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标準優勢助攀行業高峰

作者:大河網
标準優勢助攀行業高峰

中大恒源展廳一角。該公司生産的天然色素可用于服裝、食品、藥品等領域。

河南日報記者 盧松 通訊員 韓靜

臨颍的辣椒、西平的甜菜和紅心蘿蔔……這些帶着泥土芬芳的農産品經過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産線,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變成可食用的天然色素。

2月10日,走進位于臨颍縣産業集聚區的中大恒源展廳,五顔六色的巧克力豆、果汁飲料、火腿腸等食品映入眼簾。“我們從植物中提取的純天然色素,不僅是食品、飲料、保健品的原材料,還可用于藥品、化妝品、紡織品等。”中大恒源董事長文雁君說。

20世紀90年代,文雁君去日本考察時,接觸到天然色素領域。回國後,文雁君組建了國内最早的天然色素研究所及科技公司。

作為行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文雁君的創業之路走得異常艱辛。“從裝置、工藝到生産線安裝,沒有現成的經驗借鑒,都靠企業自主研發。”文雁君坦言,也正因為這樣,企業堅定走科技創新之路,每年拿出不低于銷售收入6%的資金持續投入研發。

中大恒源先後與江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辣椒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河南省天然色素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天然色素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省部級高水準技術創新平台,擁有60多項自主核心發明專利。

經過近30年發展,中大恒源已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河南省“瞪羚”企業。“未來,我們還将打造生物技術系統開發、應用技術開發、功效評價平台3個研發中心,積極争取建立生物技術發酵、植物天然色素提取的省級中試基地,促進更多高校實驗室成果轉化落地到企業生産中。”文雁君說。

随着一道道技術難題被攻克,一個個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産品陸續上市,悄然改變着食品行業的理念和品質。如今,中大恒源在湖北、四川、河南等地建有9大原料種植基地30萬畝;産品涵蓋11大類、46個品種,其中栀子黃、姜黃産銷量全國第一,并出口歐美日韓等國家;成為統一、湯臣倍健、歐萊雅、雀巢等100多家國内外知名企業優選供應商。

2003年起,中大恒源積極主導或參與行業标準制定。由中大恒源主導制定的複配食品添加劑行業标準的出台,有效解決了餃子、湯圓容易裂紋的難題。目前,中大恒源主導或參與16項天然色素标準和48個食品安全國家标準的制定工作,通過了15項品質管理等相關體系認證。

中大恒源是亞洲第一家、也是連續5年積極申請栀子黃色素的“JECFA”國際标準的企業。“雖然道路坎坷,但背後有河南大學、青島大學等高校院所科研團隊及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的支援,我堅信一定能實作目标,在國際平台争得更多行業話語權。”文雁君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