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東京奧運會才剛結束不久,日本乒乓球隊已經開始對2024年巴黎奧運會進行布局了!就在不久前,日乒協正式宣布重要決定,那就是他們将在3月5日~6日舉辦32強杯賽,而這個賽事的成績也将為各位運動員提供巴黎奧運會的選拔積分。
近年來日本隊已經開始反思過去“唯世界排名”的大賽選拔原則,逐漸學習中國乒協的辦法,的确可以說是未雨綢缪,這就給排名靠前的張本智和、伊藤美誠制造了一定的壓力。不過也有球迷對此提出了質疑:現在就開始攢積分,是不是太早了一點?
關注乒壇的朋友們都知道,近年來日本隊的奧運選拔機制非常簡單,那就是隊内世界排名最高的運動員拿到參賽資格。
比如東京奧運會就是張本智和、丹羽孝希、伊藤美誠、石川佳純獲得單打與團體門票,排第三的水谷隼、平野美宇無緣單打,混雙視配合情況而定,隻有替補選手不看排名,宇田幸矢、早田希娜是憑借全國錦标賽單打冠軍的身份入選,但上不了場的話也就是個看客而已。
怎麼說呢,完全看排名的辦法并非沒有優點,至少看起來是非常透明的一種機制,但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世界排名的積累并不完全合理,越是排名高的越能獲得更多大賽的機會,越參加大賽就越能獲得積分,這就使得差距越拉越大,不能完全反映運動員實力的對比;另一方面,世界排名本身也存在滞後性,尤其疫情期間比賽數量明顯減少,這就更影響排名的意義了。
除此之外,日本乒協也沒能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奧運選拔政策,比如東京奧運會原本被定在2020年舉辦,當時早田希娜的上升勢頭就已經明顯超過了平野美宇;而比賽被推遲到2021年後,平野美宇仍然毫無起色,是以許多人都認為将她的資格拿下、換早田希娜是合理的。
然而日本隊早在2020年1月就确定了奧運名單,随後一年多時間也沒有任何變動,有人認為這是尊重之前已經公布的選拔制度,但更有人覺得這是死闆執行規則,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自己也不打算這麼幹了。
其實早在2021年3月的時候,日本乒協就已經對外官宣了要改革奧運選拔标準的決定,而他們的改革方向正是向中國隊看齊,綜合世界大賽、國内比賽的成績來給運動員“打分”,由此也可以看出國乒的辦法還是相對比較科學的。
但由于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已非常臨近,是以日乒的新方案隻能暫時擱淺,留到2024年巴黎奧運周期來使用,而現在正是時候了。
據悉,本次日本32強杯賽不光将影響奧運選拔,而且還會對他們2022年的另外兩個重要賽事競争産生影響,那就是成都團體世乒賽、杭州亞運會——單打奪冠的運動員将直接獲得參加這兩個賽事的門票,而單打八強則将在4月參加全國預選賽,有可能繼續争奪亞運會資格。
很顯然,水谷隼/伊藤美誠打敗許昕/劉詩雯、奪得奧運混雙金牌一事已經給日本乒壇帶來了極大的鼓舞,是以決心要在下屆奧運會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但是中國隊還會給他們機會嗎?讓我們一起坐等後年的巅峰對決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