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NS服務簡介和配置詳解

DNS服務簡介和配置詳解

1、什麼是DNS?

 DNS( 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系統”的英文縮寫,是一種組織成域層次結構的計算機和網絡服務命名系統,使用的是UDP協定的53号端口,它用于TCP/IP網絡,它所提供的服務是用來将主機名和域名轉換為IP位址的工作。DNS就是這樣的一位“翻譯官”,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用下圖來表示。

DNS服務簡介和配置詳解

2、DNS服務基本概念

  在介紹DNS伺服器工作原理之前我們先來了解幾個DNS相關的概念:

  1、FQDN: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完全限定域名,即每個域在全球網絡都是唯一的;另外值得提到的一點是域并不是指諸如www.google.com這樣的域名,而google.com才是域;

2、域的分類

(1)根域:辨別為(.)點 ,全球13組根域名伺服器以英文字母A到M依序命名,域名格式為“字母.root-servers.net”。其中有11個是以任播技術在全球多個地點設立鏡像站。比如中國大陸在北       京有兩台編号為L的鏡像,編号為F、I、J的鏡像各一台,共5台;香港有編号為D、J的鏡像各2台,編号為A、F、I、L的鏡像各一台,共8台;台灣則有編号為F、I、J各一台,共3台。

  (2)頂級域:頂級域(Top Level Domain,簡稱TLD)分為三類

     1> 通用頂級域:諸如 .com(商業機構) .org(非營利性組織) .net(網絡服務機構)等

     2> 國家頂級域:諸如 .cn(中國) .uk(英國) .us(美國) .jp(小日本)

     3> 反向域(基礎建設頂級域):.arpa,即從IP到FQDN的反向解析

  3、DNS伺服器查詢的類型:

   (1)遞歸:用戶端僅發出一次請求,讓DNS伺服器去查詢傳回結果;

   (2)疊代:要發出多次請求去分别查詢不同的DNS伺服器;

  4、DNS名稱解析方式:

   (1)正向解析:即将FQDN轉化為IP。

   (2)反向解析:即将IP轉化為FQDN。

  5、DNS伺服器類型:

   (1)主DNS伺服器:負責解析至少一個域。

   (2)輔助(從)DNS伺服器:負責解析至少一個,是主DNS伺服器的輔助。

   (3)緩存DNS伺服器:不負責解析域,隻是緩存域名解析結果。

  6、DNS傳回的結果類型:

   (1)肯定答案:查詢的域存在,會被緩存下來。

   (2)否定答案:不存在查詢的域名,是以不存在與其查詢的域名對應的IP;會被緩存下來。

   (3)權威答案:所查詢的域名的結果是由負責解析這個域的DNS伺服器所傳回的答案。

   (4)非權威答案:在緩存中查詢的結果。

  7、DNS的監聽端口:tcp的53号端口,udp的53号端口。

3、DNS解析原理

DNS服務簡介和配置詳解

(1)當使用者在浏覽器中輸入www.qq.com域名通路該網站時,作業系統會先檢查自己本地的hosts檔案是否有這個網址映射關系,如果有,就先調用這個IP位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 

(2)如果hosts裡沒有這個域名的映射,則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緩存,是否有這個網址映射關系,如果有,直接傳回,完成域名解析。 

(3)如果hosts與本地DNS解析器緩存都沒有相應的網址映射關系,首先會找TCP/ip參數中設定的首選DNS伺服器,在此我們叫它本地DNS伺服器,此伺服器收到查詢時,如果要查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區域資源中,則傳回解析結果給客戶機,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具有權威性。 

(4)如果要查詢的域名,不由本地DNS伺服器區域解析,但該伺服器已緩存了此網址映射關系,則調用這個IP位址映射,完成域名解析,此解析不具有權威性。 

(5)如果本地DNS伺服器本地區域檔案與緩存解析都失效,則根據本地DNS伺服器的設定(是否設定轉發器)進行查詢,如果未用轉發模式,本地DNS就把請求發至13台根DNS,根DNS伺服器收到請求後會判斷這個域名(.com)是誰來授權管理,并會傳回一個負責該頂級域名伺服器的一個IP。本地DNS伺服器收到IP資訊後,将會聯系負責.com域的這台伺服器。這台負責.com域的伺服器收到請求後,如果自己無法解析,它就會找一個管理.com域的下一級DNS伺服器位址(qq.com)給本地DNS伺服器。當本地DNS伺服器收到這個位址後,就會找qq.com域伺服器,重複上面的動作,進行查詢,直至找到www.qq.com主機。 

(6)如果用的是轉發模式,此DNS伺服器就會把請求轉發至上一級DNS伺服器,由上一級伺服器進行解析,上一級伺服器如果不能解析,或找根DNS或把轉請求轉至上上級,以此循環。不管是本地DNS伺服器用是是轉發,還是根提示,最後都是把結果傳回給本地DNS伺服器,由此DNS伺服器再傳回給客戶機。

提示:從用戶端到本地DNS伺服器是屬于遞歸查詢,而DNS伺服器之間的互動查詢就是疊代查詢。

4、DNS配置檔案

/etc/named.conf          主配置檔案 伺服器主要運作參數

/etc/named.rfc1912.zones  區域檔案,主要指定要解析哪個域名

/var/named/xxx.xx        資料檔案,用來正向和反向的解析

5、資源記錄的類型

(1)A記錄(Address)正向解析

A記錄是将一個主機名(全稱域名FQDN)和一個IP位址關聯起來。這也是大多數用戶端程式預設的查詢類型。

(2)PTR記錄(Pointer)反向解析

PTR記錄将一個IP位址對應到主機名(全稱域名FQDN)。這些記錄儲存在in-addr.arpa域中。

(3)CNAME記錄(Canonical Name)别名

别名記錄,也稱為規範名字(Canonical Name)。這種記錄允許您将多個名字映射到同一台計算機。

(4)MX記錄(Mail eXchange)

MX記錄是郵件交換記錄,它指向一個郵件伺服器,用于電子郵件系統發郵件時根據 收信人的位址字尾來定位郵件伺服器。MX記錄也叫做郵件路由記錄,使用者可以将該域名下的郵件伺服器指向到自己的mail server上,然後即可自行操控所有的郵箱設定。

      當有多個MX記錄(即有多個郵件伺服器)時,則需要設定數值來确定其優先級。通過設定優先級數字來指明首選伺服器,數字越小表示優先級越高。

(5)NS記錄(Name Server)

NS(Name Server)記錄是域名伺服器記錄,也稱為授權伺服器,用來指定該域名由哪個DNS伺服器來進行解析。

将網站的NS記錄指向到目标位址,在設定NS記錄的同時還需要設定目标網站的指向,否則NS記錄将無法正常解析

NS記錄優先于A記錄。即,如果一個主機位址同時存在NS記錄和A記錄,則A記錄不生效。

6、DNS服務的配置方法

提示:本次DNS環境配置是在centos7.x中進行的。

(1)配置前的準備工作

1、配置好本地CD光牒yum源或者配置網絡yum源

2、設定好防火牆開放UDP的53端口,或者直接關閉防火牆

防火牆永久關閉:/etc/init.d/iptables stop

                service iptables stop

3、關閉selinux

selinux臨時關閉:setenforce 0

selinux永久關閉:sed –i“7s/enforcing/disabled/g”/etc/selinux/config

(2)安裝bind軟體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bind

(3)修改主配置檔案/etc/named.conf兩個地方為{any}

[root@localhost ~]# vim /etc/named.conf

options {

        listen-on port 53 { any; };

        listen-on-v6 port 53 { ::1; };

        directory       "/var/named";

        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allow-query     { any; };

(4)修改區域檔案/etc/named.rfc1912.zones

配置檔案說明:

DNS服務簡介和配置詳解

[root@localhost ~]# vim /etc/named.rfc1912.zones

zone "long.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zheng";   正向解析檔案名(名稱可以自定義)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115.168.192.in-addr.arpa" IN {

        file "named.fan";    反向解析檔案名(名稱可以自定義)

提示:上面的配置檔案可以隻保留兩個地方,一個正向解析域名,一個反向解析域名,其餘都可以删除

[root@localhost ~]# cd /var/named/

[root@localhost named]# ls

data  dynamic  named.ca  named.empty  named.localhost  named.loopback  slaves

生成上面的/etc/named.rfc1912.zones配置檔案中指定的正反解析檔案

[root@localhost named]# cp -a named.localhost named.zheng

[root@localhost named]# cp -a named.loopback named.fan

(5)修改上面的正向解析檔案和反向解析檔案

解析檔案named.*的說明:

DNS服務簡介和配置詳解

正向解析檔案named.zheng的修改

[root@localhost named]# vim named.zheng

$TTL 1D

@       IN SOA  long.com. rname.invalid. (

                                        0       ; serial

                                        1D      ; refresh

                                        1H      ; retry

                                        1W      ; expire

                                        3H )    ; minimum

        NS      dns.long.com.

dns     A       192.168.115.120    dns伺服器的IP位址

www     A       192.168.115.130   www伺服器的IP位址

        AAAA    ::1

~                   

反向解析檔案named.fan的修改:

[root@localhost named]# vim named.fan

120     PTR     dns.long.com.

130     PTR     www.long.com.

[root@localhost named]# systemctl start named.service    啟動dns服務

(6)找一個用戶端,把DNS修改成成我們的DNS 伺服器IP位址,然後儲存退出,重新開機網卡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cat /etc/resolv.conf   檢視DNS已經修改成我們搭建的了

#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

search long.com

nameserver 192.168.115.120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yum install bind-utils   安裝nslookup指令的軟體包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nslookup   

> 192.168.115.130     檢視用ip能否解析成域名

Server:  192.168.115.120

Address: 192.168.115.120#53

130.115.168.192.in-addr.arpa name = www.long.com.

> www.long.com      檢視用域名能否解析成IP位址

Name: www.long.com

Address: 192.168.115.130

(7)再建立一台虛拟機作為網頁伺服器,把IP位址修改為我們DNS伺服器解析的IP位址,然後安裝httpd服務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yum -y install httpd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8)在客戶機上輸入網址解析即可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yum -y install elinks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elinks www.long.com   

輸入這個位址後就會彈出下面的網頁服務視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