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火火過大年#農曆新年的正月裡,幾乎每一天都有着不少的講究和說法,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講究和說法,才使我們的年過起來有滋有味,顯得特别有意思。
正月十一按照民間傳統就是老丈人擺放宴席招待女婿的日子,也是老丈人家招待客人的日子,很多人家管這天叫做“待qie日”。
正月十一“子婿日”的由來

正月裡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很多機關食物,尤其是正月初九和初十這兩天,因為按照傳統習俗,這兩天一個是初九的“天公日”;另一個是初十的“地日”。
敬天地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因為在生産力不發達的時代,老百姓都要靠天吃飯,是以在初九和初十都要舉辦隆重的祭拜天地的活動,祭拜天地自然是要準備供品的。
供品在民間祭拜完以後都是要食用的,這除了不造成浪費以外,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沾沾福氣。
用初九和初十祭拜天地的供品在大年十一這天招待女婿,也就是讓女婿也來沾沾娘家人的福氣,而且大年十一也已經過了立春,馬上就要進入忙碌的工作中,招待女婿一下也有迎春接福的美好寓意。
大年十一這4種美食記得吃
隻要是個年節就有其相對應的美食,這些食物不僅寓意吉祥,并且應和了不時不吃的飲食文化,大年十一就有這4種食物是無論貧富都要吃的美味。
一,吃盒子
盒子也就是用面做皮,裡面包上各種菜入鍋烙制而成的美食,盒子的餡基本都是以素餡為主,因為這樣好成熟,也有素淨的寓意。
大年十一吃盒子有着“和氣生财”和“一團和氣”的寓意,因為招待女婿的日子,自然想要他們兩口子能夠家庭和睦。
推薦一道:韭菜、菠菜、雞蛋、蝦皮盒子
主要食材:韭菜、雞蛋、菠菜、蝦皮、小蘇打、鹽、一品鮮醬油、蚝油、料酒、面粉
制作方法:
1.面粉放入盆中裡面加入少許的食鹽,然後一半用開水燙成燙面,另一半用溫水和成面團,把兩種面團糅合在一起,饧至面團表面光滑。
2.韭菜摘洗幹淨切成細末,菠菜焯水後過涼攥幹水分,切成細末跟韭菜拌在一起,裡面加入鹽、小蘇打少許、一品鮮醬油、蚝油和花椒油拌勻。(放小蘇打可以使韭菜熟後吃起來不燒心,而且顔色翠綠)
3.雞蛋打散加入鹽和料酒拌勻,入鍋炒成核桃塊大小盛出,蝦皮入鍋煎至金黃酥脆盛出,把雞蛋和蝦皮跟拌好的韭菜、菠菜餡混合在一起拌勻。
4.饧好的面團下成劑子,擀成盒子皮後包入調好的餡,做成菜盒子的生胚。
5.電餅铛上下火180℃預熱3分鐘,刷上油後把菜盒子入鍋,煎至兩面金黃後鼓肚後取出即可享用。
二,吃雞
雞肉有大吉大利的寓意,而且初九祭拜“天公”的時候一定要用公雞,等到十一這天正好可以用來招待女婿,也是取個大吉大利的諧音。
雞肉的烹調方法很多,很多地方都有用小雞來招待上門女婿的習俗,是以才有“女婿上門,小雞沒魂”的說法。
推薦菜單:小雞炖粉皮
主要食材:小雞、蕃薯粉皮、蔥姜蒜、幹辣椒、八角一瓣、料酒、鹽、白糖、一品鮮醬油、蚝油
1.小雞清洗幹淨後斬剁成塊,入清水中浸泡去血水,直至水變得清澈後撈出,鍋中入油下入雞塊用小火煸炒出油脂,炒至雞塊表皮金黃時下入八角、幹辣椒或蔥姜蒜一起炒出香味。
2.鍋中烹入料酒和一品鮮醬油,把雞塊炒上色,下入白糖少許炒至白糖融化後添入開水。
3.鍋中湯汁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後轉小火慢炖,炖至雞塊軟爛以後,下入泡好的粉皮。
4.炖至鍋中湯汁濃稠,粉皮軟爛以後,開大火收汁,加入鹽和蚝油調味出鍋即可。
三,吃魚
“無雞無魚不成席”,凡是招待的客人的日子裡,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因為魚預示着“年年有餘”和“吉慶有餘”。
推薦菜單:紅燒大黃花魚
主要食材:大黃花魚、蔥姜蒜、八角一瓣、啤酒一罐、鹽、一品鮮醬油、幹辣椒、香醋、白糖
1.大黃花魚清洗幹淨,去除魚鱗、魚鰓和内髒,在魚身上改上花刀。
2.鍋中入油爆香蔥姜蒜、八角和幹辣椒段,烹入一品鮮醬油和香醋後加入一罐啤酒。
3.把處理好的大黃花魚入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炖,加入白糖少許提鮮。
4.鍋中湯汁濃稠後加入鹽調味,開大火收濃湯汁後沿鍋邊二次淋醋後即可出鍋。
四,吃豆腐
豆腐有“都有福”的寓意,而且豆腐清清白白的,是以預示着新的一年能夠清白做人。
推薦菜單:三鮮日本豆腐
主要食材:日本豆腐、鱿魚、蝦仁、扇貝肉、蔥姜蒜、幹澱粉、鹽、胡椒粉、料酒、白糖、一品鮮醬油、蚝油
1.鱿魚清洗幹淨後斜刀片成片,蝦仁去蝦線清洗幹淨,煮熟的扇貝肉摘洗去黑色的内髒洗淨備用,日本豆腐切成圓圈。
2.鍋中燒水,水中滴入幾滴料酒,水開後把鱿魚、蝦仁和扇貝肉入鍋焯燙一下後撈出過涼。
3.日本豆腐均勻的拍上一層幹澱粉,然後入五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浮起後撈出,待油溫再次升高以後入鍋複炸一遍,使其外部形成一層脆殼。
4.鍋中入油爆香蔥姜蒜,下入焯燙後的鱿魚、蝦仁和扇貝肉翻炒均勻,烹入料酒和一品鮮醬油,加入少量白糖提鮮,添入少許清湯。
5.把過油後的日本豆腐入鍋,用小火燒入味,加入鹽、蚝油和胡椒粉調味,淋入水澱粉勾芡後即可出鍋。
過年就是過個高興和快樂,是以“子婿日”不論待客與否,也要讓家人吃的高興和滿意,尤其是要吃出迎春接福的好寓意,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