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M與X86架構終端特性對比

ARM X86 架構終端特性對比

關鍵字:ARM架構 X86架構 工控主機闆 開發設計 Android(安卓)系統 LINUX WINCE

GOOGLE的Android系統和蘋果的IPAD、IPHONE推出後,ARM架構的電腦系統(特别是在終端方面應用)受到使用者的廣泛支援和追捧,ARM+Android成為IT、通信領域最熱門的話題,衆多晶片廠商紛紛推出具有各種獨特應用功能基于ARM結構開發的産品,近期最新形成的“異構概念”更成為電腦今後發展主要方向。在IT行業推崇了20多年的“成本效益“概念受到根本的動搖和沖擊,“适用的才是最好的”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接受。

我們就ARM架構的系統與X86架構系統的特性進行一個系統分析,友善使用者在選擇系統時進行理性、合理的比價分析。

一、性能:

X86結構的電腦無論如何都比ARM結構的系統在性能方面要快得多、強得多。X86的CPU随便就是1G以上、雙核、四核大行其道,通常使用45nm(甚至更進階)制程的工藝進行生産;而ARM方面:CPU通常是幾百兆,最近才出現1G左右的CPU,制程通常使用不到65nm制程的工藝,可以說在性能和生産工藝方面ARM根本不是X86結構系統的對手。

但ARM的優勢不在于性能強大而在于效率,ARM采用RISC流水線指令集,在完成綜合性工作方面根本就處于劣勢,而在一些任務相對固定的應用場合其優勢就能發揮得淋漓盡緻。

二、擴充能力

X86結構的電腦采用“橋”的方式與擴充裝置(如:硬碟、記憶體等)進行連接配接,而且x86結構的電腦出現了近30年,其配套擴充的裝置種類多、價格也比較便宜,是以x86結構的電腦能很容易進行性能擴充,如增加記憶體、硬碟等。

ARM結構的電腦是通過專用的資料接口使CPU與資料儲存設備進行連接配接,是以ARM的存儲、記憶體等性能擴充難以進行(一般在産品設計時已經定好其記憶體及資料存儲的容量),是以采用ARM結構的系統,一般不考慮擴充。基本奉行“夠用就好”的原則。

三、作業系統的相容性

X86系統由微軟及Intel建構的Wintel聯盟一統天下,壟斷了個人電腦作業系統近30年,形成巨大的使用者群,也深深固化了衆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同時x86系統在硬體和軟體開發方面已經形成統一的标準,幾乎所有x86硬體平台都可以直接使用微軟的視窗系統及現在流行的幾乎所有工具軟體,是以x86系統在相容性方面具有無可比拟的優勢。

ARM系統幾乎都采用Linux的作業系統,而且幾乎所有的硬體系統都要單獨建構自己的系統,與其他系統不能相容,這也導緻其應用軟體不能友善移植,這一點一直嚴重制約了ARM系統的發展和應用。GOOGLE開發了開放式的Android系統後,統一了ARM結構電腦的作業系統,使新推出基于ARM結構的電腦系統有了統一的、開放式的、免費的作業系統,為ARM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援和動力。

四、軟體開發的友善性及可使用工具的多樣性

X86結構的系統推出已經近30年,在此期間,x86電腦經過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使用者的應用、軟體配套、軟體開發工具的配套及相容等工作,已經到達非常成熟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的境界。是以使用X86電腦系統不僅有大量的第三方軟體可供選擇,也有大量的軟體程式設計工具可以幫助您完成您所希望完成的工作。

Arm結構的電腦系統因為硬體性能的制約、作業系統的精簡、以及系統相容等問題的制約,造成Arm結構的電腦系統不可能像X86電腦系統那樣有衆多的程式設計工具和第三方軟體可供選擇及使用,ARM的程式設計語言大多采用C和JAVA。

對這一點的比較,更直接的結論是:基于x86結構電腦系統平台開發軟體比arm結構系統更容易、更簡單、實際成本也更低,同時更容易找到第三方軟體(免去自己開發的時間和成本),而且軟體移植更容易。

從以上對比分析,給了我們的一個很清晰的感覺,ARM和X86結構的電腦根本就無法對比,ARM根本就不是X86電腦的的對手。是的,如果隻考慮上述幾個方面的要數,ARM确實無法與X86電腦競争,甚至連比較的資格都沒有。但是近1、2年,ARM的産品在終端應用特别是手持終端應用飛速發展(如:智能手機、平闆電腦等),其銷售數量已經遠遠超出x86結構的電腦銷售數量,可見ARM是具有其與X86結構電腦不可對比的優勢。

該優勢就是:功耗 . 五、功耗

X86電腦因考慮要适應各種應用的需求,其發展思路是:性能+速度。20多年來x86電腦的速度從原來8088的幾M發展到現在随便就是幾G,而且還是幾核,其速度和性能已經提升了千、萬倍,技術進步使x86電腦成為大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x86電腦發展的方向和模式,使其功耗一直居高不下,一台電腦随便就是幾百瓦,即使是号稱低功耗節能的手提電腦或上網本,也有十幾、二十多瓦的功耗,這與ARM結構的電腦就無法相比。

ARM的設計及發展思路是:滿足某個特殊方面的應用即可,在某一專項領域是最強的,(哪怕在其他方面一無是處),這樣Arm以其不是最強的技術,同樣也不是很進階制程的制造技術,生産出性能不是很強的電腦系統,但在某個專業應用方面則是最好的,特别是在衆多終端應用,尤其在移動終端應用上占有絕對優勢的統治地位,

這個原因就是:功耗。

高功耗導緻了一系列X86系統無法解決的問題出現:系統的續航能力弱、體積無法縮小、穩定性差、對使用環境要求高等問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x86系統與ARM系統是在兩個完全不同領域方面的應用,他們之間根本不存在替換性,在伺服器、工作站以及其他高性能運算等應用方面,是可以不考慮功耗和使用環境等條件時,X86系統占了優絕對優勢;但受功耗、環境等條件制約且工作任務固定的情況下ARM就占有很大的優勢,在手持式移動終端領域,X86的功耗更使他英雄毫無用武之地。

但在很多的

應用終端

領域,現正成為兩大陣營争奪的重點,ARM陣營努力增加其性能和系統(特别是作業系統)的通用性,蠶食x86系統的部分終端應用市場;X86陣營努力降低功耗保住其市場,同時侵入手持移動終端市場。

我們今天讨論的重點就是在兩大陣營都能可以覆寫的終端應用領域進行對比、分析。這類型的應用一定是終端應用,通常有下面幾個特征:

1、系統的工作性質比較固定(如:POS、ATM、車載電腦系統、多媒體廣告播放系統、視訊監控系統,以及衆多的資訊接收、控制系統和專業的工控系統等等);

2、應用環境比較惡劣,如:溫度變化很大,高溫超過40度,低溫達零下20度;多塵、潮濕等;

3、有一定的應用數量,但數量不是很大。

這部分的應用領域傳統上是由X86結構的低功耗工控機(系統)實作的,但近幾年ARM系統的飛速發展,特别是Android作業系統出現後,ARM+Android大有取代x86系統占領(低功耗)終端應用領域的趨勢。我們在考慮這種應用對比時根據ARM和X86的特性對比主要還考慮以下以及因數:

1 、性能:

如果ARM系統的性能能滿足應用需求時,建議盡可能可慮采用ARM結構的産品,否則隻能考慮X86的産品。注意在這裡我們要強調的是:不要講兩個系統的絕對性能進行比較,而是以能否您的應用特點為标準進行分析。

2 、應用數量:

如果您的應用數量太少,您可能根本不值得獨立開發一套應用系統,但如果您的應用數量達到幾百甚至過千時,您是值得考慮自己開發一套新的系統的。因為:Arm的開發成本和制造成本相對比較低,如果有幾百個以上終端應用,應該可以分攤掉開發成本。

如果選用X86結構的系統,根本不應該考慮單獨開發一套專用系統(因為開發成本太高,可能是ARM的10倍),而是在市場上篩選出最接近您需求的産品,以避免高昂的硬體開發成本,和今後的制造成本(如果批次生産的數量不夠,排産成本也會很高)。

3 、作業系統

ARM的作業系統通常是單獨建立一個自己的Linux系統,且系統與系統間不能相容,這嚴重制約了Arm的應用擴充,但Android出現後,系統相容的屏障正逐漸消失,促進了系統以及應用軟體的相容,大大擴大了ARM應用軟體的的數量同時擴大了其應用空間。

4 、功耗以及功耗延伸的系列問題

ARM的優勢是功耗低,其實低功耗還意味着:

1)穩定性高:因為功耗越高電子元器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越差,對低功耗的産品隻要選擇好外圍元件的品質,系統的穩定性不會有太大問題;

2)散熱成本低和可以考慮更小的産品體積:對高功耗的産品不可避免要考慮散熱問題,而散熱裝置(或器件)的存在,有制約了産品的體積,對某些場合的應用構成緻命的制約。但ARM的功耗<1W,完全不用考慮散熱問題。

3)功耗低對供電電源的要求低:幾乎所有電子産品,(在同等條件下)功耗越高對電源的要求越高,電源的成本就越高。

4)功耗低電池的續航時間長,這不作詳盡解釋。

5)功耗低對抗環境傷害的能力強:低功耗産品因為不用考慮散熱,可以将産品密封保護起來,但高功耗産品必須散熱,甚至需要風扇幫助散熱,這樣必然使很多的元件和線路裸露在空氣中,被空氣中的塵埃、濕氣、酸堿物質等腐蝕。

5 、軟體開發成本問題

Arm的作業系統很小(精簡)不可能帶很多工具,通常基于Arm的軟體大多用C或JAVA開發,其成本會比基于X86系統的高。而且對大多數ARM而言,因其作業系統不一樣,軟體業不能在兩個系統中自由互換使用,但一般來說:用C或JAVA編寫的軟體隻需在ARM平台的作業系統中編譯一下就可以移植過去。

但對Android系統開發的軟體,隻要能在某台Arm裝置中運作,就可以在另一台基于同樣系統的裝置中運作。

6 、硬體的開發成本

ARM實際上在CPU晶片中已經整合了幾乎所有功能,幾乎所有線路按原理圖直接拉出就可以了,需要擴充的部分一般不多,是以其開發成本會比較低,通常三五萬就可以了。

但X86的外圍線路很多,需要相當經驗的工程師,而且還有BIOS等設計,是以X86主機闆的設計費用會比較高,通常要二三十萬。

7 、硬體的制造及應用成本

無論Arm或X86主機闆其制造成本都是由元件和加工費構成,通常一片ARM的主機闆價格與一片X86主機闆的價格差不多,但ARM是一片可以獨立使用的産品,但x86主機闆通常還要加上:CPU、記憶體、硬碟甚至還有顯示卡。

另外X86還要配上一個電源,這個電源比ARM得電源要貴很多。

是以:明顯X86在硬體方面的應用成本比ARM高得多。

總結上面對比,X86系統和ARM系統應該是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應用,如果功能單一又受到環境制約的應用,如:POS、ATM、多媒體×××(現已經有ARM+DSP的産品)、車載電腦終端等應用,應該首先考慮ARM方案,ARM方案與X86相比,其功耗和成本占有很大優勢。

相關文章:

基于X86的BM945GSE主機闆介紹;

基于X86的ZHX-D525主機闆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