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雄:陪伴媽媽多幸福

去年春節,媽媽在長沙融園賞梅花
今年春節,和媽媽一起過年
媽媽和她的重孫做遊戲
陪伴媽媽多幸福
張效雄
媽媽已經八十七歲了。她以前是個國小校長,退休後從嶽陽搬到了長沙,和父親在一套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住了十多年。十年前父親去世以後,她就根據自己的心情,随意住到我們兄妹中任何一家。
今年過年前,媽媽的心情特别好。她打電話要我們兄妹四家人,都到我新裝修的房子來過年。除了在美國的上海的晚輩兩個小家,因為疫情阻隔回不來,老少四代人十幾口,開開心心在望城區的别墅裡過年。大年初二,我的弟弟和兩個妹妹外去旅遊了,我和太太留下來陪伴媽媽。這幾天裡,媽媽每天都在念叨,這個年過得真好,一大家子團聚,和和美美,說話時流露出快樂的神情。
為了表示她的開心,媽媽總是不停地找我說話,說着重複了無數次的話。我在看書寫作的時候,她會湊過來說;我在廚房裡忙活的時候,她也會湊過來說。有時候,她還會自言自語地說。看着媽媽天真得像孩子般的模樣,我也樂呵呵的。她開心,就讓她多說說吧。有媽媽在一邊唠叨,這是多幸福的事情。
父親在十年前去世以後,媽媽好久都沒有緩過神來,一直處在痛苦回憶之中。不管住在兒女中哪一個家裡,她總要帶上鏡框子裝着的父親遺像,放在她的床頭,似乎是要父親一直陪伴她。她堅持每天記日記。日記寫了什麼,我們是不知道的,興許是在和父親對話吧。我們去上墳,媽媽總要交給我們一個信封,裡面裝着寫給父親的信。信封上的字迹工工整整。我們會在恭恭敬敬地焚化給父親。
為了排遣媽媽的思念,或者說是為了治療媽媽是以而得的抑郁症,我們兄妹和各自的配偶,多次陪同媽媽外去旅遊。我們甚至帶着孫輩陪老人坐遊輪去過日本,開車去過三峽、洪湖。附近的景點,父母生活工作過的好幾個地方,我們不止去過一次兩次。在洪湖景區,由于路面太不平整,妹夫發明了倒拖着媽媽坐輪椅看風景的辦法。小妹妹拍了我和媽媽這樣一張照片,發到網絡上去,居然讓我做了一回網紅。
這十年裡,我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陪伴媽媽,陪她旅遊,陪她玩牌,陪她享受美食,陪她賞花看月,陪她探親訪友,陪她玩手機微信。最多的還是,耐着性子聽她絮絮叨叨講沒完沒了的陳年舊事、故舊親朋。媽媽在我們的陪伴中,終于走出了陰影。我們雖然在慢慢地變老,但在陪伴媽媽的時候,仍舊保留着童年時的感覺。媽媽們在我們的陪伴下,變得像個天真的孩子,變得像個嬌氣的頑童。她的心态,真有一種返老還童的境界。
在我的心裡,一直有個遺憾,陪伴嶽母的時間太少了。去年秋天,嶽母去世以後,我更加感到,陪伴老人的機會,不是誰都會有的。失去了的,就永遠找不回來了。
我的小妹寫過一首詩,題目叫“時光不老,我們不散”。這話太有詩意了。陪伴媽媽,時光總是不會老的。時光在我們的手中,好好掌握吧,陪伴媽媽,多幸福哦。
這就是那張網紅照片
在遊輪上
日本街頭
重回嶽州窯
回到嶽陽老街當年的宅子,現在是保護性建築了
推着坐輪椅的媽媽在大院裡散步,是一種享受
作者張效雄,湖南湘陰人,生長于國營汨羅江農場(現為嶽陽市屈原區),湘潭大學1977級學生。記者出身的作家、文藝評論家。湖南日報社進階編輯、集團原副總經理。代表作:長篇小說《風起》,散文集《尋覓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