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作者:網信四川

來源:川觀新聞記者 付真卿 張庭銘 王國平 攝影/剪輯 韋維 吳聃

2022新年伊始,四川改革創新迎來喜訊。1月18日,“中國改革2021年度案例”最終名單釋出。其中,“四川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被推薦為“中國改革2021年度特别案例”,也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特别案例。

天府中央法務區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啟動運作,是全國首家從省級層面主導建設的法務集聚區。作為一個全新概念,四川的率先舉旗引發了創新示範效應。天府中央法務區創立後,全國各地紛紛前來考察學習交流,現在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福建、上海、吉林等地都分别啟動了中央法務區的建設。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啟動運作一年,又獲評中國改革2021年度特别案例,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進展如何?有哪些改革創新實踐亮點?又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日前,記者分别專訪了牽頭負責、推進執行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宋光輝,省委政法委專職委員王邦習,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天府總部商務區黨工委書記李昂。

01 建設一年,100多家專家機構入駐,“五庭”審理案件近3萬件

記者:挂牌一年時間,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都有哪些進展?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省委政法委專職委員王邦習。

王邦習:首先是各類法務資源的快速集聚。我們在很短時間内就集聚了多家司法機構的入駐。從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成都審判點的獲批,到四川省高院、成都中院、成都鐵路運輸法院一院、二院、天府新區法院審判業務用房的規劃建設,再到新成立的網際網路法庭、破産法庭、金融法庭、知識産權法庭和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态法庭等5個專業法庭。這些司法機構在天府中央法務區集聚,形成了“一點、五院、五庭”的核心法務資源結構。目前,我們實際上已經有6個專業法庭了,最近剛獲批的成都國際商事法庭也即将挂牌入駐。前面挂牌的5個專業法庭都已經開始實質化運作,一年時間已審理各類案件近3萬件。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天府總部商務區黨工委書記李昂。

李昂:我們将天府中央法務區的産業規劃定位為四個結構層,分别是平台驅動層、核心産業層、關聯功能層、衍生配套層,希望建構起具有專業特色的、“政商學研企”多元要素彙聚的法律服務産業生态圈。在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初創期,我們首先聚焦平台驅動層和核心産業層,推動資源要素的加速集聚,通過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構集聚帶來的虹吸效應,以及産業扶持政策釋放的利好信号,也确實起到了顯著效果。在“一點、五院、五庭”核心法務資源結構的基礎上,我們着眼核心産業,引進了通商、泰和泰、鼎立等多家知名律師事務所,還有司法鑒定、公證、知識産權、法律新媒體、法律科技類企業等各類法律和泛法律市場化機構。截至目前,加上原先的存量機構,現在總數已經有100多家入駐天府中央法務區,新入駐的有30多家,持續為天府中央法務區發展積蓄勢能。

02 四川率先舉旗,成型起勢,在全國起到創新示範效應

記者:能被推薦為全國唯一的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您認為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有哪些改革創新亮點?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宋光輝。

宋光輝:省委明确提出“要對标黨中央要求,突出創新特色,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走出現代化法務集聚區建設新路子”。經過一年來的建設,應該說取得了豐碩成果。首先是基本建構起了學習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平台,有力推動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四川走深走實。第二是基本建構起了全鍊條專業化的法律服務體系,一家企業遇到任何法律方面的難題,在天府中央法務區基本都能找到解決路徑。第三是基本建構起了參與國家戰略的法律支撐體系,比如建成“一帶一路”涉外服務專區、“一帶一路”商事調解中心等服務平台,在調處重大涉稅争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邦習:我們在推動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中,主動作為、先行先試,推動了許多富有創新的重大法治實踐。從案件辦理來講,從最高人民法院到最基層的人民法庭,一個多層次的司法供給資源和律師、公證、仲裁、司法鑒定等全鍊條的法律服務都集聚在一起,各類市場主體、企業及老百姓,都能在這裡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務。

還有許多的法治實踐創新。例如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下,四川在全國首創進行省、市、縣多級檢察院知識産權相關案件辦理的集中統一管轄試點,我們将這個試點放在了天府中央法務區。又例如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态法庭,集中管轄和辦理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内的刑事、行政、民事相關案件,更好地服務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發展,服務保障國家生态環境保護戰略的實施。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03 建設中的三大機制和協同思維值得參考借鑒

記者:在全國率先舉旗,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能為其他地方提供哪些經驗借鑒?

宋光輝:我認為有三個機制值得參考借鑒。

第一是務實高效的上司推進機制。省委高度重視,并将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納入全省改革發展大局和依法治省全局統籌謀劃部署。省委書記彭清華親自謀劃推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我省成立了由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常務副省長擔任負責同志的上司小組,定期研究推進,確定了各項重大改革任務落地落實。

第二是先行先試的授權賦能機制。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得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等中央部委的關心支援,出台了一批富有含金量的支援政策,極大地提升了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的勢能。

第三是系統內建的政策支撐機制。在中央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授權基礎上,我們省市區等層面也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內建推出了财政協同支援、高端人才納入天府英才計劃、稅收獎勵、租賃補貼等激勵措施,為加快集聚法務産業營造了良好制度環境。

李昂:在傳統的商業邏輯中,一般是先有商業的聚集,産生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後才有法務資源的集聚。而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與商務區是協同共進的、相輔相成的。

一方面,中央商務區本身是以總部經濟為主導,發展四五年來已引進六七十個總部項目。總部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這樣的生産性服務業态。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對天府新區的發展,尤其是對中央商務區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引領打造四川最優、全國前列的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優質營商環境,充分發揮“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牽引帶動作用,會吸引更多的商業機構、商業活動聚集,加快商務區的發展。

這是一個非常創新的理念,也為其他地方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特别是新區建設提供了參考。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04 要用招商引資思路和市場化的手段,聚焦更多優質資源

記者:天府中央法務區下一步建設中還面臨哪些挑戰?下一步還有哪些舉措和打算?

李昂:目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我們處在一個正在建設中的新區,各方面基礎配套設施都還在加緊完善中。當然,随着新區的加快建設,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更大的挑戰,是我們已經形成了法務資源的實體聚集,但化學反應還有待形成。也就是說,天府新區應該怎樣用好天府中央法務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進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這将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下一步,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快速形成運用招商引資的思路,用市場化的手段把更多優質的法律機構吸引過來。成都本身的基礎比較好,例如律所數量在全國排名第四。如果未來成都有三分之一的法務資源能集聚到天府中央法務區,再加上各司法行政機構,就一定能夠與我們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務區、成都未來城市新中心的目标相輔相成、互相成就,形成良性循環,打造以法律服務為特色的新的核心增長極,帶動整個區域現代生産性服務業的縱深發展。

王邦習:改革創新總是有困難的,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我們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學習。通過一年的建設,我們在全國範圍有了一定的影響和知名度,特别是這次又被評為中國改革省級特别案例。過去一年不斷有人來學習考察,全國有一批天府中央法務區啟動建設,緊盯趕超。是以,無論從自身發展的需要,還是外部的形勢環境,都推動我們要不斷改革創新,這當然是很難的。另一個難點是專業力量的不足。我們現在有很好的工作機制構架,總體是很好的,但一些重大問題研究、重大項目的引進、重要工作落地,我們需要更多的專業力量去做。

對于進一步改革創新,包括加大智力支撐問題,我們将加大力度吸收更多有實務工作經驗、有理論研究水準人才到工作專班。同時,對于一些具體項目的推動,可以委托第三方借智借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各方力量推動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

宋光輝:作為省委深改委的日常辦事機構,省委改革辦将在省委堅強上司下,一是繼續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把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納入省委深改委原創性原動力改革工作安排統籌部署,納入省委深改委工作要點和改革落實台賬重點推進。二是繼續争取國家部委給予更大支援,在中央改革辦等部門的指導支援下,争取在完善各級法院集中入駐機制、健全國際化高端法律服務市場體系、創新高端人才引進機制等方面,獲得更多改革授權。三是繼續支援天府中央法務區先行先試,立足省情實際,內建推出一批政法領域改革試點,加速彙聚高能級法務資源,繼續保持首發優勢、領先優勢。

新聞多一點

揭秘丨天府中央法務區緣何成為唯一“中國改革2021年度省級特别案例”

天府中央法務區有何“特别”之處?

專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潘治宏

作為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法治四川建設的重要平台抓手,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為何能夠得到主辦方青睐而被推薦?其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有何“特别”之處?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潘治宏。

記者:能否簡要介紹一下中國改革2021年度案例征集的基本情況?

潘治宏:“2021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征集活動自2021年7月開始籌備,案例主要由地方改革部門報送,主辦機關組成專家評議組進行讨論推薦。我們共征集了來自全國的1500多個案例,内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領域。

經過多輪次的讨論推薦,1月18日,我們釋出最終名單。其中,“年度特别案例”3個,省市縣三級各1個,“年度案例”20個,“典型案例”90個。“四川省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被推薦為年度改革省級特别案例。除此之外,四川還有5個案例分别進入“年度案例”和“典型案例”名單。

我們邀請改革領域的上司和知名專家全程參與了案例讨論和推薦。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給予了具體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參加了案例讨論推薦會,其他提出意見或參加相關讨論的還有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泾源,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副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等多位專家。

記者:“四川省用改革思維和創新辦法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為何會被推薦為2021年度特别案例?作為唯一一個省級特别案例,“特别”在哪些方面?

潘治宏:天府中央法務區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集中性探索創新。展現出了高站位、原創性、系統性和主動性等特點。

我們認為,天府中央法務區在全局思維的基礎上,系統內建推進改革,由四川省委主導、省委主要上司直接謀劃推動,立足于全省乃至全國的全局,立足于保障現代化發展、高品質發展的現實需求,具體呈現在服務于四川天府新區及成都市和全省的高品質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将法治、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內建法律政策資源、內建現代法律服務資源,推動公檢法司各項改革試點,調動省、市、區各級動力,增強群衆獲得感,問題導向與目标導向相結合,展現了鮮明的改革創新特點。可以說是深層次、高水準的改革案例。在省級層面進行這樣的創新,是全國率先的。參與案例讨論的專家一緻認可天府中央法務區改革的突出特點,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記者:從參與讨論推薦的專家角度,對于未來天府中央法務區的建設還有哪些意見建議?

潘治宏:天府中央法務區改革探索是新生事物,是對于建設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的探索實踐。作為改革探索,建議天府中央法務區加強梳理和總結經驗,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推廣;深入研究分析建立中央法務區的體制機制障礙,積極争取各方面的支援,調動各方面的動力,将法治、改革、發展進一步深度融合,創造中央法務區建設的“四川模式”。

編輯:張骥

校對:陳睿

稽核:徐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