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作者:夜鷹暢雜談

抗戰時期,日軍不僅訓練有素,擅長近距離拼刺和精準射擊,而且武器裝備精良,坦克、飛機和各種型号的火炮均裝備到了一線部隊,是以日軍的火力異常猛烈,往往給裝備簡陋、武器低劣的我軍部隊造成重大傷亡。撇開日軍的輕武器先不說,單論雙方的炮兵實力,那簡直是天壤之别,就沒在一個水準上,就相當于裝備重武器的人民解放軍與隻有輕武器的武警部隊之間的這種巨大差距。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在1937年8月13日至同年11月12日的淞滬會戰中,對于日軍炮火的威力,我軍就曾深有體會。當時,國軍副旅長郭汝瑰曾将全旅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企圖與日軍進行一場炮戰,未料,剛開炮還不到5分鐘,日軍的炮彈就像雨點一樣呼嘯飛來,頃刻間就将我軍的炮兵陣地殲滅了。這種恐怖的炮火力度和密度,讓郭汝瑰膽戰心驚,也讓國軍戰士感到恐怖至極。可以說,在長管火炮方面,我軍在當時是敵不過日軍的,但是我軍還有一樣殺手锏—82毫米炮擊炮。可以這麼說,在1944年之前,82毫米迫擊炮是中國軍隊抗戰的最重要曲射步兵炮之一。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82毫米迫擊炮,是由南京金陵兵工廠以法國布朗德的1930年式81毫米迫擊炮為基準和參照,于民國20年(1931年)研制而成,當時将其命名為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簡稱82毫米迫擊炮。82毫米迫擊炮初速為每秒196米,射速可高達每分鐘20發,最大射程2850米。全炮總重量為69公斤,可以拆卸成三個部分,最重的部分隻有30公斤。之是以說,82毫米迫擊炮是抗戰時最重要的曲射步兵炮,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第一,性能優越,操作簡便。82毫米迫擊炮無論是在初速、射速,還是射程上,均高于日本的94式毫米迫擊炮和97式81毫米迫擊炮。日軍的94式毫米炮擊炮總重超過150公斤,一般步兵是無法攜帶的,隻能以騾馬或汽車運輸,雖然其口徑比82毫米迫擊炮略大,但是威力卻不及82毫米迫擊炮。而我軍82毫米迫擊炮直接拆卸成三個部分後,三名士兵就可輕松扛走,待需用時,再以極快的速度裝配好直接使用。直到戰争中期,日軍才研發出了新一代97式毫米迫擊炮,将其取代。但是大陸也不甘落後,82毫米迫擊炮幾經更新,在炮箍、炮尾和底闆等方面都有很大改進,性能進一步提升,超過了日軍的97式毫米迫擊炮。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第二機動性超強,可以随時随地打擊敵人。日軍的迫擊炮不及我軍,而其山炮、步兵炮重量太大,不好運輸,就算勉強運到陣地了,還不能馬上投入戰場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部署。相反,82毫米迫擊炮架炮發射前,隻需要先找一塊平地,用力将底闆砸進土裡即可,打完幾炮就可以随意扛着炮轉移陣地,再尋機打擊敵人。有人說,日軍不是還有擲彈筒嗎?是的,但是日軍大正十年的擲彈筒射程僅有100多米,89式擲彈筒也不過500餘米,而我軍82毫米迫擊炮可以打到2850米,完全可以碾壓對手。這樣較量的結果就是,在日軍的山炮、步兵炮部署就位之前,我軍的迫擊炮可以肆意尋機打擊敵人。即使日軍的炮兵陣地部署完畢,向我軍發炮還擊,我軍也可以實施機動轉移,以遊擊戰術伺機打擊敵人。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第三,裝備數量優勢。由于82毫米迫擊炮大陸可以自行量産,是以當然是多多益善。據統計,從1932至1945年,共計大約有5600多門82毫米迫擊炮出廠,被陸續裝備到各個部隊。國民黨的嫡系部隊,基本上每個營都有一個82毫米迫擊炮排,配備2門迫擊炮,每個團還有直屬的一個迫擊炮連,配備6門82毫米迫擊炮。其他地方部隊也有相當數量的82毫米迫擊炮。抗戰時期,我軍一共有兩大殺倭利器,一件就是捷克式輕機槍,另一件當屬82毫米迫擊炮。一旦捷克式輕機槍被日軍火力壓制,82毫米迫擊炮就會大顯身手,将日軍的火力點打掉。在十四年抗戰中,有相當一部分日軍是被82毫米迫擊炮擊斃或擊傷的。整個抗戰的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迫擊炮都毫無意外的參與了,至于小型戰鬥38931次中,大部分也有迫擊炮的影子,是以迫擊炮可謂殺倭第一利器。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1943年11月23日,日軍第109聯隊聯隊長布上照一少将,率部殺入了常德西北的重要外圍據點沙巷北側地區,随後遭到了一個營的中國守軍的頑強阻擊,日軍先後發起了數次沖鋒,均被擊潰。見久攻不下,布上照一便在露天召開作戰會議,研究進攻方案。恰在這時,這一幕正好被我軍一個迫擊炮班發現,他們遂攜帶一門82毫米迫擊炮,悄悄潛伏至其附近。乘其不備,開了一炮,當場就炸死了布上照一少将和作戰參謀田原弘夫中尉。關于此次襲擊事件,日本戰後編撰的《昭和十七、十八年的中國派遣軍》一書中這樣寫道:敵迫擊炮彈直接命中聯隊長坐騎,布上聯隊長和聯隊負責作戰人員田原弘夫中尉死亡。

民國20年式82毫米迫擊炮:抗日大殺器,數萬日軍被其擊斃

在1944年的衡陽戰役中,日軍120聯隊屢次進犯我軍陣地,均被擊退,聯隊長志摩源吉中将心急火燎,親臨一線督戰。不料被我軍迫擊炮部隊發現,遂連發數炮,當場就将志摩源吉炸成了肉泥。從這一點上來說,82毫米迫擊炮無愧其“抗日大殺器”的光榮稱号,死在它手下的日軍至少數萬。除了82毫米迫擊炮之外,這一時期我軍還裝備有60毫米迫擊炮,也是一種抗倭利器,這裡就不詳細描寫了。總之,這兩大迫擊炮可謂是抗戰時期我軍最重要的炮兵火力支援,他們也算是抗日的功臣和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