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這幾天裡,不管線上還是線下,無論家長群還是朋友圈,人們都在津津樂道“别人家的孩子”谷愛淩。

特别是一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看到鋪天蓋地關于谷愛淩如何優秀的報道,經她這麼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刺激,怎麼看自家的孩子都不順眼。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有些家長更是坐不住,對自家孩子一副“怒其不争”,劈頭蓋臉就是一通數落:你看看人家多自律、優秀,論學業論競技,哪一樣不是人中龍鳳?更可貴的是人家還那麼努力那麼拼。再看看你,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看到就來氣。

天底下所有父母,幾乎沒有一個不想要一個谷愛淩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心情可以了解,但做法絕對不可以接受。要知道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奮力托舉的父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谷愛淩的家庭教育,相信家長們就能了解孩子脫口而出的“别跟我提谷愛淩,您先向她媽媽學習!”

身教重于言傳

每一個優秀、脫穎而出的孩子,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大多數來自後天培養,包括谷愛淩也一樣。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很多孩子都有過學彈鋼琴的經曆,如今回憶起曾經的過去,是美好的還是痛苦不堪的呢?

而我在琴行裡屢屢遇到家長在大庭廣衆之下動手打孩子,隻是因為孩子練琴的時間沒有達到家長預期的要求,或者孩子不夠認真、專注。

家長袖手旁觀地坐在孩子身旁當直升飛機,全程沒有任何死角的當監控器,并且嘴巴還叨叨叨個不停,隻要孩子沒按植入的程式做到位,家長就不由分說來一通征服武力。

再看看谷愛淩的學彈鋼琴經曆,四歲開始練琴的她毫不例外地和所有學琴的孩子一樣,對每天長達幾十分鐘負重、枯燥的練琴産生抗拒心理。

外婆并沒有對谷愛淩說不想練了的言行做任何評價、說教、制止,而是溫柔地說:“愛淩,讓外婆來彈一首試試看看。”

于是,外婆優雅地坐下,認真地調好座位,然後很投入很認真地一邊彈一邊唱,那種很享受的氛圍,讓小小的谷愛淩充滿好奇,也讓她有種想表現的欲望。就這樣良好的感覺,帶給谷愛淩的是對美好的向往,于是主動要求再試試。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谷愛淩出生于書香世家,無論爸爸的原生家庭,還是媽媽的原生家庭,都是深谙教育的進階知識分子、大學教授。爸爸畢業于哈佛大學,爺爺是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教授。

這樣的家庭帶給她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家庭能給予的,更不是所有家庭有她父母那樣的能力,能積極引導她一路向陽。

在孩子遇到挑戰想退縮,嘗試失敗要放棄的時候,不管是父母,還是祖輩給予她的隻有無條件的愛、包容、鼓勵與肯定。她不需要為父母而活,更無需為自己的前程打拼,而隻要做當下的自己,享受自己的熱愛。

了解她的成長背景後,很多家長不再是要求孩子向她學習,而是主動自覺地向她的父母、祖輩學習,從她的家庭教育中吸引經驗,學會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培養興趣

谷愛淩的所謂滑雪天賦,更多的是她的家庭環境、教育帶給她耳濡目染影響的結果。

她的外公曾經是北京大學足球隊的主力,除了擅長詩,琴,繪畫,遊泳外,還酷愛滑冰和滑雪;她的媽媽大學畢業于北京大學,曾經是北京大學短道速滑隊隊員以及滑雪教練。

媽媽把3歲的谷愛淩帶到滑雪場,并沒有強迫她學滑雪,隻是帶着她玩樂打鬧,然後放手讓谷愛淩自己從中尋找樂趣,玩着玩着就喜歡上了滑雪。

媽媽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是以就經常帶着女兒去滑雪,沒有刻意要培養興趣,而是讓她在環境熏陶中自己産生興趣。

應試教育早已成為過去,素質教育的到來,讓很多孩子有了培養興趣的機會。可是,在很多奔波興趣班的孩子看來,所謂的興趣課,都是家長逼着去上的。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不少家長讓孩子去學一門興趣、愛好前,都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就急吼吼地繳費。這種興趣課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家長的心願,或者是自以為很了解孩子,而強迫孩子學習。最終的結果,往往就是半途而廢。

鼓勵和肯定

教育專家常說:“但凡那些容易成功的孩子,往往都是得到鼓勵和肯定越多的孩子。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也知道鼓勵和肯定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但并不懂得如何正确肯定和鼓勵。

記得很多家長在肯定孩子的時候,都有這麼一句口頭禅:你太棒了!你太優秀了!難怪孩子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不如意!

真正懂得鼓勵和肯定的家長,不僅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行為,還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身份。比如要肯定孩子幫助做家務,可以這樣說:媽媽看到你認真做家務的樣子真美,把家裡收拾得幹幹淨淨,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這樣的肯定的好處就是,孩子每每想到自己是個“有責任心的人”,看到家裡需要收拾的時候,就會很自覺主動地動手做。

每個人都有積極上進的一面,如果家長能及時又準确地給予孩子正向的感覺,那麼,孩子的回報機制就是良性的,自我建設性的。反之,如果孩子給予孩子負向的或削弱的,比如你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沒有責任心而懶得去做。

一句泛泛而談的“棒”或“優秀”,很容易培養出眼高手低的孩子,因為孩子的關注點不在行為上,而是在家長賦予的“高帽子”上,他們以為自己很棒很優秀,不需要表現到具體行為上。

谷媽媽經常對女兒說的一句話:“你隻要有一點進步就好,你隻要做自己,不必和别人去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好。”

谷愛淩的家庭教育,打臉衆多家長:她父母所做的,你3點都做不到

在谷媽媽看到女兒動作失誤沒有得到理想分數時,她所表現出來的并沒有焦慮不安,緊張沖動,更沒有責備孩子,而是第一時間擁抱女兒并肯定和鼓勵:“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因為你是一個熱愛滑雪的人,隻要做到享受其過程,結果并不是很重要。”

看到谷愛淩的家庭教育中以上3點,還有家長會要求孩子怎麼做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終身不退休的老師,要想孩子優秀,其實隻要自己做到足夠優秀,因為父母是孩子的陪伴者、領路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