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樓道公共區域成了“吸煙室”

作者:九派觀察

□文/攝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傳平

核心提示:本報《聯想科技城A1号樓樓道結冰》一文引發關注,盡管目前電梯已經恢複運作,但該小區多位居民反映,管道跑水原因是有人吸煙忘記關窗,凍爆了消防管線,居民在樓道和走廊吸煙已成常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記者對高新區、龍鳳區和薩爾圖區部分小區走訪後發現,樓道公共區域成了“吸煙室”,高層住宅成了重災區,居民連聲抱怨,物業頭疼不已。

甚至有多個小區将窗戶把手卸掉,但樓道吸煙現象依然難以杜絕。

樓道公共區域成了“吸煙室”

走訪:樓道内吸煙

2月10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聯想科技城A1号樓,此時電梯已經正常運作,地面仍有殘冰。

物業從業人員稱,2月9日水管跑水後,物業迅速派人搶修。當日9時許,一部電梯修好,當日18時左右,4部電梯全部恢複運作。

受訪的數位居民反映,6樓跑水是因為有人開窗吸煙,導緻走廊裡的消防管線被凍爆,開窗吸煙現象長期存在。

記者來到該樓3樓、5樓、6樓、7樓等樓層看到,電梯外的窗台上均放有鐵盒、瓶子,裡面全都是煙頭。

居民王女士說:“每天早上和晚上,走廊裡到處都是吸煙的人,經過時直嗆鼻子。聯想科技城一層有二三十戶,原本通風就不好,這麼多人在走廊抽煙,大夥被迫吸‘二手煙’。”

走訪中記者發現,除了電梯走廊的窗戶,每層樓都有步行樓梯間,且兩側都有窗戶,窗台上和樓道裡,同樣有殘留的煙頭。

采訪中一名保潔員表示,不僅有煙頭,還有痰漬和垃圾。

随後,記者走訪了多個小區,發現窗台上擺放煙灰缸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高層住宅,樓道成了“吸煙區”。

樓道公共區域成了“吸煙室”

居民:沒覺得不妥

2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龍鳳區華溪龍城小區,在2号樓、4号樓樓道發現,多數樓層的窗台上擺放着煙灰缸。

牆面上有大片被烤黃的痕迹,地上有殘留的煙頭等,個别樓層樓道花盆裡全是煙頭。

記者來到4号樓2單元8樓時,恰巧看到一名男子站在窗前吸煙,整個樓道裡彌漫着濃濃的煙味。

男子笑着說:“家裡有小孩,我是被趕出來的,隻能在樓道裡吸。我一般也就吸兩三根,每次都會打開窗戶,吸完煙會把窗戶關上。”

在東城領秀29号樓1單元7樓,兩名男子站在樓道裡吸煙,推開樓梯間的門,就能聞到刺鼻的煙味。

記者上前詢問,兩名男子表示,室内空間小,煙味太大,家裡人受不了,是以他們才會在樓道裡吸煙。

2月9日19時,記者在景程小區22号樓1單元20樓看到,有男子站在樓道裡吸煙,一旁堆放着很多物品。

受訪者稱家裡來了客人,在樓道吸煙,既不影響家人,也不影響鄰居,沒覺得有啥不妥。

物業:存在安全隐患

2月10日上午,記者走訪聯想科技城、香逸名苑、乾和城等小區,發現樓道吸煙現象很普遍,盡管很多高層住宅已将窗戶把手卸掉,但窗台上依舊可以看到煙灰缸和煙頭。

聯想科技城小區的物業從業人員表示,在樓道、電梯吸煙的行為,不光居民反感,物業也不支援。因為樓道是公共區域,在這裡吸煙是不文明的行為,為了避免居民在樓道吸煙,物業将窗戶把手卸掉,但收效不大。

盛景九号小區物業人員稱,很多居民習慣将鞋櫃和不用的物品擺放在樓道裡,居民在樓道吸煙後,如果沒能及時掐滅煙頭,一旦引燃可燃物,後果不堪設想。 2012年,我市釋出《大慶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物業也加大了檢查,但在樓道吸煙現象依然屢禁不止。

華溪龍城小區物業人員稱,煙頭扔在樓道或窗台上,不但加大保潔員的工作量,還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冬季,容易凍壞走廊暖氣,還可能引發火災等事故。樓道堆物和樓道吸煙等情況,他們多次勸說仍有居民不配合。

【來源:大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