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的社群工作者立即從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轉換成戰鬥化的疫情阻擊戰,他們不懼風險,沖鋒一線,踐行使命,勇敢逆行,用專業精神和優質服務為居民築牢防疫堤壩,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社勞工的果敢和擔當;他們用一次次的真誠付出,書寫了一個個平凡崗位中感人的抗疫故事。
隔離不隔愛,社工送外賣
“這是您要采購的東西,請您收好,小心沉。”這是富春街道金橋社群的社工小葛這些天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因為金橋社群有不少居民被居家隔離不能外出,為了讓大家更安心宅家,社群專門組織了“愛心代購”小隊,幫助居民采購物品以解決日常需求。社工葛庭威主動承擔采購任務,帶着小分隊組織物資采購,并逐一送到居民家門口。 葛庭威每天除了要完成社群核酸檢測點布置、組織居民核酸檢測、做好隔離居民日常監測等工作,還要專門利用工作空隙去采購物資、送貨上門,一天最多送過6單,大家都稱他是社群的“外賣小葛”。疫情目前,社群的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生活出現了一些困難,“愛心代購”小分隊每天上門看望,根據居民不同需求給予個性化的服務。視力殘疾的章師傅,連連豎起大拇指說:現在的社群服務真是細緻,每次都将物資放到我觸手可及的地方,還再三叮囑,如果有困難盡管跟社群聯系。 富春街道金橋社群書記程燕軍說:為居民服務是我們社群的宗旨,以實際行動築牢疫情防線,讓居民安心居家是我們的職責。
熱心“話唠”不煩惱
“嘟嘟嘟……”需要集中隔離的回富人員電話一直打不通,怎麼辦?正當同僚還在一遍遍按着那串撥了不下十遍的數字時,鹿山街道東吳社群的社群工作者餘轶群想到上門試試,抱着最後一絲希望:家中有人。真幸運,家屬告知人還在農村老家,餘轶群立刻聯系接送車輛,這時電話終于接通了,他詳細地告知各種隔離前準備事宜:不要外出、做好隔離準備、收拾衣物、整理生活學習必需品等等,一遍遍耐心解答居民問題,等挂下電話,辦公桌上的便當早已涼透了。每天周而複始的工作,每次餘轶群都仔仔細細地交代,大家稱他為熱心“話唠”。 餘轶群說:如果我的一句小小叮咛,能夠讓居民少一分煩惱,那我的工作就是有意義的。作為一名社群黨員幹部,我本就應該扛着黨旗走在前頭,我們要築起保護社群的銅牆鐵壁。
舍小家護大家
許麗萍是富春街道百合社群的一名社群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90後的新晉媽媽,孩子未滿周歲,正處于哺乳期的她,在疫情面前她毅然把自己的小家放在了大家的後面。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擔任大青農墾場小區核酸檢測點的點位長,不管是大到點位上核酸現場的布置工作、物資清點,小到志願者組織安排、居民遇到的難題,她都親力親為。第一天核酸檢測的當晚,由于搭檔有臨時任務要處理,許麗萍孤身上陣,一邊忙着醫護人員的接應和物資安排,一邊忙着協調志願者的工作配置設定,還要進行現場的秩序維護。每天工作到半夜結束,她都會抽空梳理當日工作的複盤和明天任務的安排。 她說:我隻有做到心中有底,每一步才能做得踏踏實實。即使遇到困難,沉着冷靜去處理,才能確定居民安全安心。
感謝奮戰在一線社工們的日夜守護,你們辛苦了!
(來源: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