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祖故事:南亭法師請開示,印公主張唯念佛

民國十五年(1926年),南亭法師在常州清涼寺清涼佛學院當助教,在暑假期間,與監學孝光法師和孝光法師的徒弟湘蘭,三個人一起朝禮浙江南海普陀山,大家在在印光大師關房門外,拜求老人家開示修行的要領。大師娓娓道來,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禅宗的根源,起自教主——釋迦牟尼佛,而傳自達摩初祖。不立文字,教外别傳,直指人心,當下明心見性,立地成佛。李唐以後,禅宗的風教,幾乎籠罩了整個兒的中國佛教,是以有臨濟兒孫遍天下的傳說。是如來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誰也不敢說個不字。“不過,我以為禅宗号稱頓教,泯一切心,離一切相,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非上根利智的學者,很難摸索到門路。“現在時世日非,人心浮動,加上業障深重者多,明慧利根者少。是以,我以為接引現在的人,應當以淨土宗持名念佛的方法,為千穩萬當。而且,淨土三經,也是釋尊的教示,十六觀經上十惡五逆的惡人,臨終得善知識的開導,以猛利心,十念念佛,皆得往生。是以,有人以佛法請教于我,我皆勸人持名念佛。“假如有人向我問起坐禅的事,我唯勸他去請問禅宗的禅師,我非法王,于法尚未得其自在。“今天,你們來見我,請我的開示,你們既随應慈法師學賢首五教與禅宗,我将我的主張告訴你們,孰輕孰重?何去何從,聽憑你們自己去選擇罷!”南亭法師三個人的的坐位,正面對着關房的洞門,舉眼就看到印光大師的卧鋪,隻有一頂白、黃、黑三種顔色交織而成的蚊帳,一床薄被,一張草席。老人家質樸而簡單的生活,使大家可以類推他的為人和性格。古人說:“誠于中而形于外”。大家從所見所聞中,對他老人家唯有五體投地的佩服。提倡什麼法門取決于時節因緣,大師說:“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于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别有所提倡也。使達磨大師現于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時節因緣,實為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又說:“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舍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這就是印光大師汲汲主張淨土法門的根本原因。

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