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作者:空門使者

提到最常見的一種鳥類,麻雀一定榜上有名,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間,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而且根據資料顯示,大陸野生麻雀的數量,甚至多達10億隻以上,那麼,既然大陸麻雀這麼多,為何卻有人說,它們差一點就在大陸絕迹了呢?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60年前,中國本土麻雀差點滅絕,是真的嗎?

這需要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說起。新中國成立之後,在各行各業逐漸有序開展的同時,先要讓大家都吃飽飯,于是,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産運動,也都搞得有模有樣。

我們都知道,很多動物都會偷吃農作物,對農業生産有一定的危害,于是,1955年,當不斷有大量群衆反映,因為麻雀太多,導緻辛苦種植的莊稼被大規模禍害的時候,一場轟轟烈烈的“滅四害運動”也随之展開。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這裡的“四害”主要是老虎、蒼蠅、蚊子和麻雀,因為是官方組織号召的活動,而且麻雀也的确會偷吃莊稼,是以,人們也都紛紛開始對麻雀進行大規模的撲殺行動,甚至一些省份還互相比拼,争取第一個實作境内無麻雀的成績。

拿大陸陝西來說,在當時,就曾經定下目标,要在1956年年底之前,将陝西境内的說有麻雀都全部消滅掉,讓陝西境内,再也看不到一隻麻雀。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如此大規模的圍剿,自然麻雀的數量也随之銳減,一直到1958年的時候,大陸本土麻雀已經所剩不多了,可以說中國麻雀在當時,已經到了瀕臨絕迹的地步,根據資料來看,僅僅1958年,全國就殺死了2.1億隻的麻雀,而且人們撲殺麻雀的熱情也始終高漲,眼看着麻雀越來越少,也讓不少鳥類學家感到擔憂。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1960年,這個時候,大量的鳥類學家都表示,撲殺麻雀是很愚蠢的行為,因為麻雀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各種害蟲,而因為麻雀在大陸快要絕迹了,這也導緻麻雀消失後,農作物的産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還降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低值。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于是,麻雀終于“平冤昭雪”,不再成為人們的撲殺對象,但是這個時候,大陸境内的麻雀卻已經瀕危了,是以,為了讓大陸境内的麻雀種群重新恢複,隻能從前蘇聯購買了上百萬隻的麻雀,将它們投放到野外。

幸運的是,麻雀是一種生命力很頑強的動物,而且繁殖能力也很強,于是,經過了60年的繁衍生息,大陸目前的麻雀數量,才會又達到了10億隻以上。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那麼,既然野外麻雀這麼多,為何卻看不到麻雀的屍體呢?

可以說,在戶外,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大群的麻雀在地上覓食,然後等到有人靠近的時候,就非常警覺地成群飛起,但是,盡管麻雀這麼多,麻雀的遺骸卻是非常罕見的,那麼,難道是因為麻雀非常長壽嗎?

答案當然不是,在野外環境下,麻雀的平均壽命大概在5-10年左右,不過,這是很樂觀的情況,因為麻雀盡管很普遍,但是,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天敵也非常多,這也就導緻大部分的麻雀,事實上隻有1-3年左右的壽命。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可以說,基本上食肉動物,或者是很多雜食性的動物,都是麻雀的天敵,甚至是城市中的流浪貓,也是麻雀的主要天敵,這也就意味着,在城市中,看不到麻雀的屍體,是因為它們普遍都是“非正常死亡”的,都是被獵殺吃掉了。

而在野外山林之中,由于麻雀分散開範圍很大,自然,人們也就不容易看到麻雀死去後的遺骸了,而且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都是喜歡吃腐肉的,是以,麻雀死亡之後,也都很快就會被這些食腐動物們撿起來吃掉了。

60年前,麻雀差一點在我國滅絕,如今野外多達10億隻,哪來的?

那麼,如今大陸境内的麻雀,是不是再也沒有滅絕風險了呢?

從研究結果來看,盡管大陸境内的麻雀數量并不少,但是,近年來卻也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這并不是人類直接對它們造成的傷害,而是因為人類活動間接造成的。

城市中的污染,山林栖息地的碎片化等等,這些都會導緻包括麻雀在内,很多動物的種群數量下降,是以,盡管麻雀在大陸境内,目前來看是沒有滅絕風險了,但是,麻雀在大陸仍然是屬于保護動物,特别是野生麻雀,如果有人惡意撲殺,一旦被發現,也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這裡,也提醒大家不要對麻雀下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