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狗打車上市再進一步,58同城的“曲線救國”路卻并不好走

作者:紅星新聞

“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這句廣告詞,或許大部分網友對此都不陌生。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05年,姚勁波創立58同城,定位本地生活分類資訊網站;随後業務不斷細化出房産、招聘、二手物品交易等闆塊;2011年底,58同城注冊使用者突破1億;2013年,58同城(WUBA.US)登陸紐交所上市。

58同城的崛起,離不開網際網路初期紅利所帶來的巨大資訊密度。58同城的生意本質是通過高資訊密度撮合交易,賺取資訊的價值。

财報顯示,2019财年58同城的毛利率為88.5%,這在網際網路行業中,也是絕對是高毛利率行業;而另一面,高毛利率背後58同城早已暗藏危機。随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推動着資訊從粗放式走向精細化,58同城原先建立的流量秩序也不斷被沖散、被打破。财報顯示,自2015年開始,58同城的營收增幅開始放緩。從2014年80.7%的營收增速,下降到2019年的18.6%。

2020年9月,58同城在納斯達克退市。

58同城私有化時,姚勁波曾公開表示:“整個公司退回來以後,我把公司的組織結構做了一次更新,從橫向分類資訊平台變成了3、5個垂直産業網際網路的平台,獨立能夠走向資本市場,有獨立的管理團隊,而且在每一個産業都紮根足夠深。”

退市後的58同城或許不再“神奇”,但姚勁波的“新計劃”在58同城退市後,正在艱難中穩步進行着。

快狗打車上市再進一步,58同城的“曲線救國”路卻并不好走

58同城旗下貨運平台快狗打車 圖據ICphoto

(一)

58同城被拆分,姚勁波打的什麼算盤?

2015年,算得上是58同城的轉折點。那一年,58同城在擴張道路上開始“狂蹦”。

2015年3月,58同城正式宣布并購安居客集團,交易金額達到2.67億美元;2015年4月,58同城釋出公告稱,公司戰略入股分類資訊網站趕集網;2015年5月,58同城宣布并購中華英才網;2015年8月,向萊富特佰增資持70%股份,後統一用“58汽車”對外營運。

姚勁波在當年接受采訪時表示:其對58趕集所投資、收購的公司之間,有一套互相支撐和優化的體系,希望能形成一個圍繞58趕集的生态圈。

随後的58同城開始細分商版圖,從“大而全”分拆為不同闆塊的“小而專”業務獨立運作。

除了“買來”的業務,58同城分拆出了7個獨立業務,即天鵝到家(原58到家)、快狗打車(原58速運)、轉轉、鬥米兼職、58同鎮、58同城大學、車好多。

細分業務的58同城,垂直涉獵諸多領域,如今在房地産、招聘、汽車、二手商品、貨運等領域都有它的“一畝三分地”。

再來看,58同城退市後,姚勁波的“大動作”确實非常頻繁。僅在2021年,58同城就帶領旗下業務三次沖刺IPO。

但上市之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困難。

2021年4月,58同城旗下業務闆塊“安居客”,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同年10月,據港交所官網披露資訊顯示,安居客于4月初遞交的IPO招股書已呈“失效”狀态,相關申請資料已不支援閱覽或下載下傳。

2021年7月,58同城旗下天鵝到家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尋求在紐交所上市;然而數日後,多家媒體報道稱,天鵝到家已暫停其赴美IPO計劃;天鵝到家回複表示,目前“正在根據相關法律和政策要求穩步推進”。顯然,天鵝到家的上市之路再次受到阻礙。

2021年8月,58同城旗下貨運平台快狗打車向港交所發起上市沖刺;2022年2月6日,港交所披露資訊顯示,快狗打車通過上市聆訊;這或許是如今58同城退市後走向資本最近的一步。

從退市到拆分業務獨立上市、從“大而全”到“小而專”,看似走下“聖壇”的58同城能否再次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援票”?如今被寄予衆望的快狗打車,又是否真的有備而來?

(二)

财報層面,快狗打車仍是“賠本賺吆喝”

同城貨運,可以定義為同城範圍内大重量運輸物流,就國内市場而言,早已聚集了貨拉拉、滿幫、滴滴等一衆玩家。

從最新的聆訊後資料中不難看出,想要沖擊同城貨運第一股的快狗打車,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其實并不小。

1、營收增長緩慢、面臨持續虧損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快狗打車的營收分别為4.53億元、5.48億元、5.30億元、4.73億元;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快狗打車的營收增長趨勢并不明顯。

此外,快狗打車深陷虧損泥潭。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快狗帶車的虧損淨額分别是10.71億元、1.84億元、6.58億元、3.93億元,累計虧損超23億元。

之是以會持續虧損,從成本結構來看,其中的重中之重,還是各類營銷支出。

招股書顯示,快狗打車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銷售及營銷費用支出分别是 5.24 億元、2.96 億元、1.95 億元、2.31億元,分别占當年營收的 115.7%、54%、36.7%,48.9%。2021前三個季度,銷售及營銷費用再次激增。

快狗打車上市再進一步,58同城的“曲線救國”路卻并不好走

來源:招股說明書

為推廣品牌、吸引使用者及司機,快狗打車的燒錢之路恐怕依然不能停;另外,考慮到業務投資計劃,快狗打車預計至少在2022年、2023年、2024年仍将繼續産生虧損。

2、平台活躍度不斷下滑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5至11月期間,快狗打車中國内地平均托運人月活躍使用者數量由去年同期的56.95萬名下降至48.36萬名,直減8.59萬。

月平均托運訂單數量由214.77萬單下降至195.17萬單,訂單量下跌了19.6萬單。此外,交易總額也是以縮水了約3570萬元。

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源于同城物流市場的競争加劇,但另一方面也要歸結于快狗打車自身的問題。

一方面,之前快狗打車通過燒錢政策在短時間吸引使用者加入,資料顯示,2018年花在補貼和推廣、廣告商的開支高達2.9億元,僅這兩項占到總收入的64%。而近年快狗打車的營銷費用支出上有所收斂,尚未具備使用者黏性的快狗打車自然出現使用者出走的現象。

另一方面,為了提升盈利能力,快狗打車也在不斷上調中國内地市場的抽傭率。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内地抽傭率達到11.7%,去年同期為9.3%。而2018至2020年,抽傭率從5.8%提升至9.8%。 也就是說,快狗打車不斷提高的抽傭率,勢必将導緻平台大量司機的流失,進而降低整個平台的活躍度。

快狗打車上市再進一步,58同城的“曲線救國”路卻并不好走

總結而言,目前的快狗打車基本盤并不穩固,企業陷入進攻與防守進退兩難的境地,流血上市或許也很難從根本層面上止血。

(三)

市場層面,快狗打車的外患難解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資料,2020年,國内前5大同城貨運玩家占據同城貨運平台總規模的67.5%,其中快狗打車占比5.5%,排名第二;然而排名第二的快狗打車,市場處境卻不容樂觀。

1、行業競争空前激烈

在上述資料中,雖然快狗打車位列第二,但其和第一的差距十分巨大。2020年,貨拉拉市場占比排名第一,份額為54.7%,幾乎是快狗打車的十倍。

快狗打車的市場地位并未見優勢,然而除了老對手貨拉拉外,快狗打車還要和“有錢有流量”的新玩家同台競争。

目前滴滴貨運、京東、順豐、滿幫、美團等巨頭都已經相繼加入同城貨運賽道,價格戰、技術戰、流量戰随之更新。其中,滴滴貨運率先采取補貼政策瘋狂擴張,價格戰卷土重來。2020年6月,滴滴貨運上線後,僅5個月後,其日訂單量就已經超過了9萬單。在2021年4月份,滴滴貨運業務已經覆寫19個核心城市,部分城市的占有率超過50%。

而如今的快狗打車,必定将處于長期的應戰之中,這讓這位“實力欠佳”的老二,面臨更多不确定性。

2、監管政策愈發趨嚴

快狗司機等平台的貨車司機大多為“獨立承包人”,意味着車輛大多為私有。2021年2月,因使用者乘坐貨拉拉跳車事件,将整個同城貨運作業卷入了輿論風波。

近期,貨車司機集中反映網際網路道路貨運平台随意調整計價規則、上漲會員費,誘導惡性低價競争,超限超載非法運輸等問題,涉嫌侵害從業人員合法權益,引發貨車司機普遍不滿和社會廣泛關注。

就在快狗打車通過聆訊前,2022年1月22日,交通運輸新業态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剛剛約談過快狗打車,并提醒包括快狗打車在内的4家網約車平台公司,要求切實保障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合法權益。

2021年12月24日,國新辦釋出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蔡團結就表示,下一步要督促平台企業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合理設定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并公開釋出,在駕駛員端實時顯示每單的抽成比例。

嚴管之下,是否會對快狗打車毛利率造成影響,進而對業務帶來巨大沖擊,仍具備較多不确定性。

小結

58同城自退市起,從未掩飾過自己的野心;但如今的每一個賽道,都并非那麼順暢,快狗打車如此,招聘業、房産業等更是如此。“曲線救火”之策,或許仍要多費周折。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劉谧

編輯 楊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快狗打車上市再進一步,58同城的“曲線救國”路卻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