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絕。
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
老來舊事無人說。
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别。

謝軍 攝
虎年新春,天降瑞雪,大地銀裝素裹,梅花傲雪綻放,攝影人賞梅拍梅,滿心歡喜。小編從大六安攝影微信群、QQ群精選部分作品,配以古詩詞編發,請您欣賞品味。
唐興菊 攝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傅先治 攝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金成甫 攝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程靜 攝
《梅花絕句》
宋•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張麗仙 攝
《憶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劉東升 攝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黃柏林 攝
《雜詩(之一)》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朱成志 攝
《早梅》
唐•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李玉霞 攝
《墨梅》
明•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沈華章 攝
宋•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隻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餘菊 攝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隻留清氣滿乾坤。
張甯 攝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呂躍 攝
《梅》
宋•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隻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劉影 攝
《楊柳枝詞》
唐•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劉華夷 攝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潘相君 攝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邵剛 攝
《紅梅》
宋•蘇轼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黎愛萍 攝
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餘雪霜态,未肯十分紅。
馮克善 攝
《次韻中玉早梅》
宋•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遊蜂聖得知。
丁敏 攝
《長相思令·煙霏霏》
吳淑姬 〔宋代〕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陳珈 攝
《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郭立美 攝
詠 梅
宋·陸遊
驿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本公衆号圖文來自《大六安攝影》微信、QQ交流群,同步在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網易等主流平台釋出,版權屬于原作者,媒體刊用和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自媒體轉發請征得作者許可。歡迎影友把精彩作品發到大六安攝影微信群、qq群交流或727458859qq郵箱,為防止盜圖侵權,不要發大圖,更不要發原圖,長邊1200左右即可(不要打水印、題字),小編不定期從中選發,向外界展示推薦優秀攝影師作品,新手、積極轉發評論的優先選用。
2022年每月評出一件優秀作品,給予100元現金購物卡(蜂狂購)獎勵,每季度從首發原創作品中評出二件優秀作品,分别獎勵“福天歌”東橋鹹鵝一隻,期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