有的跳躍動作中,難度最大的阿克塞爾跳——這個唯一向前起跳、向後落冰的動作。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衆所周知,四周跳是花滑男單項目參加冬奧會的技術門檻,選手們要在 0.8 米左右的高度和 0.7 秒的滞空時間内,完成 1440 度的旋轉。至于阿克塞爾四周跳,由于起跳和落冰的方向不同,阿克塞爾跳的空中轉體與其他同等周數的跳躍相比其實都多出了半周,也就是說,4A 實際上是要在空中旋轉四周半 1620 度,且與 3A 相比,最高點高了 17 厘米,落冰點遠了 1.1 米。這一動作被公認為是花樣滑冰項目足以挑戰人類極限的、具有史詩級難度的動作,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選手能夠在正式比賽中完成。用羽生結弦的話說,這個動作就像是跳遠運動員在跳出 6 米的同時,還要在過程中轉上四圈半。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其實,在平昌冬奧會實作男子單人滑項目的衛冕後,羽生結弦坦言攻克阿克塞爾四周跳是他繼續職業生涯的唯一動力,阿克賽爾三周跳成功率已經超過九成的他,也被認為是當下最有可能完成這一動作的選手,即便是北京冬奧會男單新科冠軍陳巍,也曾表示 4A 并不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内。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有媒體報道,僅在 2021 年的一月到四月之間,羽生結弦挑戰 4A 的次數就在 1000 次以上,可從未成功過。但去年 12 月的日本花樣滑冰錦标賽,羽生結弦在賽前的公開練習中三次挑戰 4A ,其中一次單足落冰,讓人們更加期待他的北京之行。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花樣滑冰的評分體系中,由于 4A 現階段的不可完成性,國際滑聯并沒有為這一動作賦予合适的分值,其 12.5 的基礎分僅比難度第二的勾手四周跳高出了一分,這意味着 4A 是個成本效益極低的動作。可即便如此,羽生結弦仍舊義無反顧,在短節目失誤,僅列第八的情況下,帶着他的 4A 站上了自由滑的賽場,雖然他最終還是失敗了,但這個失敗的動作仍得到 5 分也是一種認可。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走下神壇,仍是赢家

那麼,羽生結弦為何要如此執拗地将自己的人生與 4A 捆綁在一起?其實對于将花樣滑冰視為自己一生使命的羽生結弦來說,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戰,已然成為了他繼續奮鬥的新動力,即使這意味着他不得不一次次摔倒在冰面,意味着他需要在訓練和編排中對于這個動作給予側重,意味着他不再是曾經那個幾乎不會輸的絕對王者,意味着他需要為此付出奧運會衛冕失利的巨大代價……

做 4A 動作時,我的感覺很不錯。我當時強烈地感覺到,‘啊,這就是四周半的轉速。’ 從這種程度再往落冰發展,可能有點過于危險了,人類也許真的做不到。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屬于我的 4A 應該算是完成了。也許大家不知道,我的右腳是有傷的,說實話,我非常不想把這些說出來,之前一直想着如果能赢得金牌就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總之,就是用了很多手段處理,才勉強能夠站住。在這種情況下我走上冰場,最強烈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跳出 4A,要把自己的所有能量不遺餘力地發揮出來。這次奧運會,我已經挑戰了自己極限,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榮耀。不過,這屆冬奧會我一點都不開心,因為我背負了很多,感覺快爆炸了。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傾盡所有,成敗與否都了無遺憾,當完成比賽的羽生結弦一次次向觀衆緻意,一遍遍向冰面告别時,他的表情中沒有失落,隻有釋然。盡管在冬奧會花滑比賽曆史上,羽生結弦代表人類第一次嘗試完成 4A 沒能成功,但他同樣赢得了人們熱烈的掌聲。

比賽結束後,我的腦子裡有很多很多想法,從節目表演的内容來看,從比賽勝負來說,我今天的發揮是不好的,但從表演内容來說,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那兩個失誤的跳躍,正是因為有了 4A,是以我才演繹出了我的《與天共地》的故事吧。我覺得自己不是湊湊合合地表演到最後,而是好好地徹底用心去滑了,我把所有的心情和整個故事都完全演繹出來了。走下冰場的時候,我把冰貼在臉上了。當時我心裡滿滿都是感恩。這是真的,盡管很不甘心,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也做了正确的努力,把所能想到的都做了,但最終卻沒有獲得回報。但我最終我的内心還是滿滿都是感恩,上天能讓我跳到現在,真的非常感謝了。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一生懸命”,羽生結弦曾用這個意為拼盡一生,用全部力量去做一件事的日本短語,來形容自己對于花滑的态度。盡管最終沒能留下永載史冊的一跳,可羽生結弦挑戰自我的精神依然令人尊敬,而奧林匹克精神的真意,也正是在于每一次的突破自我。

節目結束的時候,我把手舉向天空足足 6 秒鐘,其實這個姿勢寓意着《與天共地》裡的 ‘天’ ,在我心中,這也有着将我的靈魂送上天空的感覺。這個動作與我 9 歲時滑過的《來自俄羅斯的愛》的結束姿勢是一樣的,當時我有一種将自己與小時候的自己重合起來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用一兩句話描述清楚,總之感覺自己被很多情緒包圍。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從那個姿勢結束,到将冰刀收起來,離開冰場,這些都是我所演繹的這個故事的一部分。這個節目融入了我很多的感情,我不但做了自己無悔的事情,也盡量做到了最好,内心還是非常感恩的,還是很感謝自己能滑成這樣。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從索契到平昌,再到如今的北京,羽生結弦連續參加了三屆冬奧會,而每屆冬奧會都帶給了他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

索契冬奧會的時候,我是帶着不甘的心情去争取勝利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是我成長了的地方。平昌冬奧會的時候,我把這種成長全部釋放了出來。這屆是怎樣的呢?也許經過一段時間,我才能看到其中的意義,但現在我隻是覺得,對我而言,這是一屆勇于挑戰、充滿自豪感的奧運會。

作為日本 NTV 電視台的特約記者,都靈冬奧會女單冠軍荒川靜香賽後完成了對羽生結弦的現場采訪,而在總結羽生結弦的奧運謝幕時,荒川靜香如此深情地表示,“為了完成 4A 而心甘情願賭上奧運三連冠的人,我想今後大概不會再有了;在奧運會舞台上想要挑戰 4A 的人,我想如果時代不變的話,可能也不會再有了。此時此刻,我深刻地感受到,羽生結弦向大家展現了一名世界頂級運動員的大家風範。”

超越極限,孤獨且偉大……

2022 年的北京,沒有留下冠軍羽生結弦的故事,卻永遠銘記挑戰者羽生結弦的傳奇。對羽生結弦來說,北京冬奧會或許是他的最後一次奧運之旅,但是對于他的花滑人生來說,這應該不是一個句号。作為一個兒時體弱多病的孩子,羽生結弦為了鍛煉身體走上了滑冰場,随後二十幾年間,花樣滑冰幾乎給了他一切,那麼現在,更加成熟的羽生結弦已經把推動花樣滑冰這項運動的發展,視為了自己終生的使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