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望月
張翎的作品我也隻看過一部,就是著名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原著小說《餘震》。張翎也是因為這部小說被多數讀者所熟知。張翎的文字很平和,然而在這些平和的文字下卻是洶湧的人生。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你總是能在他們的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他們是我們,或者說我們亦是他們。人總是在不斷的做出選擇,有時候幹脆果斷,有時候又會猶猶豫豫,利弊分析,然而無論怎樣的選擇,都帶給了我們不同的人生,倘若生活很好,會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選擇,倘若生活不如意,會悔恨自己的錯誤抉擇。然而人生在做選擇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預知對錯。
望月出場已經是功成名就之人,她有着自己的事業,有着家庭,在很多人眼裡這是幸福的存在,然而孩子已經五歲的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出國,“這些年,也是夠累的。這回出來,隻想歇歇,在這兒念點書,畫幾張畫。旁的事,再說吧。”或許很多人是不了解望月的,即使自己的親姐姐卷簾也對此充滿着氣憤。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當人們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之後,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望月所做出的選擇成為了多數人不了解的選擇,然而這是望月掙紮之後的抉擇。
小說主要講述望月的人生,也通過她的生活将姐妹三人的不同選擇獲得的不同人生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小說沒有那麼刻意的愛恨情仇,更多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望月遠離故鄉,還在漂泊,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她承擔着這個選擇帶來的一切後果。望月離開家鄉,在異國他鄉的生活似乎真的放飛了自我,開始了另一種人生。
紅塵男女似乎就是這麼點事,利益相關,有着些許情愛,但終究變得微不足道。在最開始與顔開平的婚姻總是各取所需。望月需要顔開平背後的資本,顔開平需要望月成就自己的地位。說不上交易,卻也不是純粹的情感。而兒子出生後,都是他人在扶養,母子之間的感情也淡了很多,對于望月的出國,孩子并沒有表現出任何感傷,這也讓身在異國的孫望月更加自在。離開故土,一切都是陌生的,即使在那裡有着熟人的照顧,卻依舊是陌生的地方。故土難離,卻也總有人要另一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