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小偷到一戶人家偷東西,他本來是想偷些東西過日子,不曾想卻來了兩個不速之客,讓他親眼目睹一場悲劇,接下來小偷的舉動,讓

作者:我丶說

一個小偷到一戶人家偷東西,他本來是想偷些東西過日子,不曾想卻來了兩個不速之客,讓他親眼目睹一場悲劇,接下來小偷的舉動,讓人大跌眼鏡…

清朝末年,西北大旱,劉三實在過不下去,隻能一路漂泊,以偷竊為生。不知不覺,他來到長江邊上的一個小鎮,鎮上有一富戶,大家都叫他王有财。幾年前,王有财獨子去世,諾大的一個宅院,隻住着王有财夫婦。

劉三聽到消息後,立馬來了精神,他趁半夜時分潛入王宅,将屋内的銀兩搜刮一空。劉三正準備原路傳回時,忽然聽見屋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接着,有人開口說道:“王有财,快開門,不然我就踹門了。”

這又是敲門,又是喊話的,王有财能不醒嗎?劉三渾身一激靈,趕緊趁亂翻窗而出。正要開溜,他想起方才敲門喊話之人,似乎來者不善,便想看個究竟,于是透過窗戶縫觀察起來。

闖入王家的是兩個大漢,一個穿黑衣,一個穿灰衣,兩人面目猙獰,表情兇狠。王有财小心翼翼地問他倆有何貴幹,這兩人的回答倒是幹脆:“沒錢了,來要點錢花。”

王有财聞言知道兩人是來劫财,便對他們說沒錢。黑衣大漢一聽,一巴掌打在王有财臉上,惡狠狠地說道:“你兒子死了,你們留着錢有何用,趕快拿出來,不然對你們不客氣!”王有财頓時害怕,隻好打開櫃子,可櫃子裡的錢早被劉三洗劫一空,哪裡還有半分錢财,王有财一愣,有些不知所措,灰衣人見狀,踢了王有财一腳,讓他麻利點,王有财有苦難言,對二人說道:“櫃中的銀兩不翼而飛,看在同鄉的份上,能否寬限我幾日。”

二人定然不信王有财所說,上去就是對王有财一頓打罵,王有财的妻子見狀,沖上去對二人又抓又打,黑衣人惱羞成怒,拿出一把匕首插在王有财的妻子胸口,王有财見此,目眦欲裂,抓着他們的衣服怒吼,黑衣人見狀,又把匕首插在王有财的胸口。

兩人見王有财夫婦都已死了,便放大膽子,自行翻箱倒櫃地找起錢來,而窗外的劉三悄悄地離開了。自行竊以來,每回得手,劉三都欣喜得意,唯獨這次,不僅高興不起來,反而覺得異常沉重。他一直在想,要是自己沒偷走王有财的财物,王有财拿出銀子給了那兩個歹徒,王有财夫婦是否就能逃過一劫?他越想越覺得自己罪孽深重,不可饒恕。就在這恍恍惚惚間,劉三感覺前面的景物突然亮堂起來,回頭一看,周宅不知何時已燃起熊熊大火。

第二天,整個小鎮都在讨論王有财家的悲劇,人們無不為王有财夫婦不慎葬身火海而痛心。而劉三整日把自己關在客棧裡借酒消愁,十餘天後,适逢鎮上趕集。劉三想到王有财生前說看在同鄉的份上,猜想那兩人便是鎮上之人,于是密切關注鎮上的動向。

終于,劉三打聽到,兩人是鎮上得無賴,一個叫大麻,喜歡喝酒,一個叫二賴,經常在賭場混着。王有财家着火之後,兩人便不互相來往。

一天中午,大麻來到酒樓吃飯,酒足飯飽之後,準備結賬時,腰間的荷包卻不翼而飛,殊不知早已被劉三偷走。正當掌櫃以為大麻是吃霸王餐時,劉三出來解圍,幫大麻結了飯錢。大麻見此便跟劉三稱兄道弟,二人就結下了交情。劉三則三天兩頭請大麻吃飯,兩人關系更加深厚。

過了幾天,王有财對大麻說道:“我有個賺錢的活,不知你敢不敢做。”大麻一聽兩眼泛光,連忙說道:“什麼活我都敢做,哪怕性命。”劉三笑着說:“明天野狐嶺有個少爺經過,身上有許多錢财,一輩子都花不完,你将他解決,以後就大富大貴了。”大麻聽後眉開眼笑,說明日定會去劫殺他。

次日,大麻和劉三早已在野狐嶺埋伏好,果然見一人被着包袱,大麻拿起匕首,朝那人捅了一刀,那人應聲倒地。大麻剛撿起包袱,卻被劉三拿刀解決了性命。

原來,倒地的人正是二賴,劉三在賭場碰見二賴,借機輸錢給他,一來二去,兩人便漸漸熟悉,昨日劉三告訴二賴,自己有個朋友家财萬貫喜歡賭錢,不過卻不聰明,讓他拿上錢财,兩人合夥好好敲詐他一筆,二賴滿口答應,是以才有了大麻路上劫财害命的一幕。

大麻死後,劉三将插在大麻身上的匕首,放在二賴手上,再将二賴包袱裡的銀兩,取出一部分放在大麻的懷裡。然後,他從附近一處岩石縫裡,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幹淨衣服,換下了身上的血衣。

劉三并沒将血衣丢棄,而是将其揉成一團,攥在手裡,一路來到了王有财夫婦的墳前,先是對着墓碑磕了幾個響頭,接着便在碑前将血衣燒了……

  

次日,大麻與二賴的血案,轟動全城。官府當時便下了結論,認為是兩個無賴分贓不均,引起内讧,互相殘殺,雙雙身亡。劉三見官府所斷,與自己所想的一樣,便放心地離開了此地。一路上,他将身上剩餘的錢财全部分發給了沿途的窮苦百姓,然後剃度出家了。

@我丶說 :本文素材來源于民間故事。

劉三雖然偷盜了王有财家中的錢财,卻因為王有财沒錢給大麻和二賴,夫婦二人慘遭殺害。劉三心中過意不去,是以設下陷阱,為王有财夫婦報仇雪恨。可在他并不是十惡不赦之人,心中懷有善良,最後更是散盡錢财,救助貧苦百姓。

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行善事,莫在惡事,人在做,天在看,善惡皆有報。本文借事寓理,與封建迷信無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