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作者:潘潘貓的私享彙

我想這篇遊記有可能被我寫成“情書”,是寫給”地瓜妹”的情書,也可能寫成“緻我們的青春”。

說起和地瓜妹的情誼,要從十年前說起......

2012年的聖誕節,我一個人去新加坡旅行,在微網誌上預告了自己的行程。新加坡美食部落客“地瓜妹”說要盡地主之誼,兩人約會,一見如故。她帶我去喝了道地的肉骨茶、吃辣椒螃蟹,去牛車水的味香園喝糖水,在蘇丹清真寺對面的巴索拉步行街的小攤上吃叻沙。兩個人在環球影城暢快地玩了一整天。她帶着我去參觀了馬裡安曼興都廟、詹美回教堂,在安祥山老建築裡欣賞迷人的南洋花磚。

地瓜妹祖籍是四川人,多年前和家人移民到新加坡定居,她的母親是當地有名的中醫專家。她有着四川女孩的很多特質,皮膚白皙、小圓臉,待人熱情周到、會吃會生活。

那時候的我們,日行兩萬步、一天吃五餐。

再與地瓜妹見面是兩年後在麗江,說來她也夠傳奇的。回國旅行,與納西族小夥子老白談上了戀愛。我去麗江找她玩,她騎着小摩托托着我穿過油菜花田去白沙古鎮看壁畫。在大研古鎮的小巷子裡買蜜餞。

又過了兩年,2016年,她和老白結婚,我們一家六口人組團參加了他倆的婚禮,那是杏仁兒第一次來雲南麗江,他還不會走路。我爸爸那時候身體還好,抱着外孫逛古鎮。

這麼一晃我倆有五年多沒見面了,地瓜妹也是倆娃的媽了,女兒四歲,兒子兩歲。我倆在微信上聊天,經常聊着一半對方就失蹤了。都是當媽的,領會精神最重要。

她們一家疫情期間一直在新加坡生活,回雲南沒幾個月。這次來麗江,有地瓜妹在,我們得好好聚聚。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四個孩子們在一起

2021年12月31日中午,地瓜妹開車來酒店接我們去家她跨年。見到她好親切啊,孩子們都叫她“地瓜阿姨”。

地瓜的家很漂亮,一幢三層樓帶院子和露台的别墅。結構與布局和我2016年來時沒什麼變化,隻是客廳的地墊上擺滿了玩具,餐桌和廚房裡放了很多零食,院子裡多了張蹦蹦床,露天的溫泉池裡放滿白色和藍色的海洋球。這個家裡多了很多很多生活的氣息。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杏仁兒和蛋撻到這裡自然是很開心的,有那麼多好玩和好吃的。地瓜把兩間客卧打掃得十分整潔,洗漱用品一應俱全,無微不至,妥妥貼貼。

我們一起去超市買了跨年的食材、去采摘了特别香甜的草莓、買了煙花,就等着晚上一起狂歡跨年。計劃安排得很完美,但生活永遠會給我們加戲碼。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2021年12月31日晚餐時,地瓜妹在開慶祝新年的兒童香槟

麗江的冬天家裡是沒有暖氣的,白天還好,太陽大,屋裡暖和,越到晚上越冷。我被南方的冬天給凍病了。下午還好好的,幫忙收拾了晚上吃火鍋要用的菜,喜琳還誇我幹活利落。到太陽落山後,我就開始暈乎,晚上一口東西都吃不下,一量體溫38度。這種時候,發燒感覺心理壓力比生理上的痛苦更大。

我早早就鑽進被窩,蓋着兩床被子,依然瑟瑟發抖,那天晚上我們三個卧室都開了空調、電暖氣、電褥子取暖,地瓜家的電路承受不住超負荷運轉,罷工了。我發着燒在被窩裡不敢動,杏仁兒知道媽媽病了,也很乖,我倆早早就睡了。2021年的跨年夜我們是在睡夢中度過的。回想一下這樣也挺好,我一直想改掉自己熬夜的壞習慣,用早睡迎接2022年是個好的開始

因為休息充分,第二天一早我就退燒了,體溫正常,也不覺得乏力了,就是添了個新毛病,開始咳嗽,從1月1日一直咳到回北京,咳了十多天。

四個學齡前兒童在一起的生活,每天都是鑼鼓喧天,不是這個哭,就是那個鬧,歲月靜好僅僅是照片裡定格的畫面。當媽的我們好像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相處了幾天,我發現我、地瓜、喜琳都比以前絮叨了,一件事會反複說幾遍。我們發現我們更了解對方了,各種感同身受,一個眼神就能知道對方想幹啥,媽媽說不通的,阿姨上。我發現我們都更強大了,因為都當媽媽了!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地瓜妹在麗江的家

在地瓜家住了三天,每天吃完早午餐,收拾利索出門的都得是下午的事了。我和喜琳把前幾日穿過的衣服在地瓜家洗了一遍,為下半程做好準備。

2022年1月1日的下午,地瓜給我們換上了納西族的傳統服裝,我們三家八口人到大研古鎮拍照合影。喜琳換上了納西族的日常裝,蛋撻穿地瓜女兒的衣服,杏仁換上了弟弟的衣服,能系上扣子,袖子有點短,我換上了地瓜結婚時穿的民族服裝。她們都說我穿紅色好看,我們都捯饬了一番,化了淡妝,迎接新的一年。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穿上納西服裝迎接2022

01

麗江古鎮· 霍比特旅拍米線

這應該是我第五次來這裡,從來沒有見到它如此冷清,就連四方街上都沒有多少人。在節假日裡,有四分之一的店鋪關着門。

我們帶娃在古鎮裡一家叫霍比特的網紅餐廳吃米線,這家店挺會造景的,可以俯瞰大研古城,挺出片的,幾十塊錢吃套米線還送攝影師拍的10張寫真照片。原本很紅火的生意,因為疫情也變得清淡。

和老闆聊天,我說:“現在生意不好做啊?”

老闆笑笑說:“平安就好!”

是啊,什麼都沒有平安、健康重要。

以前,熱鬧的時候覺得過于商業,總念着什麼時候人能少點。現在人真是少了,又為這份蕭瑟感到傷心。回京後去一坐一忘雲南菜餐廳吃飯,和餐廳老闆李哥聊起這次在雲南旅行的見聞,說起當地旅遊市場低靡。他歎息地說,在麗江有位老朋友開了十多年的餐廳,實在是堅持不下去,說關就關了。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我們八個人在霍比特米線餐廳拍的合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這個小木屋換個濾鏡,好好P一下還是很出片的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上吃米線送的寫真,每家給拍了10張

這家霍比特過橋米粉店是麗江大研古鎮裡很知名的網紅餐廳。以前呢,我對網紅店還有點成見,感覺形式大于内容。現在覺得網紅店也挺好的啊,起碼人家還用心做出了“形式”呢。我們在這家店裡拍照、玩耍、吃飯、喝茶,待了一個多小時,店家對我們很熱情,孩子們收獲了快樂,大夥舒舒服服的吃了頓熱乎的米線,感謝老闆的堅持。

“什麼樣的心态收獲什麼樣的心情”,出門在外不要太過挑剔,多看看好的一面。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霍比特城堡旅拍過橋米線(閱古樓私享店)

位址 : 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黃山上段53号

02

變化中的麗江古鎮,是好的變化

雖然大研古鎮人氣不如以前,我想這隻是暫時的,畢竟受疫情影響的不隻是麗江。

5年前我來麗江,印象不是很好,滿街同質化的商品太多,有很多很多店鋪在賣加了飄香劑的“牦牛肉幹”,我對飄香劑的味道特别敏感,刺鼻得令人感反感。一杯小粒咖啡賣68元,成本效益極低。

這次再來,一家這樣的牦牛肉幹店都沒見到,咖啡和餐廳的價格也恢複了正常,疫情的到來淘汰了一批賺快錢的店。

同時,古鎮裡開設了近20家供遊客免費參觀的展廳,麗江古城洛克紀念館就是其中一家。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在麗江,人人都知道洛克。

約瑟夫·洛克,美籍奧地利探險家、人類學家、植物學家及納西學著名學者。1922年5月,他來到麗江,直到1949年。在長達27年的歲月裡,洛克把麗江作為美國地理學會雲南探險總部的所在地,潛心研究納西族的曆史、地理、語言、民俗等,作出了非凡的成績,成為舉世聞名的“西方納西學之父”。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洛克是納西文化、納西人的知音,他的著作吸引了不同學科的學者對中國西南、納西族的研究。整個展館的布展很用心,還加入了多媒體影像。讓我們對洛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洛克的舊居在麗江古城北行十餘公裡的玉湖村,洛克在這裡居住了27年。這次我們沒有去成,留個遺憾,下次圓。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洛克在玉湖村的家中拍攝的照片

麗江古城洛克紀念館

位址 : 麗江市古城區百歲坊56号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逛大研古鎮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剛出爐的鮮花餅好好吃

我本想多打卡幾家古鎮裡的特色展館,但是我們這支隊伍不太好帶,最小的弟弟在老白肩頭睡着了。孩子們對人文的景觀也不感興趣。也好,給自己再來麗江又多了個理由。

03

人生一串·麗江俄古羅限量版燒烤

地瓜妹把倆孩子送到公婆家,一身輕松,眯着眼神秘地和我說:“我帶你去一家藏在巷子裡,隻有我們麗江本地人才知道的燒烤哦~”

到地方一看,我說:“就這兒,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B站上我超愛的文案神劇《人生一串》已經播第三季了。這家出現在第三季第二集裡的“麗江俄古羅限量版燒烤”記憶點尤為深刻。

燒烤店老闆洪向軍,用紅油漆書寫店名,“俄古羅”是巷子的地名,“限量版”隐藏着寓意。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來他家吃東西,若想吃全套,要做好吃fine dining的時間準備,我們這一餐就吃了四個小時。

執着的食客們為了吃上這一口兒隻能耐心的等待,在這麼一個腌臜小館大家都放下姿态,等待的時間裡,孩子們玩在了一起,撸貓逗狗,食客們互相聊天,本地人熱情的給外地人介紹本地必吃榜。有一半人是看了《人生一串》慕名而來,大家圍着老洪各種拍,一聊才知道其中不乏抖音、B站的大号。

老闆邊喝酒邊燒烤,把菜品的滋味變成“開盲盒”。用餐期間沒有任何服務可言,熟客們實在看不過去還會主動幫老闆掃地、算賬、我去竈台幫老闆熱了肉燥。這是我從未有過的用餐體驗,甚至覺得有點魔幻~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撸貓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實在看不下去了,幫忙炒肉臊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一邊看《人生一串》一邊等燒烤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我兒子說,這地方除了髒點,味道還是不錯的。

這家店隻在晚上營業,洪老闆有自己的上菜原則。剛開門,燒火點碳時可以做炸洋芋、煮米線。炸洋芋裡還放了平菇、菜花、韭菜,用酸辣汁調拌。洋芋是糯的、菜花半幹、蘑菇是脆的,辣度可選,微微辣小朋友們說:吃得過瘾!米線裡加了很多肉臊,酸辣粉的調味~

茄子統一一起烤,這個要等好久。本地的大長茄子外皮烤焦,用剪子抛開露出白嫩多汁的内心,在裡面豪放的灑上花生米、香菜蔥花、料汁、滿滿的肉臊。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烤茄子的洪老闆

烤完茄子,大家肚子裡有底兒了,洪老闆開始一家一家烤。什麼時候能吃上,取決于前面食客點的量。我們排在第五号,前面食量都不俗,烤餌塊、烤雞豆涼粉、烤豬腳、肥腸、嫩牛肉、牛肉筋、五花肉、雞胗、雞腳,這些烤品都點了一遍。我們能做的就是放下焦躁,享受當下。

洪老闆的傳奇有一部分在于他癡迷鬥雞,家中有一群高貴的戰鬥雞,他的這群戰友曾獲得了臨滄市某個鬥雞大賽的一等獎。然而離家200米的燒烤店,卻是這群雞最終的歸宿,也成就了老洪最為顧客推崇的烤品—烤雞腳。

“再讓它去打也是輸,給它一個好歸宿,請客人吃。”這成了老洪的傷疤,也是限量版的真正意思,但幸運吃到烤雞腳的食客卻不會了解老洪的惆怅~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味道和人生一樣,有很多很多種。偶爾換個味道也是不錯的體驗。

麗江俄古羅限量版燒烤

位址:麗江象山街俄古羅中段11号

04

地瓜妹的食堂·華甯鄉味園

地瓜妹說她懶得做飯的時候,就會和老白來這裡吃飯,這家餐廳沒啥大菜,也沒環境,就是用當時食材做的家常菜,食材新鮮、火候到位,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餐廳一層是小桌子、小闆凳,冬天沒有暖氣,有炭盆,可以烤火。半開放的展示冷櫃裡擺放着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和老闆一邊聊天,一邊點菜。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來麗江吃雞豆粉是必須的,暖和的時候吃拌雞豆涼粉,冷的時候吃煎鍋的熱雞豆粉。雞豆粉是灰色的。來過這麼多次麗江,用雞豆發的豆芽還真是第一次見,第一次吃,雞豆豆芽很細。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新鮮的雞豆豆芽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炒熟的雞豆豆芽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用毛豆打成糊糊和瓜絲做得羹,十分鮮美

華甯風味園

位址:麗江市古城區雪山路雪景苑小區西門旁8一101号

05

活色生香的麗江生活

和知己在一起的日子,安逸舒适。孩子們偶爾有吵鬧,但大多還是乖的。泡一壺茶、沖一杯咖啡,曬着麗江的太陽,說說家常,聊聊八卦,享受當下。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弟弟在睡覺,地瓜阿姨說,我們去摘草莓吧。三個孩子提着竹籃子去附近的草莓大棚摘草莓。牛奶草莓,采摘價25元一斤,這是我這個冬天吃得最香甜的草莓了,我可以守着籃子一直吃,直到把一籃草莓吃完。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草莓園玉龍縣黃山大學生創業基地

位址:麗江70米道中正苑對面

從每年11月中下旬開始,到次年4月可以采摘草莓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地瓜阿姨用草莓和雲南土紅糖煮的草莓醬,超級好吃哦~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感謝地瓜阿姨的妥帖照顧和安排,我和孩子們已經開始想念你做的法式吐司和草莓醬了~

我高估了自己的寫作能力,這篇内容并沒能寫成動人的情書,隻是如實記錄了在地瓜家每天發生的那些小事。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在這平凡的日子挖掘點滴詩意呢?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不變的友情與變化中的麗江古鎮,再來麗江的理由

離開地瓜家的前一晚,我們把買來的煙花都放了。杏仁兒,哈哈哈的笑個不停,好開心。小的時候過年收的壓歲錢,有一大半都自己偷偷買煙花找沒人的地兒給放了。看來這個愛好也是會遺傳的,哈~

關于潘潘貓、杏仁兒、喜琳、蛋撻的麗江大理親子遊記更新待續,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