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等閑識得結弦

(北京冬奧會)等閑識得結弦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等閑識得結弦

中新社記者 張素

阿克塞爾四周跳(4A)失利,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衛冕折戟,直到比賽最後一刻無緣獎牌,當全場為新的冬奧會冠軍誕生而高呼時默默離開……日本花樣滑冰名将羽生結弦的北京冬奧會之行,結局并不完美。

等閑識得結弦

圖為2月10日,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結弦的比賽服。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走過混合采訪區,他的遺憾與落寞,溢于言表。

在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羽生結弦垂着眼睛說,大家給予他的鼓勵和支援,他全部感受到了。然而,他不知道自己的表現是否回應了冰迷的期望,“老實說,我更多的是感到抱歉”。

10日舉行北京冬奧會花滑男單個人賽自由滑,羽生結弦的“第一跳”尤其受到關注。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在賽場成功完成4A。但就像他在無數次練習這個動作時所經曆的那般,高高躍起,重重摔倒。

如此慘烈,當日上演了不止一次。

賽前熱身,他兩次嘗試4A,均摔倒在地;比賽中,他的後内結環四周跳也失敗了。精心打理的發型略顯淩亂,他堅持高昂着頭。

等閑識得結弦

羽生結弦。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完成本場全部動作後,羽生結弦高舉雙臂,仰天不語。這一幕,既與節目主題《天與地》契合——他的自由滑配樂選自這部講述日本戰國時期“戰神”上杉謙信的影視作品;也與他年少時期所滑的《來自俄羅斯的愛》的結尾重合。不過,彼時那個追着姐姐上了冰場、稚嫩聲音說要奪冠的少年,早已冰場“封王”。

歲月易老,天地無情,更讓人們為這不甚完美的結局而唏噓。

賽後複盤時,羽生結弦的一番話不知在安慰誰。他說,無論是“迄今為止最接近、但還是差了一點的4A”,或是後内結環四周跳摔倒,以及後半段全部順利完成,這些起承轉合共同演繹出《天與地》。

等閑識得結弦

看似坦然接受了結果,隻是他在不經意間的一句話,“我付出的可能是沒有回報的努力”,到底是意難平。

遺憾,貫穿于他的這次奧運之行。個人賽短節目開場不久,羽生結弦在做後内結環四周跳時意外跳空。後來他喃喃自語着重返起跳位置,手拂冰面,确認是“卡到了坑”導緻跳躍起空。

“真是沒有辦法”,羽生結弦對記者苦笑着說,自己像是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故而不得冰面眷顧。為避免這句話被誤讀,他又再三強調,冰場本身條件很好。

等閑識得結弦

2月10日,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結弦在北京冬奧會賽場未能成功挑戰阿克塞爾四周跳(4A),他在做這個跳躍動作時摔倒在地。

對于“冰”,他一向珍而重之。資深制冰師說,羽生選手滑過的冰面幾乎沒有助滑痕迹。無數人目睹,不管是比賽還是訓練,他在上冰、下冰之前都會向冰面鞠躬。他還把出版自傳獲得的收入全部捐出,用于在家鄉仙台修建冰場。

“冰”也成就他跻身最偉大的花滑運動員序列。橫掃奧運會、世錦賽、大獎賽總決賽、四大洲賽等賽事冠軍,羽生結弦是花滑史上首位男單全滿貫得主。

在無數冰迷心中,除了無比耀眼的戰績,羽生本人更擔得起“容顔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美譽。

等閑識得結弦

2月10日,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結弦在北京冬奧會賽場未能成功挑戰阿克塞爾四周跳(4A),他在做這個跳躍動作時摔倒在地。4A是目前已知的花滑6種跳躍基礎動作的四周跳中,唯一未被任何選手在比賽場合攻克的。

他的冰上才華毋庸置疑,他的體貼周到也為衆人所喜。從來都會向志願者禮貌道謝、曾幫其他選手擺正國旗、結束采訪後仔細收拾桌面、在隊友受訪時怕搶鏡而匍匐爬過……無數片段廣為流傳,共同拼湊出“最棒的羽生結弦”。

這樣的他,不僅得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所喜愛,也深受對手敬重。在今日這場少了他的新聞釋出會上,金銀銅牌得主無一例外,均被問到如何看待羽生結弦。

“他一直是這個領域的霸主”“他在挑戰極限,是我無法模仿的”“他一直在幫助我們”……同行對其不吝溢美之詞。還有人說受到羽生的鼓舞,要帶動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

等閑識得結弦

2月8日,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短節目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日本名将羽生結弦排在第21位出場并獲得95.15分,這是他在北京冬奧會的“首秀”。

曾有人說,“幸得識卿面,阡陌多暖春”。誠然,如果識得“理想的羽生結弦”,人們多少會為他的堅強所感動,為他的孤勇所打動,為他的“美”所觸動。

但是,羽生結弦自己呢?

翻看賽事系統提供的選手個人資訊,其他人的“興趣”一欄或長或短,而他那裡是空的。過往履曆固然豐富,密密麻麻一長串,内容也都是花滑,仿佛印證“我是為了花滑而生的”。

即便來到賽場,外界與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也極其有限。他的行程保密且特殊,僅有的賽後采訪時間,也有專人在旁掐表。

等閑識得結弦

2月7日,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項目訓練在首都體育館花滑訓練館進行,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出現在訓練場上。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若冰刃成為“鐐铐”,誰還能肆意起舞?無論是本賽季短節目選用狂放與悲涼交織的《引子與回旋随想曲》,以表達近年來獨自訓練陷入的“負面旋渦”,還是借用《天與地》的故事試圖“悟道”,羽生結弦心中的“結”可見一斑。外表溫文爾雅的他将口述自傳命名為《蒼炎》,更見心内燃燒的“火”。

據說,羽生的父親為其取名“結弦”,其中一重原因是希望兒子的人生能像弓弦般張弛有度。但從過往來看,這把“弓”更多是“箭在弦上”,拼下一枚枚金牌,沖擊一個個極限,讓這個隻有27歲的人自嘲“身體已經是死亡的狀态了”。

等閑識得結弦

2018年2月17日,在平昌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比賽中,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奪得冠軍。圖為羽生結弦在比賽中。

好在,今日他暫且停下了拼命向前的腳步。當有人問他是否還會繼續挑戰阿克塞爾四周跳,“我想再考慮一下”,他答。而他在今日長時間向觀衆鞠躬緻意,向冰面深深鞠躬并撫摸冰面的一系列舉動,也被猜測或有深意。

一切隻待與時間和解。隻待有一日,等閑識得“結弦”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