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eta最糟糕的時候可能過去了,但不代表值得抄底

更嚴峻的問題是,Meta的問題可能是孤立的。

美東時間2月9日(周三),擠在一票正在回暖的科技股之間,Meta終于停止了尴尬的“獨跌”:股價漲幅達5.37%,超過了奈飛、微軟、谷歌和蘋果的單日漲幅。

而就在此前,Meta還經曆了連續四個交易日的股價下挫,創下2020年7月以來該公司的股價最低值,并一舉被特斯拉、英偉達、伯克希爾哈撒韋等公司超越,在全美公司市值排名中降至第八。

雖然9日出現了反彈,但投資者想知道的是:這是否意味着Meta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如果是,這個底值得抄嗎?

Meta最糟糕的時候可能過去了,但不代表值得抄底

1

多空激辯,這個底值不值得抄?

從統計資料來看,Meta目前很便宜,基于今年預期利潤的市盈率僅為17倍,比同類公司低40%。預期收益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名額,是根據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給出的一緻預期計算得出的。之前Meta公布修正後利潤預期後,分析師曾大幅下調了他們給出的預期。

英瑞資管公司J. Stern & Co. 重倉了Facebook。該公司的克裡斯托弗·羅斯巴赫(Christopher Rossbach)認為Meta被抛售是長期投資者的一個巨大機會。“Meta的估值非常低,綜合考慮不同業務的估值,我認為由于該公司規模龐大,業務也具可持續性,以目前估值買入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分析師仍普遍看漲Meta,他們給出的平均目标價為329.28美元,這已經是Meta釋出财報後被大幅修正的數字,但仍比周二收盤價高出50%,也比Meta近期暴跌之前的水準高出2%。

不過,Meta大跌以來,迄今還沒有出現實質性的反彈,這也表明大多數投資者還沒有入場。而且,正如《巴倫周刊》所報道的那樣,這“反映了Meta在收益方面的嚴重問題”。

華爾街對Meta最悲觀的看法是,使用者正在離開這個平台,投奔TikTok 這樣的競争對手,而由于蘋果隐私規則變化引發的連鎖反應,廣告收入正在枯竭。而元宇宙從燒錢走向帶來利潤還遙遙無期。更不要說圍繞Meta的資料安全、個人隐私的争議也從未停歇。

如果這是社交媒體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問題似乎更好解決。但近期剛釋出财報的Snap 和 Pinterest并沒有反應出類似的問題。是以,更嚴峻的問題是,Meta的問題可能是孤立的。

2

紮克伯格會變成下一個楊緻遠嗎?

有觀點認為,Meta股價連續下跌折射除了“雅虎式”的困境,也意味着一個時代正在逝去:曾經,伴随着移動網際網路圖文時代崛起,代表網際網路1.0的雅虎迅速走向了衰落,也令CEO楊緻遠走下了創業神壇,被紮克伯格和Facebook接棒;如今,代表網際網路2.0的Facebook和Instagram正在式微,屬于TikTok們的短視訊時代已經拉開大幕,開啟了網際網路媒介傳播疊代的新輪回。

此外,有産業媒體分析,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初創企業也在向“Meta系”發起挑戰:來自Meta系的Messenger和Whatsapp正在遭受Telegram和Discord高速增長的正面夾擊,“Facebook 群組”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Reddit取代。

網際網路平台巨頭的轉型由此成為每個時代永恒的課題,Meta選擇了用元宇宙來定義未來的網際網路3.0時代,然而概念的定義者不代表産業的壟斷者和真正的領跑者:元宇宙硬體、軟體架構技術、傳輸互動技術、遊戲内容和技術都在左右着元宇宙何時能從概念落地現實的發展路徑。Meta在這一領域的後續增長空間,同樣面臨和微軟與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的正面過招。

Meta在去年四季度财報中顯示出了對于市場變化應對的魄力和對社交産品開發的大力投入:其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35.2%,總人數增長 23%。這樣的投入不容小視,尤其是基于Meta已有的巨量資本、進階别技術和工程師人才團隊,以及超過28.2億人次的總使用者體量。一些些樂觀預期的投資分析則認為,其後續發力的飛輪效應不容忽視。

另外,為了應對 iOS 的變化,Meta 一直在開發新的分析和廣告商工具,以改進廣告定位和衡量。随着轉型路徑的逐漸清晰,資本市場可能會對Meta面對的困境重新評估。

《巴倫周刊》認為,2月9日的股價反彈可能預示着Meta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但毫無疑問,Meta面臨挑戰,這可能将長期反映在股價上。可能會有投資者在下跌時買入,但這并不意味着随後肯定會出現持續反彈。

文 |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孫迩溪、郭力群

編輯 | 康娟

繼續閱讀