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作者:鏡鑒青年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因年事已高,上表請求回遼東老家養老,康熙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尚可喜的辭職報告,還順便拒絕了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代替尚可喜繼續鎮守廣東的請求,诏令平南王盡撤全藩。

消息傳到雲南,吳三桂非常不安。為了保住榮華富貴,吳三桂決定以退為進,主動上奏朝廷請求撤藩,希望康熙能出言挽留,許他像明代沐王府一樣永鎮雲南。

誰料康熙竟然不按套路出牌,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吳三桂的撤藩請求,下旨讓吳三桂撤到山海關之外。

吳三桂聞訊大怒,他當即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而後打着“興明讨虜”的旗号起兵造反。三藩之亂,就此爆發。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吳三桂造反的戰火一燒就是八年,西南半壁江山“老幼死于鋒镝,婦子悉為俘囚,白骨遍野,民無噍類”。如此慘況,讓後世許多人忍不住痛心地想:當初吳三桂若是接受了撤藩,真的搬家去東北,是否既能避免生靈塗炭,自己也能當個富家翁安享晚年呢?

01這個富家翁不好當

富家翁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三國時期,有個很傻很天真的大将軍曹爽,就曾做了個“富家翁”的美夢。當時權臣司馬懿對着洛水胡說八道一堆廢話,曹爽就拱手将兵權交了出來,結果最終不但沒做成富家翁,還被司馬懿以謀反之罪屠滅三族。

曹爽的經曆如此慘烈,吳三桂又不是沒讀過書,哪肯重蹈覆轍。他深知自己多年深耕雲南,在關外早已沒有勢力了,一旦接受撤藩放棄兵權,就如同沒有了爪牙的老虎,隻能任人宰割。

更何況,吳三桂并非沒有妥協過。據《清史稿》記載,順治元年,多爾衮許諾吳三桂的待遇是:“伯若率衆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國雠可報,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

這待遇堪比“裂土封王”,吳三桂心動不已,當即在順治元年四月率衆歸降,而後掉轉槍頭對付明軍,還将逃亡緬甸的永曆帝父子及眷屬25人捉回昆明處死。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然而,吳三桂為清廷立下大功,清廷卻始終提防着吳三桂。順治二年,朝廷就借着“出鎮錦州”的名義,将吳三桂舊部拆分接管,僅留給吳三桂少量親兵,變相奪了吳三桂兵權。

誰料清廷這廂剛處理了吳三桂的問題,那廂“剃發令”就激起了江南百姓的怒火。與此同時,西北地區的抗清義軍也不停地“搞事情”,清王朝無奈之下,隻好又把兵權還給吳三桂,以便讓吳三桂入關平叛。

這之後,清廷明面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讓他在雲南開藩設府,暗地裡卻一直想要削弱吳三桂的權柄。比如康熙二年,朝廷就以雲貴軍事行動已經結束為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将軍印信。

那時的吳三桂,或許還想着忍一時風平浪靜,默默接受了朝廷的安排。哪知清廷一見吳三桂退讓,馬上又“截其用人題補之權,遷除悉歸部選”,奪走了吳三桂的人事任免權。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吳三桂頓時慌了,他借口自己患了目疾,請求解除總管雲貴兩省事務,以此試探朝廷,結果康熙真的讓雲貴兩省督撫聽命于中央,還下旨要求今後“平西藩下逃人,俱歸有司審理,章京不得幹預”,輕輕松松剝奪了吳三桂的司法權。

此時吳三桂的實際待遇,比起當初多爾衮的承諾已然有了巨大的差距。想來吳三桂兵權在手,人還沒離開雲南就已經被各種打壓,若是他真的接受撤藩,下場必将更加凄慘。

02康熙畫的餅

除了個人榮辱,吳三桂還得考慮他麾下衆将的集體利益。朝廷撤藩表面上是康熙與吳三桂之間的博弈,實際上朝廷面對的關甯軍利益集團,吳三桂隻是其中的代言人。

如此一來,哪怕吳三桂個人願意當個富家翁,關甯軍利益集團也不會答應。平西王固然可以在撤藩後當個“吉祥物”,可關甯軍中其他人怎麼辦?衆将舍棄了關外的土地,跟着吳三桂入關,打了多少硬仗,手上又沾了多少血,連弑殺永曆帝的事都幹了,到頭來說撤藩就撤藩,衆将多年打拼,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的“富家翁”并不好當。據文獻資料顯示,吳三桂家族生活奢靡。吳三桂本人曾花費數十萬兩白銀購買歌舞姬,也曾以十四萬兩白銀為故交曾應遴兒子“接風”,若要讓吳三桂舍了權位去當“富家翁”,朝廷該給吳三桂多少俸祿才夠?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事實上,撤藩伊始,康熙曾放出豪言稱,隻要吳三桂撤藩,“百萬俸祿亦無不可”,但這番話很有可能隻是康熙在“畫大餅”,吳三桂若真的撤藩,隻怕生活條件頃刻間就要大幅度下滑了。

據《大清會典則例》載:“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這就是說以吳三桂平西王的工資标準來看,一年也就一萬兩銀子,這點工資對于吳三桂來說太憋屈,對于清廷來說卻是妥妥的“高薪”了,要知道義王孫可望歲俸隻有區區5000兩銀子。

更讓人無語的是,就這5000兩銀子,朝廷還給得不情不願。孫可望死後,他的兒子孫征淇襲封義王,可工資卻被朝廷從5000兩減到了3000兩。

幾個月後,孫征淇又去世了,他的弟弟孫征淳本想承襲義王,結果卻被朝廷降為慕義公,俸祿也降到了700兩。

到了孫可望孫子這輩,朝廷直接把孫宏相降成一等輕車都尉,工資也變成了235兩銀子。

若是吳三桂接受撤藩,能夠安享晚年嗎?

但這也算是朝廷“天恩浩蕩”了,乾隆三十六年,清廷索性徹底過河拆橋,下令“孫可望子孫所有世職,嗣後不必承襲”,從此孫可望家族就漸漸退出了政治舞台。

孫可望家族的遭遇,猶如吳三桂家族的影子。同為降将,朝廷防備吳三桂還來不及,又怎能給吳三桂百萬俸祿。原本康熙想要撤藩的原因之一,就是三藩開銷太大,“緻使清朝财賦半耗費于三藩”,若是撤藩後還是要朝廷每年花費百萬俸祿供養吳三桂,那康熙豈不是成了“慈善家”。

正因如此,吳三桂想要撤藩後當富家翁不現實,或許即便他接受撤藩,也難保平安。他最好的出路,反倒是在朝廷懷疑他擁兵自重可能謀反時,真的具有謀反的實力和膽量。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參考資料:《清史稿》、《吳三桂全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