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生理學家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希望新冠病毒能倒逼世界合作”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李艾鑫】“人類各族群通過征服、流行病與滅族行動而互動的曆史,就是塑造現代世界的力量。”賈雷德·戴蒙德在1997年出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中,試圖從地理環境的角度來解釋财富和權力在全世界配置設定不均的現象,并強調流行病對人類文明程序産生的重大影響。20多年後的今天,新冠疫情肆虐、貧富差距拉大似乎再一次印證戴蒙德的觀點。戴蒙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新冠疫情是第一個迫使人們認識到“我們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的問題,他表示,希望新冠病毒能倒逼世界各國進行合作。

美國生理學家接受《環球時報》專訪:“希望新冠病毒能倒逼世界合作”

環球時報: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再次獲得包括中國讀者在内的廣泛關注,并在中國再度出版。本書中文版再版後,你收到了哪些回報?

戴蒙德:我看到大家對這本書的興趣更大了,不僅僅是在中國,也在日本、南韓等中國的鄰國。我認為,這與人們對地理因素在地緣和政治格局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感興趣有關。中國是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大國,如果你站在中國的正中心,就會發現離其他國家都很遙遠。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關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比如,為什麼在過去兩千多年裡,中國實作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制,而歐洲卻從來未能統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地理問題。再比如,同樣是鄰近大陸的大島,日本和中國的關系與英國和歐洲的關系卻有很大不同,這是為什麼?再比如,最近火山爆發的南太島國東加,離中國有千裡之遙,為什麼那裡的人和來自中國南部沿海的人很相似呢?我想,這些都是中國人越來越感興趣的問題,而這也正是《槍炮、病菌與鋼鐵》的内容。

環球時報:從《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發表到現在,你有沒有什麼新的想法?你有關“決定各國曆史走向和發展水準的不是種族,而是地理因素”的核心觀點有變化嗎?

戴蒙德:我的核心觀點并沒有變化,但我的确有很多新想法想要分享。比如一些有關中國和中國人的問題,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它們的答案。

比如,我們的頭骨是由許多小骨頭組成的,中國人在頭骨頂部有一塊小骨頭,叫“印加骨”。但人們發現,在中國發現的幾十萬年前的原始人的骨骼中也有一塊“印加骨”。那麼,這是否意味着今天的中國人的血液中也有幾十萬年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基因?再比如,中國北方人的牙齒和中國南方人的牙齒有所不同,這是為什麼?我不知道,但這是科學家們正試圖了解的一個有趣的問題。

環球時報:你認為,細菌在塑造全球政治格局中扮演着獨特的角色。那麼,這次新冠疫情是否已經改變、或即将改變全球的政治格局?

戴蒙德: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已經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而我希望這種改變還能更深刻一些。從某種程度上說,新冠疫情是第一個迫使我們認識到“我們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的問題。當然,以前和現在我們面臨過許多其他全球性問題,比如氣候變化,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暴發的流感疫情。然而,這些都沒能讓我們切身認識到全球性解決方案的緊迫性。

但新冠疫情做到了這一點。我希望這個病毒能倒逼世界的合作,因為沒有一個國家能在這場疫情中獨善其身。哪怕中國不斷“清零”,但如果世界其他地方疫情沒有改善,一旦放開接觸,疫情再度蔓延也隻是幾天的事情。

環球時報: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同時,種族主義、民粹主義和陰謀論也在很多國家甚嚣塵上。這是什麼原因?

戴蒙德:這是一個宏大的問題,我無法給你一個準确的答案,不過我的看法是,美國現在所經曆的種族主義、民粹主義、陰謀論和内部分歧,比我這輩子任何時候所經曆的都要更糟糕。

美國不是唯一一個社會共識破裂的國家。一些歐洲朋友告訴我,他們社會裡的共識也在減少,民粹主義顯著上升,尤其是匈牙利和波蘭。哪怕是一些被認為更民主的國家,比如德國、英國,情況也是如此。為什麼在這麼多國家,群眾間的共識都在破裂?我覺得一部分原因在于,面對面的溝通正在衰落,而非直接溝通正越來越多。

我早年間在新幾内亞島實地考察時曾注意到一種現象,那裡的人直到20世紀還處在石器時代。他們沒有文字和金屬工具,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社會。新幾内亞人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他們的交流方式是:坐在離對方不到一米的地方,面對面地看着對方,并互相撫摸對方的膝蓋。而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我們有文字,有電話,有網際網路,還有手機。螢幕上的文字交流很容易讓人變得更粗魯,更容易侮辱他人,因為我們看到的隻是螢幕,而不是另外一個人的臉。當然,這隻是我的一種假設。

環球時報:有人認為,新冠疫情可能造成的一個結果是:富國更富,窮國更窮,一些小國甚至可能是以破産或解體,世界上的貧富差距将會進一步加大。你怎麼看這種可能性?

戴蒙德:短期來看,新冠病毒會使窮國更窮,富國雖然不一定會更富,但不至于跌落到貧困的境地。因為富國享有許多資源,比如疫苗和藥物,是以他們應對疫情的能力要遠遠超過貧窮國家。不過,我認為,從長遠來看,最終富國和窮國将不得不共同去解決疫情問題。否則,貧窮國家裡未完結的疫情将會使富國再次出現感染案例。

環球時報:從曆史視角來看,新冠疫情最可能以怎樣的方式終結?

戴蒙德:新冠疫情很可能不會終結,就好像流感直到今天也沒有結束、仍然伴随着我們一樣。也許,新冠将是一種我們最終也無法消除的病毒。是以,我們必須學會降低感染新冠的風險,比如多次接種疫苗。當感染風險降低後,也許我們能重新聯通世界,但目前這一天還沒有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