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新冠确診者單日破千,急症室已“嚴重超出負荷”

作者:财經雜志
在過去兩周内,香港至少有過千名确診者的感染源頭不明。其中,僅2月8日的625名确診者中,就有500多人的感染源頭不明
香港新冠确診者單日破千,急症室已“嚴重超出負荷”

因部分公司要求核酸檢測證明,香港多個地區的臨時檢測站均有市民排隊進行檢測。圖為春節期間香港新界地區一檢測站外排隊的市民。《财經》記者 焦建/攝

文|《财經》特派香港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新春假期前後,中國香港特區始于1月初的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傳播進入逐日加速狀态。當地确診感染者病例數字從幾十發展到數百上千,時間不足兩周。

據香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2月9日确診資料顯示:香港新增1161名确診病例(另有約800名初步确診者),其中1153名為本地感染者,創下兩年以來單日确診者數字新高。

據多位當地傳染病專家分析:出現該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确診者感染的是傳播力極強的Omicron(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株。此外,新春假期香港多個家庭拜年走訪活動增加,也使得疫情傳播呈現跨區域、“多點開花”等特點。

此外,香港醫管局相關人士亦稱:由于确診個案急增,各區急症室已嚴重超出負荷,隔離病房和病床的使用率已達九成,達飽和狀态。呼籲初步陽性者勿到急症室。此外,部分病人或需等數日才可入院,希望市民諒解。

由于隔離設施接近飽和,香港自2月8日起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同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近日新冠疫情确診個案數字“驚心動魄”。特區政府不會左搖右擺,堅持“動态清零”是最符合香港的情況。

多條隐形傳播鍊

在分析近日香港的疫情傳播趨勢時,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近日表示:确診個案涉及多個家庭群組,不少群組涉及十多二十人,都是在農曆新年前後有聚會而造成一家人确診。

此外,近期的一些其他确診者則涉及較多家庭主婦、長者和退休人士,大多沒有關聯,但去過商場和街市等。

另據相關統計顯示:在過去兩周内,香港至少有過千名确診者的感染源頭不明。其中,僅2月8日的625名确診者中,就有500多人的感染源頭不明。

有專家是以分析稱:香港社群内目前至少存在30條以上的隐形傳播鍊。

在難以進行全民檢測的前提下,目前香港采取的截斷疫情的手段包括對部分地區進行強制檢測,并在春節後輔之以大量派發快速檢測包以利于市民自檢。

此外,《财經》記者亦在多個地區的臨時檢測站看到了大量排隊的市民。“春節後要複工,因住所附近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需要開檢測證明,才發現幾乎所有的臨時檢測站都在排隊。”一位香港市民稱,“最近确診數字飙升,甯願排隊數小時也要檢測,小心為上。”

在目前的疫情發展态勢下,香港确診者數字何時見頂仍難斷言。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一研究團隊通過模型推算的結果顯示: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可能令約25萬人感染,料本月底或下月達至高峰。直至第三針疫苗接種率達一定水準,确診者數字才會逐漸回落。

在确診者數字每隔幾天翻一番猛增後,香港的醫療體系亦迎來嚴峻挑戰。随着公立醫院治療及隔離設施逐漸飽和,如何保住醫療體系不“爆煲”,是香港抗疫措施的核心關注點之一。

随着确診人數增長速度驚人,醫管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在接收病人時需考慮病情、病曆、年齡、治理能力等,有些人可能需等“好幾日”才能入院,大部分患者無病征或病征輕微,冀他們在家耐心等候。醫管局會主動聯絡等待入院者,透過相關服務優先接觸等候較久者。呼籲市民如有病征或情況輕微,向私家醫院或家庭醫生求醫。

此外,為加快病人出院,該局亦已修改出院條件,如患者沒出現相關病征,便毋須等10日,可回家自我監察14日。

香港特區政府抗疫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表示:若目前(确診者數字)升勢持續,相信醫管局、竹篙灣、亞博等設施很快飽和,為保持醫院服務“完好”,須隻接收重症或有風險因素的确診個案,并應放寬讓CT值30(病毒量低)及抗體水準上升的病人出院。

力推“疫苗通行證”

在沒有條件采取封城等手段以徹底斬斷疫情傳播鍊的防控現狀下,香港目前的疫情防控特點是盡量加快檢測及保住醫療系統,為提高疫苗接種率盡可能争取更多的時間。

由于隔離設施接近飽和,香港特區政府自2月8日起正式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其含義是新冠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不必送往隔離檢疫中心,改為接受分别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竹篙灣檢疫中心改為社群隔離設施,負責隔離無病征或病征輕微的患者。

同日,針對香港社會近期内出現的一些“與病毒共存”的聲音,林鄭月娥表示:有人指“動态清零”涉及龐大經濟及社會代價。但到目前為止,港府仍堅持“動态清零”,人命、健康及香港的醫療系統不緻崩潰,更符合香港公衆利益。希望用好這段時間,提升疫苗接種率,避免為醫療系統帶來無法負荷的壓力。

受制于采樣員、化驗員和儀器的短缺,香港目前已經無法大規模增加檢測能力。是以,香港方面已請求廣東省提供人力或資源。

重設的“火眼實驗室”預料本月内可建成,使得香港每日的單管檢測量由20萬增至30萬。

在疫苗接種方面:自2021年初開展疫苗接種計劃以來,香港年長人士的疫苗接種率仍較低,尚未建立足夠的疫苗屏障。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香港合資格人士的疫苗接種率已超過80%,但老人的接種率仍偏低。香港80歲以上老人接種率僅約32.5%,70歲至80歲老人的接種率為66.1%。

按照香港目前的新公布的抗疫措施:自2月24日起,将疫苗氣泡改名為“疫苗通行證”,并會擴大适用範圍,日後市民進入各個指定地點均需使用安心出行以及已接種一劑疫苗。擴大受599F章限制的表列處所,在原有的17項以外,再加入宗教場所、商場、百貨公司、街市(或市集)、發型及理發屋合共6個處所,自2月24日起,這些場所市民必須使用“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入。

該“疫苗通行證”将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本月24日起,12歲或以上要進入清單處所,至少接種一針疫苗;第二階段從4月底開始,要求所有18歲以上人士必須至少接種兩針。

一系列相關措施因涉及就業及把商場等私有場所納入疫苗通行證範疇,是以被視作是香港抗疫兩年以來政府所出台的最為嚴格的防控手段。

例如,為加強相關措施的執行,林鄭月娥亦指出:會修訂勞工法例,如雇員拒絕接種疫苗、因未能滿足疫苗通行證規定上班而被解雇,将不會視為不合了解雇。如果因圍封強檢無法上班,衛生署會為接受強檢人士發出檢疫令或醫務證明,雇員可獲病假;如有雇主因雇員接受強檢或圍封檢疫而無法上班而将其解雇,将會構成“不合了解雇”。

在疫情傳播形勢仍難以受控的當下,支援相關政策的人士則指出應盡快執行,縮短等待期,以免确診者數字短期内真正出現幾何級增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