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區樓下徘徊、盯着樓上看的陌生鄉下老人,他要幹什麼?知道真相,讓我憤慨
今天家裡有事,走的晚。到了樓下,看見廣場上有個六七十歲樣子的大爺好像心事重重,在樓下徘徊,一會走走,一會擡頭盯着我家所在的樓上某個住戶看。
那個大爺穿的很舊,滿臉蒼老的樣子一看就是鄉下老人。看了一會,他的行為還是那樣,看着這個陌生人的讓人疑惑的行為,我的警惕性比較高,忍不住上前問問他想幹什麼?
我:“你好,我是這個樓上的。你過年從鄉下到城市,住的習慣嗎?”
大爺聽見我的問話,顯得有些緊張:“額,額,習慣習慣”。說着話,又擡頭看看了樓上。
我:“額,你也是住在這個樓嗎?你是幾樓,好像沒有見過你。”
大爺顯得更緊張了:“我,是。我,不,我……”語無倫次。
然後,大爺就向着大門方向快步走去。
這個反應,更讓人生疑了。
我也出去,也朝大門方向過去,結果大爺到了門口不會開門,站在那裡等人來。我到了,給他開開門,他快步離開了。
正好,鄰居劉大姐回來了,我說了剛才的可疑情況。她一聽笑了,說:“他這幾天都在樓下的。”
我問她:“這是咋回事?”
劉大姐給我簡單說了一下。原來這個老頭是她們單元鄰居小李的父親,從河南鄉下老家過來看孫子,兒子卻不讓他進家門,而是給找了小區附近的飯店住。白天兒子上班後,他到樓下看看兒子的家,希望能夠看孫子一眼。
小李的父親一家人辛辛苦苦,供兒子上到大學,在青島上學并且畢業後留在青島,娶了青島李滄區的他的同學成家立業。因為小李來自農村,丈母娘一家對于他的父母、老家的一切看不起, 小李為了自己的生活,也是和老家割斷了很多關系,很少再回老家,而兒媳婦、孫子更是不回。孫子五六歲了,沒有回過老家一次。這不,爺爺太想孫子了,就來青島想看看孫子,結果兒子不讓進家門,讓住在外面飯店。前幾天小李也帶父親去海邊玩了,也請父親在飯店吃飯,但就是不讓老父登自己的家門,可能是擔心自己體面的城市妻子數落……
這下子我的懷疑打消了。
@華而實哥
按說,這當兒子的,應該好好盡孝心,可沒想到的是,老父親大老遠從河南老家趕來,想看看孫子,硬是不讓老人進自己的家門看看孫子。聽說這樣的事情,讓人心情難以平靜,甚至很憤慨,也深深感到這個社會竟人情冷暖、世态炎涼到如此程度。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可是這個兒子偏偏就對寒酸的農村老父親報以嫌棄、冷眼相待。我想,無論一個父親再怎麼寒酸,再怎麼貧窮,他始終都是你的父親,那是扯不斷的血緣,他帶給你生命,又有養育之恩,無論你今生怎麼做都是難以報答的。更可氣的是,竟然連自己農村父親來城裡看看自己孫子的權利都被剝奪,這又是莫大的悲哀和不幸。
或者他是因為今日時過境遷,遠離了小時候的寒酸之家,大學畢業後在城市成了自己的家,也或者與丈母娘家的态度有很大關系。因而,心态随着改變,忘記了老父老母是怎樣從小一把屎一把尿将自己拉扯大,供他上大學、成家娶媳婦,才使他能夠留在繁華的城市過起有尊嚴的城市生活。而父母為他太多的付出俨然已被他悄悄遺忘。
每一個人特别是一些年輕人,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不要因為自己日後功成名就,就去忽略自己和父母的感情,不要因為自己的父母寒酸,就覺得他們不配做你的父母,那樣是對父母的大不敬,失去了做人的起碼良知,你将為此深受道德譴責!
對自己的父母好一點吧,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父親,想想我們的孩子又會怎樣去對待我們。
#父親# #農民# #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