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作者:王偉影視歌曲由藝術家主持

全網如今鋪天蓋地都在分享谷愛淩的成長故事,學習她媽媽的成功經驗,說的好像學會了方法就真能複制一樣。

我跟老笨也在讨論,我說先不談谷愛淩,她的媽媽谷燕在我心中就已經不是肉體凡胎了。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北大化學系的大學和研究所學生,還能兼職滑雪教練,到了斯坦福一個大劈叉,直接跳到了商學院,這種能文能武的頂級學霸,跟咱們簡直都不像一個物種。

不承認真不行: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别,有時比人與豬都大。

漫畫中超級英雄的成長之路有一條規律 :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這完全就是在影射真實的人生啊,牛人靠世襲,普通人隻能指望基因突變。

比如有的家庭父母普普通通,家裡毫無學習氛圍,但突然就出了個學霸兒子。

而牛者也未必恒牛,畢竟還有一個詞叫“均值回歸”,意思是基因會相對的公平,北大父母生出個學習倒數第一的孩子也是有可能的,這樣才能保證人類曆史長河裡,金字塔尖不會永遠被固定的那一波姓氏永久壟斷。

但起碼在谷愛淩身上,我是沒看出半點均值回歸。而大聖,迄今我也沒看出有什麼逆襲的苗頭。我上學那會兒的缺點,他一個不落全繼承了。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抱着欣賞的态度去看這對母女就好,焦慮和内卷就大可不必,谷愛淩這樣的孩子,也不是靠卷就能卷出來的。

就像我在前天的文章比起谷愛淩奪冠,她和母親的雙向奔赴更打動我裡提到的,要是真把養孩子當投資基金,不知道多少父母得走上天台。

我在大聖身上的花費,至少能買一輛配置還行的BBA了,能上的興趣班,我們基本一個不落全上過。

3-6歲多做做加法,看看孩子興趣點在哪裡。6歲之後開始做減法,找到孩子擅長的一項或幾項,重點培養。這思路是沒錯的。

但我面臨的不是做減法的問題,是直接清空購物車,他沒有展示出對任何一個興趣班的興趣。

強扭的瓜不甜,不放棄那等待我們的就是血淚史。血淚也不一定換來成功,可能就隻是單純的血淚。我家隔壁孩子學了一年多鋼琴,至今還停留在小湯1的水準。

80%的學霸都是天注定,剩下的20%靠爹媽拼命。

而且時代變了,放在當下的學習環境裡,單純的拼命已經不行,你自己起碼得985以上才能跟孩子把命拼到點子上。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不然他的功課你不會,拎着棍子一通打完了,面對練習題還是大眼瞪小眼。

我覺得谷愛淩媽媽怎麼培養孩子學習的經驗,你們真的聽聽就算。女兒遺傳了爹媽的優質基因,想不優秀都很難。

牛娃放哪裡都不差,普娃用了人家的方法也逆襲不了。

谷燕身上真正能被大衆吸收借鑒的東西是什麼?是她能給孩子一個寬松民主的環境,尊重孩子的選擇,跟孩子建立雙向奔赴的親密關系,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谷愛淩身上最難得的并不是她頭頂的光環,而是不被盛名負累,依舊有陽光燦爛的笑容,有多少成功人士因為童年壓力太大而抑郁纏身?

谷愛淩比賽第二跳時跟排名第一的法國選手分數還有不小差距,母親沒逼女兒非要做到最好,反而覺得1440,拿個銀牌已經很好。

倒是谷愛淩自己想向高難度發起沖擊,而谷燕聽後,也沒有按自己的意願說服女兒,而是輕松自然地說:OK,這是你的比賽,好好享受它。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韓寒曾有句名言: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制。這句話放在教育裡,再合适不過。大部分父母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太多。

為人父母,要先清楚教育不是萬能的,它的邊界在哪裡。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有些是教育能做到的,而且必須通過教育才能做到。

比如教養。大聖從小到大都是周圍人口中的天使寶寶,出門從來不鬧,待人有禮貌,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從來不拿。

再比如獨立,我會讓大聖自己去興趣班上課,倒垃圾,洗衣服,自我管理完成幼稚園布置的作業,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還有愛的能力。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吸收到愛,才能把愛回報給世界。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的優秀,但普娃可以擁有谷愛淩的同款幸福感——如果他們的父母想給他們。

可惜大部分的父母并不想。

因為牛娃和父母的目标是一緻的——通過不斷克服困難取得更大成功,而普娃不是。

你會發現,普娃的幸福就是躺平,這與他們父母的願望背道而馳。是以他們一旦躺平了,他們的父母就無法淡定。

水木上看了一個十大貼。

一個媽媽說,他們家孩子剛6歲,已經學會全方位躺平,大人給報的興趣班班,都不想去,說自己隻想做個普通人,不想變厲害,叫大人不要逼他。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媽媽說,一歲的時候報了早教和遊泳,孩子就非常抵觸,不過被哄着或者被強制着也都去了。

三歲的時候上體能課,每次都是哭,也堅持下來了。孩子喜歡提足球,也報了足球班,開始不願意進課堂,被爸爸一腳踹了進去,現在踢的挺開心的,本來想再給他報一個班,結果孩子就崩潰了。

家長很委屈,認為家裡已經非常尊重孩子選擇,也沒有給孩子壓力,隻是覺得報班學東西比較專業,也了解不了為什麼這麼小就有了消極的情緒。

留言區但凡勸這位媽媽的,全被客客氣氣怼回去了,意思很簡單,自己是為孩子好,不逼孩子一把,将來萬一碌碌無為了,你們替我養他嗎?

我在這個文章裡簡直就像看到了大聖:幹啥啥不行,躺平第一名。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倔強?不服輸?這種事在他身上從來不存在。他最擅長的是兩手一攤:我氣餒了。

他的邏輯很簡單:人生既然有簡單模式,為啥一定要選擇困難的呢?

我媽愛摁着他算加減法,有一次想用激将法:笨蛋才算不出這麼簡單的題。大聖立馬愉快承認:我不會!我就是笨蛋!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他以前身體協調性太差,見到兇一點的大孩子就害怕,我就給他報了家門口的拳擊班。結果節節課劃水,教練也不好意思管太嚴。有一次我急了,回家摁着他做了一百個立卧撐。

他也急了,嗷嗷哭,哭喊着再也不跟我做好朋友了。

事後我們和好,我說你要是我仇人的孩子,我才不要管你,我就天天給你喂零食讓你變成大胖子,讓你光打遊戲,把眼睛打壞,讓你又無知又驕橫,十八歲成人後趕出家門,你到時候連撿垃圾都不會。

他聽完兩眼放光,好像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職業出路:我會撿垃圾!

這世界有天生的牛娃,就有天生的鹹魚。你強行掰他,也隻是得到了一條不幸福的鹹魚而已。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而且鹹魚個個都是哲學家,深谙老莊那一套。

對待這樣的孩子,你必須比他更懶,更先躺平。

他起不來床,不要催,不要啰嗦。讓他遲到吃不上飯被老師批判,時間久了他自己就能監督自己了。

不要跟牛娃比較,降低期待,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慢慢發掘優點。

要說優點,大聖最大的優點就是共情能力特别強,總能敏銳察覺到别人情緒的微妙變化,而且嘴巴特别甜。

我無論搞什麼造型,他都會第一時間獻上彩虹屁:媽媽,你這個嘴唇的顔色好美啊!媽媽,你這件裙子好漂亮啊,上面還是金色的花紋呢!媽媽,你的眼影上有小亮片,可太好看了!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

每當娃爹犯愁兒子将來能幹啥的時候,我就安慰他:我看咱兒子起碼是個當櫃哥的好苗子,他一開口,我的錢包就捂不住。

畢竟,生命總能自己找到出口。

普娃學不來谷愛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