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冠軍隻有一個,他們“赢”了自己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冠軍隻有一個,他們“赢”了自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隽輝/攝

競技體育的殘酷,在于冠軍隻有一個。在國際大賽上,有的運動員明明可以通過保守政策來確定優勢,卻甘願選擇風險更大的動作,哪怕失敗也在所不惜;一些運動員明知自身實力拿不到獎牌,仍然全身心投入比賽、享受比賽,向極限和“不可能”發起勇敢的沖擊。奧林匹克運動不隻有冠軍,所有直面挑戰、超越自我的選手,都能獲得人們的尊重、了解與鼓勵。

2月10日,在備受矚目的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決賽中,美國選手陳巍奪得冠軍,中國選手金博洋排名第九,羽生結弦獲得第四名。盡管成績沒有名列前茅,但金博洋還是戰勝了自己,獲得個人賽季最高得分。前兩屆冬奧會花滑男單冠軍羽生結弦,挑戰了心心念念的4A(阿克塞爾四周跳),結果未能如願,但他勇于超越自我的執着,赢得了幾乎所有人的敬意與掌聲。

頂級運動員的每一次自我突破,都是人類向身體極限發起挑戰。對于4A這項高難度的動作,執教超過半個世紀、帶出“冰王子”普魯申科的俄羅斯“花滑教父”米申曾經斷言,以目前人類的身體素質發展情況來看,他的有生之年是沒有任何選手可以完成的。羽生結弦的挑戰雖敗猶榮,就是因為他竭盡所能,想要跨越4A這個“人類所建立起來的像壁障一樣的東西”。相比獎牌,羽生結弦可能更看重這個難以逾越的目标,并在一次次挑戰中不斷接近。

艱巨的目标和遺憾的結局相對照,并沒有放大失利者的落寞,反而襯托出強者的信念。在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信條激勵下,才會有“在失敗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一直挺到最後,會有一束光”的金博洋,才有不留遺憾、帶傷出場,隻拿到15分卻笑得很幸福的小将高弘博。他們對比賽過程的享受,讓我們看到運動員不再汲汲于成績、位次和獎牌,而是在冰雪運動中體認自我、悅納自我,實作了體育精神的升華。

當運動員既能在賽前大方承認“真的很想赢”,又能在面對敗局時坦然接受“我已經全力以赴”,才深刻地展現出體育運動的意義,也讓人們深刻領略競技運動的純粹和美好。運動員對待成敗的灑脫、曠達,同樣離不開觀衆對運動員的寬容和愛護。在單闆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賽決賽中,第4次參加冬奧會的老将蔡雪桐依然沒能實作收獲冬奧獎牌的目标,但她更為沒完成預設動作感到難過。賽後她獨自坐在地上“取暖”、消化比賽失利情緒,那些關注她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在默默為她加油點贊。

“守一座守不住的城,打一場打不赢的仗,把自己所有的榮耀,所有的輝煌放在曆史的車輪之下,旗幟凜然!”這番慷慨動情、壯懷激烈的解說,讓人和羽生結弦的冰雪夢想産生強烈共情,也能讓人聯想到推動大陸冰雪運動發展的前輩。作為中國冬奧獎牌第一人,曾有人以 “兩次參賽,兩銀一銅,八塊碎骨,一張輪椅”概括葉喬波的冬奧生涯,盡管當年帶傷參賽的她,遺憾錯失金牌,但她的事迹仍然感動無數國人。

冰球運動傳奇人物韋恩·格雷茨基說過,“我要滑向球要去的方向,而不是它已經在的地方。”運動員不斷超越自我、挑戰極限,既是一種追求卓越的拼搏姿态,也表現出一種放眼未來的開闊心胸。體育運動是無止境的,運動員不自我設限,不斷打破紀錄、創造曆史,這同樣給平凡的人們帶來感動和激勵。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