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企2021年業績預告出爐:北汽藍谷和小康股份各虧數十億 做新能源難賺錢?

作者:經濟觀察報
車企2021年業績預告出爐:北汽藍谷和小康股份各虧數十億 做新能源難賺錢?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近日,部分國内上市車企釋出了2021年業績預告,反映出汽車企業在過去一年的生存現狀。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統計,在已經釋出業績預告的8家乘用整車上市企業中,預計盈利與虧損的各半,即有4家預計将實作盈利,4家預計虧損。而其中,每家企業盈虧的原因各不相同。

廣汽集團、長城汽車是國内車企的領軍型企業,兩者均在2021年實作了盈利,且利潤同比增長。其中,長城汽車利潤增幅最高,淨利潤為67.81億元。此外,江鈴汽車和海馬汽車也實作盈利。

北汽藍谷、小康股份、福田汽車、衆泰汽車卻出現了預計虧損的情況。其中北汽藍谷和福田汽車的虧損額均超出業内預期,前者預計虧損48億元到53億元,後者預計虧損為50.35億元左右。

北汽藍谷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資料顯示,2020,北汽藍谷虧損65億元,虧損額超過長城汽車當年的53.6億元淨利潤;2021年北汽虧損有所縮小,長城利潤也進一步提升。兩年内相當于虧掉兩個長城。此外,2021年因旗下品牌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紅極一時的小康股份,預計虧損15.5億—19.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藍谷旗下北汽新能源主要生産新能源汽車,而小康股份近幾年也開始明顯轉向新能源汽車賽道。造車“費錢”的鐵律已經被新能源汽車再次印證。2021年的車企财報也證明,在隻造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中,除了特斯拉,其他罕有盈利者。随着補貼的終結和全面市場競争時代的到來,新能源汽車的資金門檻仍将持續高擎。

長城領漲 海馬扭虧為盈

在四家盈利的上市車企中,長城汽車表現最為強勢,實作了營收和利潤的高速增長。

長城汽車在2021年實作總營收1363.17億元,同比增長31.95%;淨利潤67.81億元,同比增長26.45%。長城汽車表示,2021年業績整主要原因是整車銷量增加所緻。資料顯示,2021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128.1萬輛,同比增長15.2%。另外長城汽車提到,車型銷量結構改善,以及智能電動化的順利轉型,也促進了其業績的上漲。長城汽車提供的資料顯示,其2021年其單車平均售價超過10.64萬元,同比增長14.50%。

廣汽集團則在2021年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約為66億元至76億元,同比增長約11%至27%。對于利潤的增長,廣汽集團公告表示主要是公司在2021年全力克服晶片短缺、原料價格上漲等沖擊和挑戰,實作了全年産銷量的穩步增長。2021年,廣汽集團銷量為214萬輛,同比增長4.92%。此外廣汽集團指出,2021年公司通過産品結構調整、強化成本管控等措施,也實作了經營效率的提升。

江鈴汽車2021年歸母淨利潤5.74億元,同比增長4.26%。公司表示,這主要是由于銷量增加、降本增效以及收到政府補助帶來的利潤增長。江鈴提供的官方資料顯示,2021年其銷售34萬輛整車,同比上漲2.99%。但值得注意的是,江鈴汽車的乘用車銷量占比已經變得越來越小,2021年僅為主要賺錢的闆塊是在商用車業務。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海馬汽車也在去年實作利潤扭虧為盈。資料顯示,海馬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000 萬元-1.2億元。對此海馬表示,公司2021年業績同比好轉,主要得益于去年上市的新産品海馬7X 銷量及出口産品銷量同比大幅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海馬仍然虧損4.3-4.7億元,海馬解釋稱,這是因為公司對閑置資産、停産車型、積壓存貨、庫存整車等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損失準備,導緻産生較大虧損。

做新能源要先虧幾年?

對于48億元53億元的年度虧損,北汽藍谷有自己的解釋。首先其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原材料供應等影響,公司産銷量未達到預期,現有毛利無法覆寫固有成本費用,對公司業績影響金額約為20-25億元。

資料顯示,2021年北汽藍谷總産量同比下降51.84%,僅為6369輛,總銷量僅為2.6萬輛。作為曾經國内的純電動車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近幾年的銷量卻持續低迷。

另外北汽藍谷表示,為實作産品向高端化轉型,公司全力推進ARCFOX 極狐品牌提升和管道建設,加大品牌傳播力度,廣告宣傳及營運等銷售費用增加,對公司業績影響金額約為17億元。北汽藍谷還指出,為持續建構自主技術能力,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對公司業績影響金額約為11億元。極狐品牌被認為是北汽藍谷的背水一戰,其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備受關注。

而因旗下新能源品牌賽力斯名噪一時的小康股份也出現虧損。資料顯示,小康股份預計2021年度業績虧損,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5億—-19.5億元。

小康股份在公告中指出,雖然2021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但銷售尚處于爬坡階段,固定資産、無形資産攤銷增大,研發投入、人工成本、營銷管道建設費用的持續增加,導緻該業務闆塊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14億元。事實上在2020年,開始打造賽力斯的小康股份就出現了由盈轉虧,虧損超17億元。

整體來看,無論是主推ARCFOX的北汽藍谷還是着力打造賽力斯的小康股份,目前仍處在打造品牌的投入期,而要談賺錢則似乎還有些早。但此前的資料可以看出,“蔚小理”等财務名額在逐漸改善,這表明汽車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希望突圍的車企持續投入顯得更為必要。而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2021年年底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也将造車門檻的資金預判提升至400億。

福田汽車此前接手寶沃汽車有了乘用車業務,但其2021年“史上最高”的虧損就是因為寶沃汽車“拖後腿”。福田汽車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50.35億元左右,将創下福田汽車的盈利最低點。

福田汽車公告顯示,公司本次業績預虧主要是由于本期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項計提減值影響,而這部分影響多達-53.26億元左右。如果扣除上述寶沃事項相關因素影響後,公司2021年利潤總額約為3.55億元左右,這一資料比福田汽車2020年利潤總額大概翻了一倍還多。早在2018年,福田汽車就将寶沃汽車75%股份進行了轉讓,但直到現在,仍受寶沃汽車債務影響。

衆泰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4億-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96.30%- 94.45%。衆泰汽車表示,公司2021年已完成重整,預計産生重整收益20億元—24億元。但因公司各汽車生産基地基本處于停産狀态,主要産品汽車整車産銷量不大,銷售收入總額較低,其2021年仍為虧損。另外,衆泰主要業務汽車整車業務均處于停産狀态,拟計提大額的資産減值準備和壞賬準備等合計約13億元至19億元,是以衆泰2021年度整體業績虧損。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通路yuanben.io查詢【5TKS67QQ】擷取授權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